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FER | 弓晓敏:始于热爱,笃定前行
SUFE学术之星
弓晓敏
第六届上海财经大学 “学术之星”
The 6th Academic Star
承厚德博学之志,传经济匡时之魂。上海财经大学始终秉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培育了一代代奋发进取,锐意创新的上财人。
在这里,有一批心怀学术理想的学生,他们是“踮起脚尖”做研究的探索者,他们也是立志于把学术论文写到中国大地上的践行者——他们就是上海财经大学第六届“学术之星”。
01
弓晓敏
Gong Xiaomin
▋愿心空空,学习为要!
02
个人简介
Personal Introduction
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投资组合选择与优化、金融科技,导师为于长锐教授。
博士在读期间正式发表学术论文8篇,包括5篇A级学术论文和3篇B级学术论文。分别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Expert System With Applica-tions》和《Applied Soft Compu-ting》等杂志上。主持完成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一项,参与一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
曾获得2018年度上海财经大学“优秀学生”称号。
发表论文
[1] 弓晓敏, 于长锐, 2018, “基于云模型的改进TODIM方案评价方法”,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 Gong, X.M., Yu, C.Y., Min, L.Y., & Ge, Z.P., 2021, “Regret theory-based fuzzy multi-objective portfolio selection model involving DEA cross-efficiency and higher moments”, Applied Soft Computing.
[3] Gong, X.M., Yu, C.Y., & Min, L.Y., 2021, “A cloud theory-based multi-objective portfolio selection model with variable risk appetite”,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4] Min, L.Y., Dong, J.W., Liu, J.W., & Gong, X.M., 2021, “Robust mean-risk portfolio optimization using machine learning-based trade-off parameter”, Applied Soft Compu-ting.
获奖感言
感谢我的恩师于长锐教授对我的指导、帮助和肯定,给予我敢于坚持学术研究的自信,能遇到我的导师是我读博最大的幸运;感谢学校和学院为我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希望每个“学术人”都能坚持下去,蜿蜒曲折的路总有平坦的尽头!
03
个人学术历程
Personal Academic Course
过去路上,坚守为学的初心
岁月如梭,不经意间,已经是博士生涯最后的时光了。这个圆满的句号虽然即将由我亲自画上,但这背后离不开一群始终坚守在我背后的师友和亲人,是他们义无反顾的支持让我坚持到今天。研一上学期,我刚接触学术研究,迈出论文写作的第一步,从此激发了对学术的热情,并与学术结下了不解之缘。研究生期间也曾发过多篇学术论文,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国际三类期刊《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但主要涉及对决策理论和方法的探索,对实际运用重视不足。
四年之前,我很幸运地成为上海财经大学的一名博士研究生,博士的几年时光,对自己来说是转型、是抉择,更是磨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让我为之震撼,我想自己不能局限在固有的思维模式和理论框架中,我需要转型,需要探索新的研究方向。所以,博二距离开题还有两个月的时候,在与导师讨论后,我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所谓千里之行,面对新的研究方向,我必须从头做起。开始虽难,但我相信蜿蜒曲折的路总有平坦的尽头,每一个研究问题的起点都有学术人的那份执着。就这样和大部分同学一样,我每天三点一线,体验着学术研究的苦与乐。慢慢地,我学会了思考和分析,学会了丰富和凝练,更加懂得了学术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也听到了和自己的对白,是的,我热爱学术研究,非常热爱,这正是我走上这条路的初心。
当下路上,坚定为学的信心
学术研究充满坎坷和艰辛,尤其是博士研究生阶段,对于研究的创新性要求极高,必须紧跟前沿科技,及时感知金融科技领域的发展方向。可能有的时候一个新的想法呼之欲出,但是由于无人探索过该问题,害怕自己的观点是悖论所以就此夭折。也有的时候,投出去的一篇论文会经历审稿人刁钻、难以解答的问题,甚至是退稿。这个时候就要有自信力,要学会接受、面对和解决问题,而不是止步于此,怯懦软弱,让自己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当然,这种自信力不是盲目的,学术上的自信主要源于理论的自信。
正如《人民日报》上2018年2月23日的文章《增强学术自信,讲清中国道路》中所说,要增强学术自信,以学理打动人心。做学术不能空喊口号,不能自说自话,不能强加于人,必须强化学术表达、传播、交流与对话,用学术诠释事实,以学理打动人心。只要我们不浮躁,坚信扎扎实实的研究和真才实学必有未来。借此,我要感谢我的导师于长锐教授,我依然记得在我很长时间没收到论文反馈而陷入失落和自我怀疑时,老师真挚的激励和对我科研的肯定给我敢于坚持的自信,让我更加相信自己。
未来路上,坚持为学的恒心
针对研究,远谈不上给大家一些可借鉴的建议。我更想表达的是,珍惜当下,不负流年,学会感恩。珍惜当下,很多人说过,说到容易,做到很难。记得刚来上财时,老师和同学们对前沿热点的认知之广、理解和研究之深,让我深深为之折服,那时的我甚至难以开口和别人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我深深明白,必须珍惜优越的学习环境和美好的学习时光,努力再努力,奋发再奋发,让自己在未来可以勇敢自信,侃侃而谈。借此,特别感谢学院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室学习环境,让我在舒适的状态中没有任何顾虑的进行学术研究。我想我们都是幸运。
我们每个学术人都要向优秀的学者学习,强化学术积累,夯实学术基础,涵养学术道德,拓宽学术视野,理论与实践融合,提高学术成果的解释力。最后,作为一名即将步入高校的准教师,我将以更加坚定的脚步探索下去,也希望我们都能保持对学术研究的敬畏、热爱和执着。
04
导师于长锐
Mentor Yu Changrui
▋导师寄语
责任重大,使命神圣,强化服务意识,高标准、严要求地指导学生开展研究工作。
▋指导感悟
为学生提供强有力的心理支撑,坚定他们将博士阶段科研工作进行到底的信心;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开拓研究视野,理论创新与国内实际问题相结合;打造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发挥每个学生的研究特长,充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学术潜力。
来源|上财研究生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