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 | 这四位老师的发言,令人热血沸腾!
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
今天(6月22日)上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才工作会议召开
会上,四位教师代表
分别结合学校、单位和个人实际
作人才工作交流发言
一起来听——
前沿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 苏东林院士
前沿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苏东林院士作交流发言
北航的电磁专业是为国防而生而长的。新中国成立伊始,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对电磁提出了迫切需求,一批电磁科学家在周总理的号召下,回国建设新中国的电磁专业。北航与其他四所高校一起,成为我国首批在无线电系中设置电磁专业的高校。历经六十余载,从宋丽川先生到何国瑜教授、王宝发教授等老一代电磁人,再到我们,几代电磁人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铸就了“矢志不渝、敢为人先、攻坚克难、电磁报国”的“电磁魂”精神。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世界格局快速变化,电磁兼容引发的电磁安全问题正成为新质新域挑战,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新一代电磁人必须继续开拓继续作为。我们深知,国家的强大,靠的是科技实力,竞争的是高科技人才。科技实力要“十年磨一剑”,人才靠学科。因此,我们倡议并在学校支持下组建了北航电磁兼容技术研究所,实施有组织的科研,志在打造电磁兼容中国力量:
——顶层谋划,推动专业组成立、主动担任工程院蓝皮书核心单位、倡议成立并任产业联盟理事长,做电磁兼容中国力量的开创团队;
——落地实施,创建航空产品电磁兼容专业培训基地,牵头制定国家标准,做电磁兼容中国力量的人才培育基地;
——创建二级学科,建设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牵头组建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打造全球本领域首个综合学术期刊《电磁科学》,努力“打样”学科布局和人才培养体系;
——强化深入院所和科研一线的人才培养“北航理念”,把电磁兼容科研落实在中国大地上。
通过几十年的布局和努力,电磁强国信念已深入师生骨髓,团队涌现出大量的先进人物和事迹,获国防创新团队、第二届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光荣称号。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院长 吕金虎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吕金虎教授作交流发言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自主创新的关键,高校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国家需求导向创新,坚持贡献导向大人才观,坚持国际视野引才用才,探索育才留才和青年人才分类精准培育的长效机制。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院教师潜心教书育人、长期坚持教学改革,涌现出包括百岁老人文传源先生、林岩教授、龚光红教授、王艳东教授等立德树人奖获得者。 二是坚持国家需求导向创新。全院师生坚持“四个面向”,为高水平科技自力自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先后涌现出6位国家奖第一完成人和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三是坚持贡献导向大人才观。学院坚持破五唯、立新标、重贡献,涌现出袁少强、于劲松等多位一线优秀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四是坚持国际视野引才用才。全院教师坚持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获多项国际学术荣誉,李伯虎院士获国际仿真学会和中国计算机学会终身成就奖,张霖教授获国际仿真学会杰出成就奖。
近五年,学院探索育才留才和青年人才分类精准培育的长效机制,取得了显著成绩,电气学科实现了国家级人才“0”的突破。学院制定了个性化、差异化的人才综合培养模式,近五年新增5位国家领军人才、18位国家青年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和青年人才总数均跃居全国高校控制学科前列。
学院在新发展阶段,用新发展理念构建人才培养的新发展格局,久久为功、砥砺前行,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北航建校70周年。
国际交叉科学研究院 党委书记 陶飞
国际交叉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陶飞作交流发言
国际交叉科学研究院(国交院)自2012年9月成立以来,一直秉承初心,围绕国家人才战略重要措施积极谋划、创新机制,大力引进海外人才。国交院一期为学校师资人才队伍、双一流建设、科技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建设成效显著:汇聚了一批航空航天、信息、材料等领域的创新人才,人才驱动效应明显;培育了自旋电子学、软物质物理、空间核物理等新的学科增长点;先行先试,探索了国际化创新人才引育机制,为分系列改革奠定基础。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学校有关会议精神要求,进一步发挥国交院作用,助力双一流建设和科技创新,国交院启动二期建设。以学术前沿研究为导航仪,开拓原始创新“无人区”;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催化剂,打造基础研究创新高地;以汇聚天下英才为驱动力,形成国际创新智慧中心;以优质资源保障为支撑点,增强优秀人才吸引能力。国交院二期围绕“引才聚才”和“前沿基础”两方面进行定位,立足人才强校、着眼北航未来、集聚高端人才,首批与学院共建10个研究中心,围绕每个中心方向,引育集聚人才,建设由首席科学家、PI和博士后组成的3支队伍,为学院引育人才,输送创新血液,服务学科发展,助力学校基础研究,促进国交院各中心和传统学院的互动发展。
在二期建设中,国交院将通过定期在线国际论坛、线下国际会议、创办国际期刊等形式,形成集聚人才、发现人才、引进人才的长期平台,提升北航国际影响力,发挥高端人才集聚效应,建设一流国际研究中心,产出一批有影响力的基础研究成果,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承载建设国家交叉学科中心。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院长 赵立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赵立东教授作交流发言
十年前,我前往美国西北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14年出站时,面临留在海外还是回国发展的抉择,最终决定入职北航卓越百人计划,加入国际交叉研究院,为我国热电材料领域研究贡献一份微薄力量。
在我所研究的热电材料领域,德国人塞贝克1821年就发现了温差电现象。两个世纪来,前人在这一领域积累了非常深厚的研究基础和成果。我们团队在研究热电材料的过程中也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瓶颈,在一次次的归零中,我们没有“任性躺平”,而是锲而不舍地进行复盘、调整、再尝试,最终先后发现了硒化锡、硫化锡等新型材料的发电和制冷效应,解决了传统热电材料的使用温区窄的问题,成果连续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
我在北航发表的第一篇《Science》是在有限的几台箱式炉等简单实验条件下开展的。从这项工作起步,我在北航卓越百人计划、青年人才配套支持计划、北航拔尖人才计划等的支持下,逐步建成了热电材料分析制备平台,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27位优秀的毕业生均服务于国家的重要行业和岗位。
未来,我将以北航的人才引育“驱动引航”工程为发展契机,牢固树立人才是创新第一资源的理念,为北航和国家培养和引育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为适应和引领未来技术变革做好准备。北航是“育人之沃土、成才之秀地”,感谢北航的培养!
往期推荐
未来 | 北航这个研究院,不一般!
回眸 | 一代人才、一代事业,四代人的空天梦,北航人的强国梦!
聚焦 | 充分发挥人才成长的“四个效应”,北航这样做!
专稿 | 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走出一条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北航新路
人才强校 | 打造分类卓越的师资队伍,北航有套“组合拳”!
人才强校 | 构建教师思政体系,北航在行动!
出品 | 航小萱®工作室
摄影|邸白鹭
编辑 | 胡译文
那么,问题来了
听了四位老师的发言
说说你的感受~
点分享
点个赞
点在看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