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廿星辰 | 蒋民华:一片“晶”心的无悔坚守
两世纪弦歌不辍,双甲子代续风华
站在迎接百廿校庆的历史节点
让我们一同回望校史上
那些在山大留下印记的名师大家
斯人或已逝,但恰似不灭星辰
映照山大,熠熠生辉
自强不息,晶体结构恰似锋芒本色
勤奋刻苦,虚心学教尽显山大情怀
今天,是蒋民华院士逝世十周年
请随姗姗一起走近
这段难忘的“晶体人生”
纪念那远去的山大星辰
......
今天,晶体材料与器件学术研讨会暨蒋民华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召开。会前,山大师生自发前往晶体所二层铜像前,举行简短纪念活动。
蒋民华,1935年8月16日生于浙江省临海县,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于2011年5月6日在济南逝世。我国著名材料科学家、教育家,195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1964-1978任山东大学晶体生长研究室主任, 1979年赴联邦德国科隆大学做访问学者,历任山东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至1993任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所长;1987年至1998年,任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9年至1996年任山东大学副校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年至1996年,任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新材料领域第三届专家委员会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2000年至2004年任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小时候,父亲就常常给蒋民华讲郑虔的故事。这位唐代台州文化教育的启蒙者和先行者被贬谪到台州后,广设学馆,成为台州人民心中为人师表的典范。耳濡目染,从小蒋民华就对教师充满了崇敬,这在他的心里埋下了求知的种子。上中学时,蒋民华遇到两位终生难忘的老师——他的物理和化学老师,他们生动的讲课、优秀的品格,熏陶、激发了他对物理、化学的浓厚兴趣,激发了他为国家作出贡献的决心。1952年,蒋民华提前中学毕业,以第一志愿考入了山东大学化学系,走进他向往以久的大学校园。
在大学学习期间,蒋民华最感兴趣的两门课是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金刚石和石墨的例子,使他发现原来晶体的性能和结构的关系那么重要,从而激发了他对知识的渴求。他求知若渴,废寝忘食,一张张圆满考卷使他成为学校为数不多的全优生之一,因而倍受老师和同学的关爱。
然而风华正茂的他,却经受了人生的第一次挫折,因为特殊原因不能够去苏联留学——即使他已经以极其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资格。他的心中一直思考着——“该怎么办,就这样算了?”但他相信人要有志气,不能就这么被挫折打败。于是他暗暗下了决心,即使不能出国留学,也要在国内创出一番事业。
命运总会眷顾勤奋刻苦、自强不息的人。在毕业留校后不久,机遇来了,校系领导选派他到厦门大学师从著名的晶体学家卢嘉锡先生进修晶体学。卢先生渊博的学识和风趣生动的讲课开始将他带入奇妙的晶体世界。从抽象的理论,到制作大量晶体的宏观和微观模型以及接触晶体测量和测定晶体结构的实验,使他渐入佳境。
卢先生讲了一个他印象很深的例子,利用晶体的压电效应来校表,几秒钟即可完成,而毋须24小时才见分晓。原来晶体在科学技术上是那么有用。血管里流淌着山海血脉的他,无法抑制住青春的萌动,青春热血激起他无限的创造欲望──制造这类技术晶体,开辟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从此,蒋民华心中萌发了制造这些技术晶体的强烈愿望,但那时他还从未与真实的晶体打过交道。说来也巧,1958年热火朝天的勤工俭学活动提供了难得的实践活动,学成归来的蒋民华回到了山东大学后并立即投入了压电晶体的生长工作。从此,开始了他与人工晶体的不解之缘。
1958年,毕业的蒋民华在山东大学晶体生长研究组(晶体材料研究所前身)开始人工晶体的研究。在50年代,这一领域还是国际先进领域,在国内更是少有人从事,一切都要从零摸索。在艰苦的条件下,这就更加困难。
用金鱼缸当恒温槽,以标本瓶作育晶器,原料则由张裕葡萄酒厂发酵酿酒时析出的酒石酸转化而成。把晶芽粘在玻璃棒上作籽晶……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晶体在恒温槽中一点点长大。但是,这第一次实验却以失败告终——因为温差,取出的晶体在蒋民华的手中炸裂。伤心的蒋民华没有气馁,而是从中悟出了“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他和同事们在整个流程中设法避免晶体的碎裂,终于在几年后成功生长出重达10公斤的酒石酸钾钠(KNT)晶体。此后,他和同事们研制的晶体获得了多种国家级、省级奖项,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还能出口美国、日本等国。
1979年,蒋民华第一次出国交流,前往联邦德国科隆大学结晶学研究所短期访问。德国教授并不认为蒋民华在3个月内能做出什么成果,但蒋民华充分利用那里的条件终日在实验室里工作,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从寻找新材料到合成和生长出晶体,制出一种新的有机晶体——樟脑酸丙酮,测量了它的多种性能并写出了论文。从此,他的研究方向转向有机材料和新材料,开辟了一片成果丰硕的新领域。
1987年,依托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建成的首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对外开放。如今,实验室已经成为了“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科学研究创新基地、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高技术成果辐射基地”;以蒋民华命名的晶体材料校级人才培养基地班“蒋民华班”,也正在迎来一代代走上科研道路的新生力量。
晶体学是科研与产业紧密结合的学科,蒋民华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用产品。80年代初,美国开发了一种高性能的KTP晶体,只有少数实验室在高温高压的苛刻条件下才能制造,且过程高度保密。蒋民华当机立断,确定它为研究所的攻关方向。1985年,蒋民华和同事们以“助熔剂法”成功量产了性能更优秀、产量更高的KTP晶体。为了让晶体更快走向市场,获得国际认可,蒋民华还亲自来到广交会的会场,和外商洽谈。蒋民华丰富的专业知识使得双方顺利达成交易。《人民日报》对此评论,“教授参与外贸,不仅冲破了几千年来‘君子重义、小人重利’的传统观念,而且还打破了我国高技术只进不出的沉闷局面”。
1998年蒋民华与晶体所还承担了国家产业化前期关键技术开发重大项目“半导体发光器件外延工艺和管芯技术”,以此为契机对我国的又一项“卡脖子”技术展开攻关。这一次攻关不同寻常之处在于,山东大学和华光集团联合建立了山东华光光电子公司,山东大学以科研成果作为技术入股,确保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经过3年多的努力,“半导体发光器件外延工艺和管芯技术”课题于2004年4月正式通过验收。我国半导体发光器件终于拥有了“中国心”,打破了半导体外延材料与管芯技术被发达国家垄断的局面。
21世纪初,随着产业界需求的更新换代,蒋民华又组织科研力量,开展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碳化硅、氮化镓等的研发,实现了从晶体生长炉制造到半导体材料应用的全流程国产化。
作为山东大学晶体学的第一代探索者,蒋民华不仅为山大发展了一门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学科,更把自己的科学生涯贡献给了国家的发展建设。正如他在《晶体赋》中写到的一样,“美哉,人工晶体,智慧与心血的结晶。伟哉,育晶之人,奉献晶体凝练自己。壮哉,晶体人生,人晶融合始终如一。”
文 | 傅炀 魏赫
图 | 张丹丹 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 资料
责任编辑 封面 | 苗立群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