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心声】关于引导和扩大节假日良性消费的提案

大学 作者: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2022-01-26 18:33:16

关于引导和扩大节假日良性消费的提案




提案人:宋兴航


一、案由与问题

当前,节假日消费的迅速扩大,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有利于带动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利于带动就业,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解决疫情期间商品积压问题,提高商品生产者的积极性。

但不可否认节假日消费也面临一些困境,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例如造成市场上许多商品或服务价格偏高且同质化,千篇一律情况严重;部分景区“宰客”、强买强卖现象依然存在等等。毫无节制的节假日消费还为造成景区环境被破坏污染、小动物受伤以及交通压力剧增、影响社会治安管理等诸多问题。同时不利的节假日消费还会造成个人消费攀比、浪费严重、助长社会奢靡风气等。因此,抵制不良的节假日消费,引导和扩大良性节假日消费十分要必要。  

二、建议与对策

引导和扩大节假日消费良性发展,需要社会各部门以及消费者个人的共同发力。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执法力度,规范市场秩序。

1.运用“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方法,遏制商家不法行为。

2.相关部门要加强引导,提升商家的创新能力。可以通过购买社会公共服务的方式,邀请专业机构定期对当地商家进行个性化服务理念、服务模式的培训,提升商家的创新能力。

3.行业协会要积极作为,提升商家诚信意识。建立行业协会诚信“红黑榜”制度,将不法行为的商家拉入诚信“黑名单”,以减少商家的失信行为。

4.劳动监察部门要加大监察力度,维护劳动者正当权益。如对“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实施专项督查,敦促用人单位改变不合理的用人现象。

(二)企业在节假日消费的营销要注意方式方法

1.节日营销有侧重。节日营销应有所侧重,避免逢节便做活动。在选择节日时,可以主要参考节日的情感调性、用户的参与度、与产品的结合等方面加以选择。

2.避免自嗨。从用户角度出发,多考虑用户的感受。活动策划的全过程都要从用户角度出发,考虑参与者的感受和体验,确保文案容易被理解,活动参与形式足够简单。多次检查,对不合理的部分进行打磨、修改,确保用户整个参与过程流畅无阻。

3.避免超预算的营销行为。在预算范围内,少花钱,多办事。活动预算包括地推人员工资、印刷品成本、礼品成本、交通费等。应根据预算,把费用分摊到每个项目、每天,并留出一定空间,确保中间环节发生意外时,不会严重超出预算。

4.掌握好度。一些品牌为了获得眼球效应,不惜打法律的擦边球,传播低俗的内容。这样的营销方式,会严重伤害品牌形象和粉丝的感情,在营销过程中应尽量避免。

(三)政府积极引导节假日的“文化消费”

进入“十四五”阶段,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值越来越高,不仅期盼物质富足,也向往精神富有,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强。因此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引导民众开展“文化消费”,促进“文化消费”,打造良性消费链条。这样有助于提升国民整体文化素质、带动地方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国民身心健康等,也能进一步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四)消费者自身要建立良好的节假日消费观

美国社会学家马尔库塞认为,处于消费主义社会中的人,往往被商家用“虚假的需求”加以误导。让节假日消费回归理性,不妨借鉴“圣诞无购物运动”之方式,让无节制的消费浪费止步,增进珍惜意识和敬畏意识,遏制社会奢靡心态。建议每个消费者都应该将节俭敬畏感放在最高位置,根据实际需要消费,在良性和理性的前提下去促进消费。

宋兴航校长简介



宋兴航,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创始人、董事长兼校长。1958年出生,河北隆尧人。北京大学研究生,教授。现任山西省政协常务委员、山西省中华职教社副主任、全国非营利性民办高等学校联盟第一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山西省教授协会副会长、山西儒学会副会长、山西省政府教育督学、山西省汾河书画院院长。先后荣获“学生喜爱的大学校长”、山西省科教文卫体系统“五一劳动奖章”、“创响山西”十大创新人物等称号。他呕心沥血,勤勉工作,为民办高等教育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今日小科 |薛皓远 任昭至(管理学院)
 编      辑 |秦炜程
 设      计 |张锦勖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宣传处


欢迎广大科院师生踊跃投稿,每日15:00截稿

投稿邮箱:sxyykjxyxcc@163.com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限时推广:让每一个问题都有答案:https://ask.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