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收听【碑文敬读】我是来自学前教育分院的张雨柔。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碑文敬读】第七章——“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张雨柔,学前教育分院21级高职统招二班,来自江西新余。抚州职业技术学院广播站成员。有在班级情景剧活动中担任主持人的经历,会不断努力。
原文节选:
“四八”烈士陵园坐落于革命圣地——延安,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座高规格烈士陵园。因安葬1946年4月8日空难牺牲的王若飞、叶挺、秦邦宪、邓发等13名烈士而得名。陵园还安葬着在延安时期牺牲的关向应、张浩、张思德等革命先烈。步入陵园,一座塔状的汉白玉纪念碑耸立其间。碑高19.46米,寓意烈士遇难的1946年。碑身正面镶嵌着毛泽东手书的“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9个大字。正面碑座上雕有一只汉白玉花环。碑身后面呈4层阶梯式,塔下有8级台阶,象征4月8日。顶部雕有中国共产党党徽,象征中国共产党。最高一层四面刻着四颗五角星,代表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碑座右侧刻有“四八”烈士遇难碑记。碑文共800余字,质朴而全面地记载了“四八”烈士遇难的历史背景、经过及全党化悲痛为力量的决心。碑文开篇即点出烈士牺牲的历史背景。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中国共产党主张团结一切爱国民主力量,把中国引向独立、自由、民主和光明,并为此作出极大的努力和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但“一九四六年四月八日,因全国停战协定、东北停战协议、整军方案以及政治协商会议关于宪草原则、人权保障、和平建国纲领等项决议的实现,遭受国民党严重阻挠,为与中共中央商讨坚持上述各项协定之方略,王若飞,秦邦宪同志冒恶劣天气,毅然乘美国C47式运输机,由重庆返延”。同机返回的还有皖南事变中遭国民党非法拘禁5年之久,经我党多次严正交涉终于获释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及其夫人、女儿、幼子和在巴黎参加了世界职工代表大会的解放区职工代表邓发等。据碑文记载:“八日下午二时许,飞机抵延安上空,是时,雨雾沉沉,乌云低暗,能见度极差,与地面失去联系,只得返回西安,不幸途中迷失方向,误入山西兴县境内,与海拔二千余米之黑茶山相撞,同机十三位同志及美国四名飞行员,计十七人全部遇难!”烈士们的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这牺牲何其突然,又何其壮烈!王若飞原名王运生,年少时读到《木兰辞》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一句时,便将自己的名字改为“若飞”。自此,他的人生犹如他起的名字一样,向人民、民族最需要处奋进。他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因叛徒告密不幸被捕。敌人对他严刑拷打、万般利诱,甚至以枪毙来恫吓他屈服,但他在刑场上视死如归的强大气场,竟让敌人也震撼。当时的国民党绥远省主席傅作义感慨:军人上战场,脸色也得白一白,而王若飞在刑场上竟面不改色、态度自若。当枪毙不能使王若飞屈服时,敌人便将他独自一人关进了不见天日的小黑牢。铁条分割了他的天空,墙壁阻挡了他的身躯,但冰冷的黑牢锁不住他铁一般的刚强,严刑拷打折不断他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他早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在给爱人李培之的诀别信中说:“忘掉我吧!不要为我的牺牲而悲伤。我们在红旗下聚集,又在红旗下分手。战士们虽然在红旗下倒下,但革命的红旗却永远不倒。它将随着战士的血迹飘扬四方!这就是我们的胜利,请您伸出双手,来迎接我们的胜利吧!”1937年5月,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基本形成,党组织将王若飞营救出狱。由于他长期被独自一人关押在不见天日的小黑牢里,什么也听不见、什么也看不见,他只能来来回回在里面转,嘴里单调地数着:“一、二、三、四、五……”天长日久,无情的折磨使他的精神受到极大摧残。刚出狱时,他常常一个人呆呆地坐着,自言自语。看到这位曾经颇具口才的演讲活动家被折磨到这种境地,许多人掉下了眼泪,后来经过医治才渐渐恢复正常。此后,他为党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三次赴重庆谈判,表现了杰出的谈判才能,连国民党都称他为共产党的“王铁嘴”。叶挺是北伐名将,人民军队的创始人之一,新四军领导人。1941年1月,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在5年多的牢狱生涯中,蒋介石曾多次派人来劝降,还让叶挺同妻子儿女团聚,想以骨肉之情软化他。但这一切都是徒劳的,叶挺经常讲:“一个革命者要有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坚强意志。”在狱中他写下著名的《囚歌》以诗言志:“我渴望自由,但也深深知道,人的躯体怎能由狗洞子里爬出!我只期望着,那一天地下的火冲腾,把这活棺材和我一起烧掉,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来源 |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编辑 | 谌欣蕊
责编 | 李晓锋、袁黎萍
编审 | 谭露、李稷琛
终审 | 揭伟超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