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师生参与制作的纪录片在五大央媒联合首发上线
近日纪录片《为了零碳》和《蓝海中国》在央媒公映,引起社会广泛热议。两部纪录片的背后,均有我校师生参与制作的身影。他们用敬业的态度、专业的水平,圆满完成了纪录片的后期调色工作。
纪录片《为了零碳》在《人民日报》客户端首发,随后人民网、新华网、央视频、学习强国等央媒纷纷发布。我校艺术设计学院教师徐庶,学生马萌萌、范晓琦参与后期调色工作。
该纪录片分为《潮起》《激荡》《重生》三集,以英利创始人苗连生从艰苦创业到聚焦光伏、追梦零碳的故事为主线,围绕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历程,讲述了以光伏为代表的中国科技领域如何从零开始、从追赶到超越,成为全球领先科技产业的时代故事。
相关链接
《人民日报》APP链接:
https://wap.peopleapp.com/video/rmh26164923/rmh26164923
《新华社》链接:
https://my-h5news.app.xinhuanet.com/xhh-pc/article/?id=73ed6392-ab11-4d47-94ef-9d08cc4aaf8e×tamp=72807
《央视频》链接:
https://w.yangshipin.cn/video?type=0&vid=o000068rhol&ptag=4_2.3.1.23113_wxf
《学习强国》链接: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5286281236908162934&t=1642768691404&showmenu=false&study_style_id=video_default&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item_id=15286281236908162934&ref_read_id=b89a753c-033c-485a-976b-e5329e7cbf2c_1642872747889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海上中国”项目于2021年12月31日在北京举行发布活动。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兼总编辑慎海雄出席活动,并与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张占海,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雷凡培,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刘顺达等共同见证“国际海洋发展智库”合作协议签约,启动总台央视网海洋频道上线暨纪录片《蓝海中国》首播。
这次难忘的经历
也给参与制作的师生们
带来了很多收获,
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心声吧!
教师徐庶:
本次项目可以顺利交片,同学们都付出了很多的努力。特别是在工作态度上,将工匠精神融入到了具有的项目实践中。但是在专业技能提升上有待加强,通过本次的项目让学生能够零距离的接触行业的标准,并对照自己的水平进行反思,从而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希望在未来的课程中可以融入更多的实践项目来提升学生们的专业技能水平,培养出符合企业标准的人才。
学生马萌萌:
通过《为了零碳》项目的后期调色,让我巩固了课堂上的知识点,尤其对于工具的综合应用。一个好的镜头画面离不开艺术审美和技术支撑,这让我看到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比如操作不熟练、艺术审美不到位、画面细节把控欠缺等等。再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会更加的努力,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专业技能。同时,在调色制作的过程中,通过影片让我学习到了祖国的科技在不断的崛起,中国企业家拼搏向上的精神。作为一名学生的我不光要学习好专业技能,也要学习这自强不息的精神。
学生范晓琦:
《为了零碳》项目是我第一次参与项目的实战,通过本次的制作让我感受到了实战项目在制作过程中不容易。首先是时间上的把控,拿到素材到交片时间上有严格的限制,这就要求我要熟练的掌握每个技术环节;其次是画面的把控,由于是纪录片,素材堆叠量大,这就需要对每一个画面做匹配;最后是画面整体的把握,每场戏如何直接衔接,如何过度都需要考虑,这样才能给观众带来画面一气呵成的感受。通过这次制作,让我看到了自己和业界的差距,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我会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更加的努力,不断缩小自己和业界需求的差距。
学生方嘉宁:
我所负责的是“有着中西融合特色街景骑楼老街的海口”这个片段的调色,我先把最基础的白平衡给拉出来,通过曲线、亮暗中间调,互相配合、互相调动。甚至有些镜头需要局部的调整,用上蒙板工具。再看整体效果,调整细节,尽量还原最真实的美。难度最大的还是前后两个镜头的衔接。画面效果不能相差太大,不能给观众在看不同片子的感受。为了一个镜头不断的调整、重来,甚至于调完所有片段后才意识到身体上的腰酸背疼,但是想到自己也能参与其制作,片尾能有属于自己名字的地方,也不觉着辛苦了。继续加油!
学生吴晨蕾:
我调的是三亚这个城市,所以整体的色调是要往蓝色方向走的。我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是,前面一个镜头是三亚的海水,后面的镜头就跳到了蓝天跟人,蓝天还有曝光,这个画面需要把蓝天,人,海水都要协调好。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个镜头是人在稻田的镜头,整个画面是偏亮的,人脸又是偏暗的,要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提亮人脸。视频调色完之后,还要看一下整体的色调是否一样,是否符合这部纪录片的风格。通过这次机会,也让我们知道了我国正坚定而扎实地向着海洋强国奋进。
学生苗柠:
我调的是大连这座城市,大连这个片子颜色很跳跃,我就感觉有点难度。印象最深刻的是大连城市的傍晚,前一个镜头天还是亮的,后面的镜头拍的黑漆漆的,你要给他调的符合时间顺序,也要接近傍晚那种亮度,这样承接才自然,这是接近傍晚的时间。通过本次的项目实践让我明确了作为一名艺术创作者要秉持“工匠精神”,虽然这个过程很艰辛,但是看到自己的作品可以在银幕上被全国人民欣赏还是很有自豪感的。这次机会很难得,谢谢徐大神给的这次机会。
来源:艺术设计学院
排版:大学生新闻中心 余丽红
责任编辑:宣传部 胡雅倩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qzct2002-
大学生新闻中心出品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