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频共振!明月湖畔奋进的北理工

大学 作者:北京理工大学 2022-12-07 19:17:33

嘉陵江畔 建设正酣

从浅丘山地到科研院区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拔地而起

人才队伍快速汇聚

创新沃土不断厚植

踔厉奋发 勇开新局

打造校地融合发展的新典范

400平米的实验室里,功能型无人车检测中心的实验设备正加紧调试;天文大数据中心实验室内,分布式雷达数据中心正在形成月球正面三维成像;多间智慧教室内,正在测试教学语音装置同步和实时转播情况;毫米波雷达实验室,一条小型生产线正在试运营……嘉陵江畔,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建设正酣,发展潜力加速释放。

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地方发展、服务“双一流”建设,重庆创新中心的建设发展是北京理工大学着眼于科技强国建设和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内涵式发展的有力举措。

2019年以来,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充分发挥新型研发机构优势,按照“院士领衔、团队落地、属地发展”的建设模式,围绕现代兵器、先进车辆、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化和大数据、新材料、先进空天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工作,打造校地融合发展的新典范。

明月湖畔,从0到1,从1到N

碧空如洗,山水环绕,“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十二个烫金大字和“德以明理,学以精工”的校训熠熠生辉……明月湖畔的两江协同创新区,作为两江新区智慧之城的重要板块和“一城多园”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是重庆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平台,多家大院大所在此集聚。占地300亩的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科研院区就坐落于此。

校训石

2019年4月23日,北京理工大学与重庆两江新区签署合作协议,共建重庆创新中心;2020年10月开工建设;2022年1月主体结构封顶,2月实验室陆续建设装修,5月大型设备入场……从一片浅丘山地,到6万平米部分科研院区即将投入使用,再到12万平米的工程加紧建设,北理工重庆创新中心新的科研院区建设日新月异,目之所及皆是变化与惊喜。

深度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全方位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三年来,重庆创新中心实现了从0到1、从1到N的开疆拓土、创新发展。

2019年5月,第一位专职员工入职,如今包含6名院士在内的500余名科技人才汇聚于此;

2020年1月,第一台实验设备完成采购,如今建成26个专业实验室并已投入使用;

2020年1月,第一批科技创新基金启动,如今获批国家级和重庆市博士后工作站、重庆市新型高端研发机构,承办中国电子信息技术年会、全国博士后学术论坛……

重庆创新中心院区全貌(2022年4月拍摄)

三年来,重庆创新中心不断落实学校校地合作发展战略,人才队伍快速汇聚,创新沃土不断厚植,创新活力迸发、发展前景广阔,实现了学校办学空间的有形拓展以及资源增量的有效延伸。

发展之迅速、势头之强劲,关键何在?

近年来,重庆市踔厉奋发,勇开新局,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而北理工也瞄准“双一流”建设目标,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在重庆创新中心,重庆的区位、生态、产业、体制等属地优势与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产业孵化等优势充分结合,形成了1+1>2的创新合力和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校地发展,同频共振,同步共进。重庆创新中心围绕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倡议以及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布局,聚焦“发挥四项职能,建设五大领域,实现六个使命”发展定位,构建了“院士领衔,团队落地,属地发展”的建设模式,汇聚了院士领衔的“柔性+专聘”人才队伍,建设了25个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快速成长为创新资源、人才资源和产业资源富集的综合性科研机构,确立了学校在川渝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开创了学校新时代合作发展新局面。

绽放山城,让北理工尖端科技落地生根

“小行星是否会撞击地球?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复眼’将对它们进行实时监测”。2022年7月8日,重庆创新中心与重庆市云阳县人民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毛二可领衔的新一代电子信息团队,在重庆云阳建设“大规模分布孔径深空探测雷达预研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对千万公里外小行星的探测和成像,完成深空雷达探测与成像的演示验证,为我国近地小行星撞击防御和行星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支撑。

分布式雷达天体成像测量仪验证试验场(项目一期)

建设“中国复眼”,这既是学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创新研究,同时也是重庆创新中心布局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有力之举。在项目牵引下,重庆创新中心将建设天文大数据中心,将重庆打造成为“小行星研究之都”。

2022年11月17日,全球首款载人级两座智能分体式飞行汽车工程样车发布,可实现人员、货物空地转运的无缝衔接,具备更大的灵活性。“飞行汽车作为面向城市空中交通和未来出行的新型交通工具,正日益受到汽车和航空领域的重视,汽车和航空技术的产业跨界融合成为重要发展趋势。”中国工程院院士项昌乐领衔的先进车辆团队,依托车辆传动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未来立体交通研究院等平台,在重庆建设了智能无人系统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重庆分中心,开展陆空分体式飞行汽车相关研究,探索未来城市立体交通出行方案。

该中心结合未来产业需求,充分考虑重庆山地多雾特点,加快推进飞行汽车产业布局,深入研究建立城市立体交通陆空一体化综合运行体系,助力重庆市“十四五”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服务川渝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建设国家战略。

智能分体式飞行汽车

“新的能源时代正在悄然到来,未来智能电池将是车载动力电池发展的新趋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锋认为,二次电池已成为新一代信息通讯、电动汽车等重大应用的关键环节。重庆创新中心把握产业变革方向,由吴锋院士领衔的新材料团队在重庆建设了绿色二次电池与先进储能实验中心,面向领域需求,填补技术空白。

2021年10月,团队与重庆电力相关龙头企业合作成立国家电网电池储能技术实验室共享(重庆)实验室,推动绿色二次电池与先进储能实验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并作为国家电网西片区储能电池技术服务中心,为国家电网西南片区储能电池检测与认证评价、川渝地区企业动力电池性能检测与评估提供了技术服务,为服务川渝地区储能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先进储能共享测试中心

“中国复眼”、陆空分体式飞行汽车、先进储能只是重庆创新中心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三年来,重庆创新中心通过院士专家等科技领军人才领衔,打造属地创新团队,围绕现代兵器、先进车辆、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化与大数据、新材料、先进空天等六大领域建设了25个科技创新研发平台,不断增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获批科技项目322项,其中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02项,累计申请专利314项,发表论文404篇,积极融入川渝科技创新发展,服务地区经济建设。

“我们自主研发的车端角雷达已进入小康汽车供应商体系,前向雷达已成为重庆迪马工业公司指定使用产品,路端雷达在重庆两江新区等地得到示范应用,超距交通雷达获批川渝联合重点研发项目。”谈及成果转化,智能网联团队负责人金烨介绍道。三年来,该团队研制的各式雷达在重庆得到了广泛应用,孵化的产业化公司累计产值破亿元。

汽车毫米波雷达自动化生产实验室

作为校地合作的新型研发机构,重庆创新中心在强化自身科研能力的同时,不断提升造血能力,积极协同重庆本地资源,推动研发项目落地孵化,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属地化发展。

三年来,重庆创新中心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联合川渝企业集智攻关,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服务区域产业创新主战场,签订产业化项目194项,孵化高新技术企业6家,企业产值超亿元,与10余家成渝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兵器集团、国家电网等川渝龙头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服务川渝龙头企业50余家,企业技术服务经费超1亿元。2022年5月,重庆创新中心入选重庆市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人杰地灵,“我们在这里干事创业!”

“做中国最好的雷达!”在设备先进、宽敞明亮的微波光子实验室,国家级青年人才张伟锋正在指导学生开展实验。“依托雷达研究所深厚的科研基础和重庆创新中心广阔的发展平台,入职北理工就变成了一个1+1>2的倍增之选。”2020年,刚刚入职不久的张伟锋,主动选择加入重庆创新中心,开启科研之路。两年来,张伟锋与重庆创新中心一同成长,组建了10人的科研队伍,培养博士后2名,依托重庆创新中心获批省部级以上项目2项,获批科研经费200余万元。

微波光子实验室

2019年12月,许廷发教授走出工作多年的北理工中关村校园,来到重庆创新中心,担任智能化和大数据平台技术实验室主任。那时候,无论是重庆创新中心还是许廷发教授将要领衔的科研团队和实验室,都“还只是一个纸上的方案”。一年后的2020年底,由许廷发教授组建的智能化和大数据技术团队,已吸引了20余名来自海内外的尖端科研人才,研制出了世界首款计算成像器件和拥有19项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的高光谱计算光学成像设备,标志着我国具备了高端高光谱成像设备的研制能力。许廷发团队也因此获评重庆英才科技创新创业示范团队。

“重庆创新氛围浓厚,对成果转化支持力度很大,我对未来的事业发展充满了信心。”如今,许廷发教授已牵头组建了高光谱计算成像技术及应用实验室等专业学科实验室,与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生态环境局展开合作,重点服务重庆生态环保行业,孵化了1家落地产业化公司,经济效益达到3000万元。

重庆创新中心获批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为青年人才提供事业的起点,为科研骨干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自建设以来,重庆创新中心始终将引入人才和创新资源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不断完善人才引育机制,优化人才激励政策,筑巢引凤,与此同时,还积极推动人才队伍属地化聘用,多元完善队伍建设。

截至目前,重庆创新中心已汇聚了500余名科技人才,引进院士6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9人,属地招聘370人,打造了一支院士领衔的“柔性+专聘”的人才队伍,人才引育的头雁效应和聚集效应逐渐凸显。此外,重庆创新中心还依托国家级和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培养博士后40余人,其中已出站的10名具有创新潜力的博士后留在重庆工作。

两个团队获得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奖项

“对于工科生而言,学以致用至关重要。”来重庆创新中心工作学习两年的博士研究生李小龙,牵头负责了燃料电池测试实验室建设,承担了重庆市自然基金和企业合作项目。通过科研实验、项目实践,成功将书本里的知识转化为了生产力,李小龙格外有成就感。作为重庆人,李小龙对重庆创新中心的建设发展有着一份特殊的自豪感,“感觉我也是家乡建设的亲历者和贡献者。”

李小龙在燃料电池测试实验室调试设备

在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重庆创新中心不断丰富人才培养模式,按照“理论教学在本部+科研实践在属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研究生530余人。

 

重庆创新中心汇聚创新资源、人才资源、产业资源,深度融入重庆市火热建设中,走出了一条“扎根属地-优势输出-做实做优-打造一流”的创新发展道路,打造了校地合作新型研发机构的典范。面向未来,北京理工大学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同频共振、同向同行!

一流·奋进 特辑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限时推广:让每一个问题都有答案:https://ask.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