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他的博士生涯是“灰色”的?

大学 作者:清华大学 2022-08-11 23:08:31

其山巍巍,其水汤汤

在四川省会东县和

云南省禄劝县交界的高山峡谷间

一道堤坝拦腰截断气势如虹的金沙江

千万千瓦级世界级巨型水电站

——乌东德水电站

全部机组于去年正式投产发电

履行“西电东送”国家骨干电源工程使命


清华大学水利系2017级博士生彭浩洋

是这项工程的参建者之一

博士五年,扎根一线

结合乌东德水电站进行科学研究

平均每年奔赴工地不下十次

期间发表SCI和EI论文九篇

授权发明专利八项

获得一项省部级特等奖

清华大学启航奖金奖

完成科研报告二十余份


“立大志,入主流,

上大舞台,干大事业”

毕业后,他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

毅然回到位于家乡四川的

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从此扎根西部,投身水电事业

带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方人民

真正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清华精神的沁润


2017年,彭浩洋以优异的成绩免试保研进入清华大学水利系攻读博士学位。


初入清华园,大礼堂、荷塘月色等优美的风景令他陶醉。同时,同学们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让他倍感压力的同时,却也深受鼓舞。


在校期间,除了宿舍,他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是新水利馆实验室。不论节假日,他始终泡在实验室里做研究,夙兴夜寐。当研究有新进展时,忙到凌晨1、2点也是常有的事。


但无论他走得多晚,总能看到新水利馆其他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还有很多清华学子在漫漫长夜中孜孜钻研探索。


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我深刻感受到清华人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同时也告诫自己要更加努力奋进,在专业上充实自己,争取为国家水电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彭浩洋感叹说。


彭浩洋毕业照


五年时光,彭浩洋见证了清华园一轮又一轮的春秋交替,同时也将“行胜于言”的校风铭记于心。“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浩洋常用《为学》中的一句话来勉励自己。


“清华给我上的第一堂课就是‘行胜于言’。我的导师林鹏教授也经常教导我,无论是做科研还是进行横向的项目,只有付出实际行动才能有所收获。博士五年,我爬过300米的大坝,走过错综复杂的山洞,振捣过混凝土。为了等待埋设监测仪器,甚至在百米高的大坝模板上睡了一夜。正是有了这些工程一线的亲身经历,我对相关的专业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并逐步将课本上的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为后续毕业进入水电行业工作奠定了良好的专业基础。”


从清华园到金沙江



彭浩洋在乌东德水电站工程一线


“水电一线往往处于偏远山区。从学校到现场,飞机加上汽车,基本要花一天的时间。”2017年3月,乌东德水电站大坝混凝土实现开仓浇筑。入学不久,彭浩洋就跟着导师一起来到被誉为“天险之地”的金沙江河谷。此后五年,他长期扎根在工程一线,见证了大坝从浇筑到完工的宏伟过程。


乌东德水电站建设全过程


作为中国第四大、世界第七大水电站,乌东德水电站有八项指标创造了世界第一:世界最薄的300米级特高拱坝、大坝单位坝顶弧长泄量世界第一、地下厂房开挖高度世界第一、尾水调压室开挖半径世界第一、导流洞开挖断面世界第一、导流洞高度世界第一、围堰防渗墙最大深度世界第一、已建成投产单机容量世界第一。辉煌的荣耀背后其建设难度可见一斑。


作为较早一批工程建设的参与者,彭浩洋为工程建设做了大量支撑性的工作,还参与了大坝建设难题的处理。“我们的工作主要分为三块:一是混凝土智能通水。二是大坝建设全过程的跟踪仿真分析。三是采用分布式光纤监测大坝混凝土的真实温度数据。”


课题组与智能通水设备


由大体积混凝土筑成的大坝,配筋量少。混凝土内的水泥会水化放热,导致温度裂缝的产生。“我们通过在混凝土中科学合理的布设温度传感器,基于真实监测数据反映出的温度整体规律,去重构混凝土的温度场。”这些工作为建设乌东德无缝大坝提供了重要支撑。乌东德大坝建成后没有一条温度裂缝产生。“这也是我博士毕业论文的两个主要创新点。”彭浩洋说道。


谈及就业去向,彭浩洋考虑到水电是世界上能大规模商业开发的第一大清洁能源,是改善能源结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要素。但是水电行业的技术人才匮乏,极大限制了水电行业的发展。“我即将入职的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博士比例仅为2%。水电行业需要大量的青年技术人才,而我作为一名水利工程专业的博士,选择水电行业责无旁贷。”


不走寻常路


闲暇之余,彭浩洋会跟着导师和课题组的同学一起去爬山。与旁人不同的是,他们不走那些已经建设好的人来人往的主干道,而是选择一些人迹罕至的偏僻小径或是自行开山辟路。他们在陌生的深山密林中穿梭、探索,有时走上四个多小时才能走出来。



彭浩洋登鹫峰山


“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在不知道前路走不走得通的情况下,我们常常保持否定、怀疑的态度。当时导师说了一句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他说:‘要对未知的事物保持乐观’。这句话对我启发很大,我们在做研究或者其他事情的时候也不知道选择的方向是否正确,会不会成功。但我们要保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未知的挑战。”这种勇于面对全新、敢于挑战未知的态度与水利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不谋而合。


如果要用一种颜色来形容大学生涯,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明亮、缤纷的颜色,而彭浩洋的答案却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我认为我的博士生涯是灰色的,因为灰色是混凝土的颜色。在清华的五年,也是乌东德水电站从大坝浇筑到完工的五年。我有幸见证了世界第七大水电站的大坝混凝土一仓仓浇筑、一个个坝段不断升起的雄伟场景。当灰色的大坝矗立在炎热的金沙江河谷中,我切身感受到了‘高峡出平湖,重器锁金江’的震撼。灰色在我心中是朴素但伟大的颜色。


雅砻江流域规划图


目前,彭浩洋已奔赴雅砻江一线,以所学之长服务雅砻江水风光互补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建设。今后,他将在险峻如天堑的高山河谷,坚守初心,砥砺奋进。在雅砻江“巨龙”之背上,勇攀科技高峰,为中国水利水电事业贡献力量!




文 | 覃霞

排版 | 牟蕙

编辑 | 牟蕙 江盛盈


▲ 拿到清华录取通知书,第二天他就去派出所报喜!


▲ 清华博士李明茜,毕业典礼被校长点名称赞!

▲ 清华飞班少年“向战而生”!

▲ 我以青春长报国

清华大学版权所有,联系邮箱thuxwzx@tsinghua.edu.cn

“在看”我吗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限时推广:让每一个问题都有答案:https://ask.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