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辛先生,祝您百岁生日快乐!
泰山,五岳独尊
承载着厚重的华夏文明符码
1987年,泰山被列为
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
有一位北大教授
是泰山申遗的美学论证人
也是我国著名美学家、书法家
他就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杨辛先生
“美伴人生”
是他艺术人生的真实写照
今天,是杨先生百岁生日
一起走近他研究美、创作美
传播美的一生
祝杨先生百岁生日快乐!
↓点击视频,感受杨辛的“美之人生”
少年意气,于动荡处安身
“在国家动荡的关头,在那样一个满腔意气的年纪,我如何能独善其身?”
1922年,杨辛出生在山城重庆,12岁父母双亡,无奈四处漂泊,寄宿为家。小学毕业后他去职业学校读会计,16岁进入民生轮船公司。幸得科长推荐和好心人资助,他进入南开中学求学。
杨辛少年家庭合影照片
彼时抗日战争期间,目睹了国家残破、人民悲惨的杨辛,决定慷慨从戎,以身许国,毅然报名参加远征军,远赴印度、缅甸。
抗日胜利回国途中,杨辛和另两位同学搭车前往昆明,住在西南联合大学校区。在这样一个国家前途未卜、个人无所依靠的时刻,杨辛在未知中开启了下一段人生旅程。
在昆明,杨辛向南开同窗汤一介寻求帮助,这几乎是他人生最困难的时刻。汤一介的父亲汤用彤先生收留了杨辛,住在汤先生家中,并为他做些抄录手稿的工作,汤先生给予了他家人般的关怀,成为杨辛感念一生的恩师。
少年时代的杨辛
1945年12月,四位进步青年遭到国民党反对派杀害,激起了社会各阶层的愤怒,爆发了“一二·一”运动,杨辛和汤一介都投入了运动中。杨辛写诗、画讽刺漫画控诉刽子手,这些诗画悬挂在四烈士的灵堂里。在这次运动期间,杨辛接受了先进思想的洗礼,他听过闻一多先生的演讲,还去过闻一多先生家里访问。
1946年,杨辛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师从徐悲鸿、董希文,有机会观看齐白石现场作画。之后,杨辛离开北京,毅然投奔解放区。
杨辛回忆:
我仍记得当初进入到一片高粱地时,突然冒出来一些背着枪的人——那时我还不知道是什么人,后来才知晓是解放区派来保护我们的武装人员。那份心头涌起的感动我至今仍难忘却。
从冀东到热河,他投奔解放区,参加土地改革,后调到中共冀察热辽分局城工部,参加了辽沈战役。
在国家动荡的关头,在满腔意气的年纪,杨辛投身国家民族事业,少年意气挥斥方遒,爱国热血贯穿了前半生,此后也一脉相承。
筚路蓝缕,以启美学之林
“对美的追求是无止境的,美学研究也是无止境的。”
新中国成立后,汤用彤先生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20世纪50年代党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组织上应汤先生的要求,把杨辛调到北京大学工作。在汤先生的指导下,杨辛走上了学术之路。
汤用彤(1893年6月21日—1964年5月2日),字锡予,祖籍湖北省黄梅县,生于甘肃省渭源县,哲学家、佛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1930年起任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并任哲学系主任、文科研究所所长、文学院院长等职。1949年5月出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当时未设校长),主持北大行政工作。1951年后任北京大学副校长。
北大这片园子,是杨辛成长的摇篮。最初,他担任汤用彤先生的助手,汤先生深厚的学问、正直的品格以及他对教育的热忱,深深地影响着杨辛。杨辛曾写下一首诗表达自己对汤先生的感情:
“春风化雨,绿草如茵,燕南庭院,有我双亲。”
后来汤先生病重,杨辛的工作进行了调整。考虑到从前学过艺术,而美学和艺术关系很密切,杨辛便转到辩证唯物主义教研室的美学组。从此,他就在北大扎根美学教育,这一做就是半辈子。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大学里美学教学和研究还处于一片空白的情况下,杨辛和他的同事们决定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引入美学研究,率先成立了第一个美学研究室,由此走上了“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新中国美学教研之路。
杨辛、汤一介聆听汤用彤的学术指导
196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成立美学教研室。美学前辈有邓以蛰、朱光潜、宗白华、马采教授,中青年教师有杨辛、甘霖、叶朗、阎国忠、于民、李醒尘等。
当时中青年教师和美学前辈在一起工作,接受前辈的教诲,这是很幸运的。彼时教研室开了三门美学专题课,朱光潜主讲“西方美学史专题”;宗白华主讲“中国美学史专题”,杨辛、甘霖主讲“美学原理”,这是哲学系的必修课,也是全校的选修课。
《美学原理》第四版书影
杨辛、甘霖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课程的讲义不断充实提高,编成《美学原理》一书,1983年出版。这本书力图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从科学理解人的本质、生活的本质出发,从人类文化发展史的高度去探索美和美感的根源。
“美学原理课”也曾荣获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此外,八十年代后,杨辛还承担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美学原理”一课的主讲,他利用当时先进新颖的多媒体设备,精心设计录像教材,把电影、戏剧、音乐、建筑等多元素融入到课程中去,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十余年来,全国各地累计近十万人学习了这门课。
可以说,“美学原理”这门课,从无到有,由学校到社会的发展,都凝聚着杨辛的心血。
杨辛获北京大学哲学教育终身成就奖
1992年杨辛获国务院颁发对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表彰证书;2008年,被中国美术家协会授予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奖;2012年获北京大学哲学教育终身成就奖。在《美学原理》的再版说明中,杨辛说到:
通过丰富美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美学原理,使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学生懂得欣赏美、热爱美、追求美、实践美,是本书的宗旨。
美育,不仅是杨辛的专业追求,更是他的人生实践。他认为,人区别于动物,不仅是能创造各种物质和精神产品,而且可创造自己的生活。人生的真谛就是要不断追求和实现真善美的结合。
登临泰山,悟生命之坚毅
“我的人生也确实像艰难而历险的攀登过程一样,虽历尽坎坷,却始终追求进步和光明。”
离休后,杨辛在继续深入学习研究美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思考怎样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社会发展结合在一起,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他将切入点选择在泰山文化和荷花文化。在杨辛看来,泰山壮美,是一种阳刚之美;荷花优美,是一种阴柔之美。二者一阳一阴,泰山寓意人生当“自强不息”,荷花寓意君子当“品性高洁”,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杨辛在泰山登山
泰山犹如杨辛的第二故乡,登临泰山四十余次。他与泰山的“结缘”,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中华美学学会在山东济南召开工作会议,会议结束后,杨辛登上泰山,夜宿岱顶。第二天清晨,他看到了一生中最为壮丽辉煌的泰山日出,天风莽荡,云海奔涌,精神飞扬,激动不已。
1986年,泰山申请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北大进行学术论证。杨辛负责美学方面的研究,写成《泰山的美学考察》一文,自此,他对于泰山的认识,超越了个人的心智体验,进入到学术文化层面的梳理、鉴赏和阐发。
杨辛曾为泰山作《泰山颂》一诗:
高而可登,雄而可亲,松石为骨,清泉为心,
呼吸宇宙,吐纳风云,海天之怀,华夏之魂。
(此诗末尾二句经钱绍武修改)
杨辛题诗泰山摩崖石刻落成仪式
“每次登上岱顶,都是对生命的一次肯定。当我以超脱的心境在泰山的怀抱中攀登的时候,当我到达岱顶欣赏人间的无边景色的时候,我的生命也更加昂扬和激越。”
泰山特质成为杨辛美学研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对泰山美学意义的认识更是为他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杨辛认为,泰山显造化之神力,聚自然之精华,续古今之文脉,历万古而弥新,其厚重、包容、和谐、坚韧和自强不息,都是当代中国人需要不断砥砺和发扬的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当代中国需要不断补充的正能量。
赏慕荷花,好品德之高洁
“希望当代的北大青年能够通过艺术品这一美育和德育的结合体,感受到真、善、美,传承自强不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杨辛的另一个精神伴侣是荷花。中国人爱以荷花比君子。荷花精神,其一是高洁,其二是奉献。
在欣赏荷花之美的同时,杨辛的精神世界也在潜移默化中被塑造。杨辛爱画荷花、写“荷”字,也爱收藏各类有关荷花的艺术品:雕刻、瓷器、剪纸、刺绣……这些优秀的艺术品,它们背后的意义远超于艺术本身,更多的是承载着荷花所代表的人生境界的追求。
杨辛在人民大会堂艺术室进行书法创作
在荷花高洁品格、奉献精神影响下,杨辛一直热心公益,关心下一代。
2012年,北大哲学系百年系庆之际,杨辛用出售收藏多年的艺术品而筹得的积蓄,在学校设立了“汤用彤奖学金”“杨辛助学金”。2013年,杨辛再次向北大捐款,设立学校首个表彰学生品德的奖项——“杨辛荷花品德奖”,用于奖励品德高尚的学生楷模。
2013年以来,他将珍藏的148件荷花艺术藏品捐赠给了北大,建成了“北京大学荷花艺术藏品展馆”。在此基础上,建成为北京大学立德树人教育基地,教育部关工委、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将其正式授牌为“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是教育部首家挂牌的“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依托立德树人基地,学校开展了多层次立德树人主题教育活动。历年获评“杨辛荷花品德奖”的学生自发组成了“荷风学社”,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杨辛介绍荷花艺术藏品
2010年12月,杨辛先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美伴人生——杨辛书法展”,杨辛先生将此次展出的百余件作品全部无偿捐献给北京大学,包括此次展览的作品,他累计向北京大学图书馆捐赠书法作品150余件;2018年起,杨辛陆续将近百件藏品、130余幅以立德树人为主题的书法作品,无偿捐赠给北大附小,在北大附小设立了杨辛美育馆。
杨辛与参观荷花艺术藏品展馆的同学合影
杨辛用书法作品抒写时代精神,向新冠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致以崇高敬意。他为北大医学部及参加国家援鄂医疗队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人民医院、第三医院分别书写了“不惧风雨,勇挑重担”“医者初心 时代使命”等书法作品。作为一名美学家,杨辛认为:
“崇高与优美虽同属于美,但崇高的美是在严峻形势和艰苦斗争中所表现的巨大精神力量,是美学中的最高境界。”
杨辛写作书法
2013年,杨辛因对教育事业做出的无私奉献,荣获“北京大学杰出教育贡献奖”, 2014年,被中组部授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5年被中国关工委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
每当谈及他为北大的种种捐赠,杨辛总是动情地表示自己是想向北大报恩。来到燕园六十余载,校系领导的关怀,恩师的培养,挚友的扶持,令他想把这份情谊传递下去。杨辛说,求学时遇到的贵人、受到的资助,这些恩德他毕生难忘,所以他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多帮助一些年轻人。
杨辛先生年已期颐时,他曾写过一首诗:
人生七十已寻常,八十逢秋叶未黄。
九十枫林红如染,期颐迎春雪飘扬。
他最爱尾句——“期颐迎春雪飘扬”,虽已至百岁,仍会迎来新的春天,这是个人新的春天,是事业新的春天,也是祖国新的春天。
“生命不似一条直线那样有始有终,而是一个圆,圆圈上任何一点都既是终点又是起点,人从自然中来,又会回到自然中去,放开自己的心胸,融入宇宙和世界的大生命中去——大生命是无限的,人融入其中,是与日月同光、与天地同寿的。”
来源:北京大学离退休工作部、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
视频:北京大学离退休工作部、融媒体中心音视频办公室
图片:受访者提供、北京大学哲学系
文字整理:陈凯、赖钰、朱家碧、马骁
编辑:静静
排版:孙萌
责编:昭花花
恭喜同学们!通过北大论文答辩!
突破性进展!北大教授刘若川最新成果
北大原创,版权所有
邮箱:gbdgw@pku.edu.cn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女友出轨男子找准岳父退婚遇害
- 收好!兰州市49家核酸检测机构地址和联系方式都在这里……
- 焦作工贸防疫志愿者在行动(一)
- 全国唯一一等奖!
- 听说,信院餐厅请你免费吃饭了?
- 我院2021年秋季学期学生顺利开学返校
- 欢迎新同学|@21级新生,新华网云直播,带你提前走进校园!
- 我院教师获浙江省高职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
- 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河北省征集志愿填报指南
- 灯塔工程 |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暑期社会实践巡礼(二十八)——夏日筑梦--益民服务队
- 讴歌百年风华 唱响红色旋律——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倾力打造河北梆子情景诗剧《党的女儿》
- 【探秘5781·院系篇】天府新区通用航空职业学院空中乘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