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导弹发射失败,然后呢?
他是默默无名的导弹功勋
他把理想与热血奉献给强国事业
干惊天动地事
做隐姓埋名人
导弹发射成功的那一刹那
他也将自己的名字
深深印刻在祖国的蓝天上
让我们一起走近徐乃明的人生
去探寻他所热爱的事业
以及为之付出的执着信念
“砰!”1992年4月29日,东风二十一号甲在升空后没多久就爆炸,发射失败。
同年11月11日,第二次试验发射,这次,导弹甚至还没有升空,直接在地面爆炸,地面设备全毁。
直到第三次,经过反复改进的导弹按照设计流程升空,终于发射成功。指挥大厅里,几位专家听到消息,相拥而泣。这其中,就有一位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在导弹研制中担任指挥工作的航天工艺研究专家。
屡败屡战,他从导弹残骸中寻找漏洞,直至这枚增程导弹研制成功,他是清华校友徐乃明。
2022年4月24日,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党委编印出版的《导弹人生》正式发布,包括徐乃明在内的12位隐姓埋名的型号两总被首度公开,这位航天工艺专家才进入我们的视野。
其实,早在2018年,徐乃明的家属就向清华捐赠了他生前的一批珍贵资料。现在,这74件材料陈列在清华档案馆,每一件都记录着他的光辉过往。而这一切要从徐乃明进入清华那一刻讲起。
投身社工的昂扬清华人
1947年,徐乃明考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系。次年秋天,北平解放在即,远在昆明的父母担心身处新旧社会交替之中的徐乃明的安危,便着手安排他离开北京,南下转去香港就读。然而,在清华度过一年多的时光,徐乃明不仅学到了科学技术知识,也结识了许多思想进步的同志,从单纯的科学救国理想上升到先改革社会、再科学救国的理念,因此对北平的解放充满期待。他拒绝了父母的安排,毅然选择留在这里,并于1948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
多年之后,徐乃明对此回忆,将其称作是自己人生道路上的“三岔口”,自豪又略带幽默地称自己“为当今的海外华人群体减少了一个不知会是在做什么的成员,而为我国的航天技术队伍增添了一名战士”。
留在清华的徐乃明在学生工作中大放异彩。1950年,徐乃明当选校学生会主席。此后,他又先后担任北京市学生联合会副主席、主席,并当选为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执委会委员。在社会工作中,徐乃明认真负责,出色完成一次又一次重要任务。从参与北京市学生业务学习、课余生产等问题的讨论,到前往波兰华沙参加国际学生联盟大会,再到筹办世界民主青年联盟理事会北京会议,徐乃明展现了中国青年的昂扬进取。
青年时代的徐乃明
在旁人看来,在社会工作中迸发出极大潜力的徐乃明,毕业后走上一条从政道路,似乎顺理成章。然而,当时党中央为加强“一五”国民经济建设号召技术干部“归队”。看到国家有需要,徐乃明毫不犹豫,申请到北京国营211厂工作。
就这样,从清华机械系毕业的徐乃明,来到这家为航空航天事业研制生产的军工企业。尽管此后岗位多次调整,但“航天工艺”成为他人生中的关键词,勾连起徐乃明一生中诸多精彩华章,也绵延陪伴至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航天事业中的外科手术家
在从事航空航天研制工作中,徐乃明将认真细致的特点发挥到极致。面对一次次挑战和意外,他总能迅速恢复到外科手术家般的冷静与细致,寻找问题,深挖问题,解决问题,完成国家赋予的艰巨任务。
东风二十一号的两次发射失败,给当时的徐乃明带来难以言喻的压力。第一次失败后,来不及沮丧和抱怨,他立马投身到排查工作中。并最终聚焦到导弹内部结构和线路细节上;他发现,钛合金焊接口泄漏,为这次发射带来了致命伤。
钛合金作为一种特殊材料,它轻便,结实。但与此同时它也有致命缺点:过于轻脆、易碎。那么,应当如何改进,才能保护好这种轻便又脆弱的材料?
徐乃明和团队带着问题来到俄罗斯。他们重点参观了ss-20型号及其生产线,尤其是钛合金管路焊接生产线。徐乃明发现,俄罗斯通过应用一台小型设备,借助焊头围绕钛合金旋转完成自动环形焊,有效避免了钛合金接口的损坏。这与当时中国采取的焊口不动、钛合金旋转完成焊接的方式恰恰相反。
徐乃明夫妇和苏联专家(20世纪50年代)
疑虑解决,徐乃明带着答案回国。他借鉴俄罗斯经验,及时改进工艺,与团队共同解决了钛合金的问题。
几个月后,东风二十一号甲第二次发射,第二次失败。
又是一次打破重来。作为团队的主心骨,徐乃明不能崩溃。顶住压力,他对导弹残骸进行仔细研究,一遍一遍筛查问题。最终,极其细小的问题再次浮出水面——压力传感器失灵。
又是单一器件失效导致全盘皆输!徐乃明和其他专家绞尽脑汁,保证第三次发射的齐套设备没有问题。这一次,尽善尽美远远不够,他要保证万无一失。
不过,这一次,他想得更深了些。单一器件出现故障带来的巨大风险引起了徐乃明的注意,他不能让每一次宝贵的发射都承担如此惨痛的代价。
“双点双线”,“冗余设计”——在纠正问题的过程中,徐乃明首次提出了这些观点,给导弹发射带上“双保险”。他强调,“关键部位需要双点双线”,这一观点后来推广至包括卫星、火箭研制的其他航天领域,中国航天真正注意到了“冗余设计”的必要性。
问题修正后,第三次试验开始。点火,发射,所有人终于听到了那声期待已久的“发射成功”。
徐乃明与其他专家相拥而泣。这成功背后是多少辗转难眠的夜晚,个中沉重滋味,或许也只有兢兢业业的专家自己知晓。
徐乃明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而徐乃明的案头,不知何时悄悄出现了一块小小导弹残骸——他从第二次发射失败的现场捡回了这弹片。关注每一个细节的徐乃明,也将这弹片记在心里。他告诉秘书崔志伟:“我要永远记得这两次失败,时刻警醒自己,在未来的工作生涯中不怕失败,更不能再失败!”
徐乃明在导弹发射试验基地
开拓边界的海空探路人
如今,查找徐乃明的词条,能看到许多“专家”字眼。实际上,进入航天工艺领域的徐乃明,多次被安排到自己完全陌生的岗位,从零开始摸索,但这并没有阻碍他大胆开拓边界,提出全新的机制或观点,为困境之中的研发工作带来闪烁的光亮。
1982年,徐乃明、陈铮被任命为“红旗七号”定防空导弹研制副总指挥,与总指挥柴志共同负责导弹研制指挥工作。1984年,徐乃明负责行政指挥调度系统。
据1979年总参谋部向国务院、中央军委所做的报告《关于低空防空导弹发展问题的建议》,这枚导弹应当具备“机动性能好、反应时间快、机动过载大、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这意味着研发既要在细节处巧妙设计,也需要在整体上综合调度,每个方面都不能马虎。
如何达到国家要求?作为总指挥之一,徐乃明首次提出将型号研制调度指挥系统与设计师系统分开的观点,并将想法直接落实到制定计划、打牢基础、建立制度三大工作板块。
将纷繁复杂的问题抽丝剥茧,团队的执行方向就此逐渐清晰。在红旗七号研制的八年时间,研制团队先后取得了四个大型飞行试验的一次成功。
研制成功的下一步就是批量生产。然而当时的二院数控加工设备级别较低,数量极少,批量生产是个难题。
这可怎么办?徐乃明再次开拓思路,大胆提出了引进生产线的想法。在他的引导下,二院首次引进数控机床加工生产线,替代了过去的手工加工,生产效率显著上升。
大胆创新,严谨求真,依靠这样的思维特点,徐乃明在其他领域持续推进我国的科研事业。
徐乃明向国家领导人介绍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武器产品
1989年,新难题来临——海红旗七号研制。发射转塔的加工工艺,是当时的重点攻坚对象。
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徐乃明组织开展大型薄壁铝合金转塔铸造,随后又在沈阳第一机床厂和沈阳重型机械厂的协调配合下,初步实现粗加工。
下一步是精加工。徐乃明又组织将转塔通过公路运输至陕西秦川机床厂,借助该厂拥有的当时国内最大的铣床,实现了对转塔的精细化加工,使其满足海红旗七号的发射要求。
在后来的“飞獴”导弹研制中,困难又成为备料时间长、生产环节与工序协作关系不协调等。徐乃明与其他专家基于既有条件大胆创新,制定出契合实际情况又能保证生产的建议:加强管理、提高认识,各单位设批生产所级指挥、设处理技术问题领导小组;理顺关系,所供件要提供资金,提前订购关键元器件;改善生产条件,建组合调试生产线,提高工装系数,稳定生产工艺。
一次次难题出现,一次次创新攻坚。徐乃明总是能够在各种局限中探索解决困难的有效方式,带领团队完成国家给予的任务,在相关领域加快研制进程。
离而不休的持续发光者
1995年,徐乃明离休。但他并没有在为国家发光发热的路上停下脚步,航天工艺早已成为徐乃明生命的一部分。
四十余年的工作生涯中,徐乃明深刻认识到国家航天工艺发展的不足,以及这一领域在推进国家航天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1998年,已经离休的徐乃明在总公司工作会议上耐心说明了如何理解航天工艺、如何做好航天工艺的问题。他说,工艺工作是不能零敲碎打的,不能是人来了我就办一下,没来就不办,而应该是深入到生产技术工作中间去系统地、全面地、主动地去抓。字字掷地有声,句句语重心长。
2002年,徐乃明接受《航天制造技术》(原《航天工艺》)的访谈。当时,航天总公司已调整为两个集团,航天工艺工作似乎也因此难以找到准确立足点。徐乃明特别提到,振兴航天工艺的任务不是哪一个集团的事,而是全航天系统的一件大事;并就如何进一步推进工艺事业提出三点具体建议,包括研究跨集团运行的办法、步骤,开展中心和网点的建设工作,促进航天关键技术的发展等。
及至2016年,根据徐乃明两位女儿徐红和徐倩的回忆,身患重病的徐乃明还邀请航天战线的工艺专家,定期在家里碰头开会;去世前不久,经抢救刚刚从ICU病房出来、仍处于病危中的徐乃明还挂念着:“本来应该在这周开碰头会的......”
同年,徐乃明离世。由于航天工作的高保密性质,他始终对自己的工作与成就守口如瓶。他的家人也是在事后通过院里职工们“奔走相告”,才知道了徐乃明的光辉事迹。
筑梦空天,为国盛,护国防
徐乃明身上折射着一代人
坚定救国理想的勇气与决心
推动徐乃明在航天工艺这条路走下去的
是使命感,也是热爱
徐乃明说
“继续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做些有用的事情
能有这样的经历
对我来说真是非常幸运的”
这种坚守的幸福
或许只有置身其中
才能深谙其道吧
参考文章与书籍:
1.《导弹人生》第五章:铁血铸剑 威震国防护长空
2.《徐乃明:淡泊名利,笑对人生》
https://xsg.tsinghua.edu.cn/info/1004/1154.htm
3.《档案见证多彩人生——中国航天事业50年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徐乃明》
4.《工艺专家组组长、工艺顾问徐乃明同志在总公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九九八年一月十五日)》
5.《徐乃明同志访谈录》
●
●
●
文 | 韩文榕
排版|张馨
编辑|赵姝婧 张馨 李沫潼
★
精
彩
回
顾
★
▲ 清华博士李明茜,毕业典礼被校长点名称赞!
▲ 拿到清华录取通知书,第二天他就去派出所报喜!
▲ 清华大学2022年招生宣传片《土豆少年》发布!
▲ 王希勤校长:昂扬向上的清华欢迎你 | 致2022年高考考生的邀请信
清华大学版权所有,联系邮箱thuxwzx@tsinghua.edu.cn
你“在看”我吗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