这群厦大“挖土人”,在村里办了个“考古展”

大学 作者:厦门大学 2022-01-22 16:51:50


“一块陶片在我们村民手里只是泥巴,而你们却能讲出它的故事。”殿基村的村委会主任季清锋对葛威说道。


这位厦大考古队的带队教师也犯了难:到底怎样才能把考古的故事讲给村民听呢?


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有这样一批厦大师生,一边踏上田野,亲手从泥土中发掘五千年前的文化内涵;一边又走进乡村,服务村社,让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陈列在乡间田野。



殿基有个马道坪


“我们直接在村里办展览吧,题目就叫‘殿基有个马道坪’!


浦城县,福建省最北端。在该县殿基村的后山上,坐落着一处马道坪遗址,年代可追溯至距今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2017年,厦门大学历史系联合南平市文管办(现南平市文物保护中心)、浦城县博物馆等单位,组织厦大考古学专业师生,在此进行了首次考古发掘。2021年10月,厦大考古队第三次来到马道坪,以考古学专业学生田野实习的方式,进行新一阶段的考古发掘工作。


尽管驻地就设在殿基村,而在殿基村的考古工作也已进行多年,但如果在村中走上一圈,却并不能发现任何有关考古的元素。


“村子里也很想把考古的内容做成文化展板,但我们没人懂,根本做不出来。”村支书吴志斌介绍道。


△厦大师生调查村民对考古工作的理解


 “我没有去过博物馆。”这是同学们在村中调查时,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对于村民来说,日常的劳作占去了他们大部分时间,平时没有精力、也没有兴趣专门跑到博物馆去参观。


但在同学们看来,村民们已经深度参与到了考古工作中来——为考古队提供食宿、帮队员们收寄快递、甚至是直接到马道坪参与现场发掘……这个闽北小村,早已不知不觉在为考古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如何让考古成果走出库房,让村民知晓村中发生的事情,成为了考古队员的一个心结。


△厦大同学和殿基村民在发掘现场共同工作


同学们说:“我们不能挖完就结束了,一定要留下什么东西,让考古成果真正公开。”


师生们最终决定,直接把考古专题展办在村子里,办在遗址所在地的社区里,让村庄变成一个活的“考古博物馆”。


多方聚合的考古魅力


“把展览办起来,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策展的主要负责人、硕士研究生郭宸介绍,有了厦门大学考古专业蔡保全、王新天、付琳三位老师带队进行的前两次发掘,积累起翔实的资料,也就自然而然想要把这些内容讲给村民听。


△林繁德(右)和熊仁寿(左)在发掘现场


在不到400平方米的发掘现场,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厦大师生。而有着“福建第一铲”美誉的林繁德、一边担任森林消防队长一边从事考古工作的熊仁寿,这两位福建省优秀的考古技术人员,也和厦大人一起,耕耘在这片土地。


若说考古的魅力,亲身发掘的同学们深有体会。马道坪不像三星堆、殷墟等遗址那样,有着高等级、高规格的遗迹或精美的出土器物。这里发掘出的墓葬、建筑基址等大多属于普通人器物也没有特别精致。


但同学们却说,除了要关注那些代表着上层社会的灿烂文化成果,也要把视角放在人类社会中的普罗大众上。


△陶罐,新石器时代晚期。马道坪遗址3号墓出土,是一件非常朴素的器物。


这些细水长流的底层生活,也是中华文明发展演进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里发现的,同样是历经5000年风雨沧桑留下的生活点滴,同样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比于结果,许多考古工作者其实更享受发掘过程的乐趣。


在最新的发掘中,厦大师生发现了一条沟。起初,他们认为,这可能是一条填埋垃圾的灰沟;随着发掘的深入,沟的范围不断扩大,又有人觉得可能是保护聚落的壕沟;而等再过一段时间,这条沟逐渐和其他遗迹连了起来,人们又觉得,这应该是一条排水沟。


△被一些专家认为是木骨泥墙的3号烧土


一组烧土,最初被认为是窑,过了几天再看又像是灶。用手铲刮了一段时间后,看起来又像是房子,而有专家认为,这可能是倒塌后被外力搬运到此的墙体。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考古队员亲手发掘出这些遗迹,并随着发掘深入,不断改变、深化自己的看法,这是田野考古工作中的常态。


在听了同学们讲述完这样抽丝剥茧的判断过程后,殿基村淘宝小店店主伍智雄直呼有趣。他感叹道:“这就好像警察在破案一样!”


变身策展人和讲解员


白天在山上做发掘,晚上对着自己“挖”出来的发掘资料整理展览思路,厦大同学又多了一个新身份——策展人。


△葛威(中)和吴志斌(左)、季清锋(右)深夜讨论展板挂设细节


在调查了村民对考古学的基本认识,并和村两委协调沟通过后,策展团队将展览分成了两部分:侧重田野考古工作过程的“考古工作展”、介绍马道坪遗址考古发现并陈列少量出土物的“考古发现展”


△在村中挂设展板时,便有村民驻足观看


△安装完成的展板


考古工作展以文化展板的形式,挂设在村中道路的两旁,主要介绍了什么是考古学、田野考古工作的一般流程及工具使用,并在其中有针对性地加入了殿基村的元素,展示了村民是如何与考古工作发生关系的


考古发现展则使用村委会阅览室为场地,配以陈列的出土物,向村民介绍马道坪遗址发掘出的遗迹和遗物。


人手有限,厦大师生只能自己组装展柜,自己安装灯光,自己架设电线……在把一间20平方米的空屋子布置成展厅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成为了多面手,大大提升了自己的劳动水平。


终于,赶在今年1月4日晚9点,展厅完成了最终陈列,开门迎客。


两个展览在布置时,便吸引了很多村民前来观看。


△部分村民观看正在摆放的陶片


一位老先生激动地拉着一名同学的手说道:“你们做的这些工作很好,很考虑我们村民的感受,我第一次知道了考古究竟是做什么的。”


伍智雄指着展柜说:“之前一直听说‘麻点纹’的陶片, 今天终于清晰地看到它长什么样子了。


殿基村通信员、80多岁的村民姜富孙一直在帮助考古队师生布置展览。每当有村民来看布展过程时,他都会在一旁骄傲地说:“这是马道坪那边考古的东西,将近5000年,时间很久的嘞!”


△布展完成已是深夜,仍有村民前来参观


布展完成后,他也是考古发现展的第一名观众,策展人为他单独进行了将近半个小时的讲解。


受疫情影响,厦大考古队在加班加点结束发掘和整理工作后,于1月5日——也就是布展完成的第二天——提前离开殿基村返校。不过,还是有同学赶在发车前,跑到村委会,为正在参观的村民们进行了一场公益讲解。


就像策展人在展词中写的那样,这些厦大考古人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挥考古学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尽管没有盛大的揭牌仪式,但要做的工作全部完成,他们说,自己也就知足了。


△布置一新的考古发现展厅


这学期刚放寒假,一批留校师生再次来到殿基村,尝试着让更多村民参观展览,读懂考古。


而未来,厦大考古也将把马道坪遗址当作长期的田野考古实习与研学基地,殿基村和厦大的故事,还将继续下去。



连续两晚获取汤加灾后影像,厦大联合研制的“海丝一号”助力救灾!

冬寒春近,备一份厦大“专属年货”,温暖过年!

腹有诗书,自赋风华!厦大送你年度好书!


文:宛青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编:张火火、曾浣浣
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出品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限时推广:让每一个问题都有答案:https://ask.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