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发表!首次构筑“异维超结构”,北理工突破传统物质结构认知!
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2022年8月31日,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周家东教授、姚裕贵教授,北京大学吴孝松教授,日本Kazu Suenaga教授和南洋理工大学刘政教授在Nature上发表文章《Heterodimensional superlattice with in-plane anomalous Hall effect》,首次提出并构筑出全新的异维结构物质,并基于该物质观察到室温面内反常霍尔效应,该结构的成功构筑突破了对传统物质和结构的认知,为新物质和新奇物性研究开创了新的方向。
超晶格结构一般是由不同的母体材料按照一定的周期排列形成一种不同于母体材料的新物质,该新结构的物质有望表现出母体所不具有的新奇物性,如铁磁、铁电和超导等,在电子、光电子和新型信息器件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传统的超晶格结构主要是由相同维度物质按照一定的排列组合方式形成,如3D-3D、2D-2D以及1D-1D结构等。同时这些传统的超晶格结构主要是使用分子束外延方法制得。
二维(2D)材料的发现为构筑新型超晶格结构提供了新的可能。结构构筑是指将不同的2D材料和其他结构的材料通过人工构筑或者化学气相沉积方法构筑出插层或不同维度的异质结构。然而,纵观超晶格结构从1970年提出及制备至今,由不同维度物质组成的本征超晶格结构的实现尤其困难。针对这一难题,周家东教授等首次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全新的异维超晶格结构,该异维超结构由2D VS2和1D VS相互交叉排列,形成全新的2D - 1D的本征异维超结构形式。基于该物质的独特结构,超结构表现出室温面内大反常霍尔效应。这一新的发现开启了构筑新物质、发现新物性的全新方向。
图1:VS2-VS异维超结构的制备与光学等表征结果
有别于传统超晶格结构的制备,该新型异维超结构的实现具有里程碑意义:
1)制备方法突破:传统的超结构的制备多使用分子束外延方法;以2D材料为母体材料的超结构的制备多为人工构筑,这导致材料界面干净整洁度等较难控制,无法观察到物质的本征特性,该超结构的一步法VLS生长机制为构筑新物质提供了方向。
2)材料认知突破:由2D材料和1D线周期性相互交叠形成稳定的异维超结构,该结构的厚度可以调整,从几十纳米到几纳米都可以实现。突破传统超结构物质只能形成有相同维度物质或者不同物质的简单插层,推动了物质领域的发展。
图2:异维VS2-VS超晶体的原子结构
3)新奇物性突破:由于1D VS的存在,并与2D VS2相互耦合,使得2D-1D异维超结构表现出完全不同于VS2、V5S8等物质的室温面内大反常霍尔效应。推动了不同维度物质之间的耦合,为实现新奇物性如室温铁磁半导体特性、高温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等提供可能。
图3:VS2-VS异维超结构的面内反常霍尔效应
注:该工作得到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委面上项目、国家青年人才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项目、北京理工大学创新项目和省部级量子实验室等项目的支持。
作者介绍
周家东
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教授
2017年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随后以博士后身份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进行研究工作。2020年入职北京理工大学,同年入选国家青年人才计划。担任《Chinese Chemical Letters》编委,《Materials Horizons》《Rare Metals》《Smartmat》《Nano Research》等期刊青年编委。致力于新型二维量子与半导体材料的可控制备、新奇物性及应用研究。至今发表论文100余篇,包含《Nature》正刊(2篇),《Nat Mater》,《Nat Electron》,《Nat Commun》等,累计引用6400余次,h因子41。2022年以来,以北京理工大学为通讯单位或者第一单位连续在《Nat. Electronics》、《Nat. Mater. 》和《Nature 》正刊发表研究成果。
卓越成果的取得
得益于学校深入实施
“人才强校”战略
近年来,北理工人才数量快速增长
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引得来、立得稳
留得住、长得好、飞得高”的
人才生态不断优化
人才队伍量质齐升
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密码?
01
构建全球人才选聘体系
2016年以来,学校连续举办了8届“特立论坛——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并组织海外专场,组织“走进北理”活动;设立23个海外人才工作站,充分发挥工作站效能,赴国际著名高校开展招聘会50余场,对国际化人才“敞开大门”;建立大数据分析系统,聚焦引才群体,点对点联系海外青年学者,邀请他们回国发展,共筑“中国梦”“北理梦”。
02
建立“人才特区”平台
学校创新学科交叉、人才汇聚、资源集约保障和平台共建共享模式,全力打造“新兴学科孵化器”“高端人才蓄水池”,厚植人才扎根北理工的学术沃土。成立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医学技术学院等新型机构,打造了分析测试中心、微纳加工中心、量子物理实验中心、先进材料实验中心等一批“公管共用”的高水平实验平台,有力支撑了青年人才的科研工作,助力他们申请重大项目、获得国家级奖励、发表高水平文章。
03
构建完善的人才发展体系
学校针对人才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提供精准支持,形成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实施创新团队计划,围绕关键技术“卡点”,组建集成攻关团队,形成了“大师+团队”的队伍建设模式,构建了“引进一个、吸引一批、带动一片”的人才引育新机制。目前已建立6个创新中心和10个青年科学家工作室。实施“特立青年学者”人才支持计划,鼓励优秀青年学者瞄准学术科技前沿,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科学研究,2018年实施以来,72%的特立青年学者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实施“青年教师学术启动计划”,支持新入职青年教师凝练学术发展方向,2016年以来,累计支持900余人,为青年教师的科研起步提供了有力保障。实施“特立博士后”计划,2019年实施以来,81%的特立博士后在站期间主持国家级基金或项目。
04
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学校为青年人才搭建了常态化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青年人才思想碰撞和多学科交叉融合,帮助青年人才开拓学术视野,助推学术合作。举办“院士大讲堂”“百家大讲堂”“交叉科学论坛”“前沿交叉论坛”“特立青年学者交流座谈会”等,通过“报告、提问、讨论”的互动模式,促进青年人才与“学术大咖”“专家名师”近距离深入交流、相互渗透、协同发展,帮助青年人才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
05
人才队伍量质齐升
“十三五”以来,学校新增选两院院士6位,优秀青年人才增长10倍,汇集了一支由30余位院士领衔、130余位学术领军人才和220余位优秀青年人才组成的高水平人才队伍,高端人才荟萃“集结号”初显成效。学校已初步建立起与国际接轨、具有北理工特色的“预聘-长聘-专聘”教师聘任新体系,新增具有强劲发展潜力的新体系教师1100余人,师资队伍规模稳步增长,现有新体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量近43%。
北理工常态化开展聘期评估交流报告会
累计招收博士后1000余人,在站规模近700人,接近“十三五”建设初期的6倍,其中博士毕业于国(境)外高校人员占比从5%提升至13%。2021年,博士后获批各类基金项目235项,其中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98项,占全校同类基金获批总数56%;出站留校任教人数占比44%,博士后已发展成为学校青年教师的后备力量和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未来,学校将着力打造“54321”创新人才金字塔,大力实施五大人才计划、五大提升专项,深化五大改革任务,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国家发展靠人才
民族振兴靠人才
北京理工大学将
持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支持青年人挑大梁、当主角
源源不断培养造就优秀人才
为科技强国建设汇聚澎湃动力!
官微推荐●●
致新新本科学子:报到须知,敬候君来
北理工生源质量位居“双一流”高校前列!2022高考分数线公布!
出品:党委宣传部
来源:物理学院、党委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部、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
封面:北理工记者团 孙煜佳
编辑:崔雨涵
审核:蔺伟、刘晓俏
为北理工点亮
520个“赞”和“在看”吧!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校园新闻 | 热烈欢迎西安经开区教育局莅临我校进行2022年度工作检查与指导
- 《人民日报》报道遵义医科大学全科医生王维:“不走了,乡亲们需要我”
- 融合·改革·创新 \n新商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城市科技学院顺利召开
- 全省首个,正式启动!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勿忘国耻
- 开学倒计时!北网做足准备,等你返校!
- 2021年下半年我校大学城校区图书馆志愿者招募公告
- 党史上的今天·7月23日
- 【示范校建设】州中职校迎接四川省教育厅专家组“省级示范校”中期指导
- 今年毕业 | 安余梁:不忘初心行志远,不负岁月勇作为
- 这些,请务必掌握!!!
- 【兵团日报】学在深处 干在实处 ——兵团各师市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