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中国的北斗全部用上“中国芯”

大学 作者:清华大学 2023-11-09 19:29:34














朝看太阳辨西东

夜望北斗知南北

千百年来

“北斗”都是闪耀夜空中的遥远星辰

为我们指引方向

如今,这个名字被中国的科技工作者重新定义

 

2020年7月

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入网工作

我国正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

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北斗指路”有了全新的含义

 

这背后

是400家科研单位

30余万科技人员的攻坚克难

清华大学精仪系1994级校友

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工程师、北斗导航首席科学家杨春宝

就是其中一员


让我们一起走近

“大国重器中的清华人”

系列报道

为你讲述改革开放以来

新一代清华人为铸就国之重器

默默耕耘的奋斗故事



















1994年:一个人的旅程


杨春宝的科研之路从清华园中启航


1994年夏末秋初

18岁的黑龙江农村学子杨春宝离家进京

目的地是清华大学

尽管高考成绩超出录取线20多分

但因第一志愿填报的土木系太热门

他被调剂到了精密仪器系

他或许没想到

这次“阴差阳错”的专业调剂

竟然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就在这一年

一个名曰“北斗”的工程悄然开启

目标是建造中国人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

多年后回想

杨春宝仍觉得这是命运的安排

 

本科毕业时

杨春宝获得了硕博连读的机会

并师从著名微系统技术专家尤政院士学习

1999年攻读博士学位时

他参与建设了中国自主研究的

首颗纳型卫星

清华纳星一号

负责星载GPS模块研发

这为他后来参与北斗导航系统技术研发

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007年:一群人的热血


2007年4月,北斗二号首颗试验卫星星地对接试验期间,孙家栋院士(左五)和谭述森院士(右一)检查海格杨春宝团队的工作成果。举天线者(左二)为杨春宝。


2007年

31岁的杨春宝加入海格通信已有两年

他与北斗工程的重大进程

在这年春天迎来第一个交集

4月14日,北斗二号系统发射了首颗试验卫星

作为首批北斗应用终端的研制单位

海格通信参与了应用分系统测试


五天之后

作为产品负责人的杨春宝手持天线

站在卫星定位总站篮球场上

为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北斗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现场演示

并带领团队成功实现试验星下行信号的接收

北斗二号卫星用户机

第一次收到卫星信号

“那几个活泼、干练的年轻人”

给孙家栋留下深刻印象


杨春宝带领团队在科研攻关的道路上不断成长


从北斗二号到北斗三号

伴随着北斗系统的不断进化

这群“活泼、干练的年轻人”

在科研攻关的道路上不断成长


作为海格通信北斗导航领域的技术领军人

杨春宝带领团队

在北斗三号系统500余种器部件国产化研制中

贡献了12款芯片和4款组件

为了中国的北斗全部用上“中国芯”

他们信念坚定——

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坚持

而是坚持了就会有希望



2020年:几代人的“长征”


2020年7月

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

并实现核心器部件国产化率100%

从起步到全球组网

北斗工程建设完成了“三步走”

全球导航的中国星从此闪耀太空

 

中国人的北斗梦

跨越了整整26年

成为几代科研人的“长征”

杨春宝觉得无比幸运

可以将人生中的18载青春

深深刻进这段“长征”中的热血岁月

回顾成绩的取得

他的答案是“十八年如一日的坚持”

与对“精益求精”的执着


2021年,杨春宝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海格公司举行仪式欢送他赴京参加表彰大会。


当北斗导航定位授时覆盖全球

当北斗短报文通信报告一切安好

当我们使用手机导航方便地去到任何地方

高大上的北斗导航系统除了应用于

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各个行业领域

也早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

更是服务于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

 

对于下一代北斗的建设发展

中国的北斗人早已锚定目标:

在2035年前建成

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

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PNT体系)


仰望天空,北斗璀璨

脚踏实地,行稳致远

在与无数志同道合者书写“北斗传奇”的征途上

杨春宝找到了人生的坐标与方向

对于作为海格北斗人继续奋斗的下一个18年

他仍充满激情与期待

因为他始终坚信:

生命的精彩在于融入时代

生命的精彩在于努力奋进

生命的精彩在于自我超越!


更多大国重器中

新一代清华人的故事

将继续为你讲述

......



统筹 | 吕婷

文 | 郭玲

视觉设计 | 贺茂藤 

排版 | 柳文熙

编辑 | 江盛盈

责编 | 赵姝婧

审核 | 许亮

清华大学版权所有,联系邮箱:

thuxwzx@tsinghua.edu.cn



往期回顾

16.清华“试飞人”

15.32岁评上正高,她“核”德“核”能?

14.中国的地层,必须用中国人的仪器来看清!

13.从清华走出的“造星大师”

12.“只要祖国需要,我随时准备出发!”

11.C919中的清华力量!

10.细节上雕花:清华学长和大兴机场的故事

9.他说他的博士生涯是“灰色”的?

8.“中国天眼”重磅成果发布!我们非常想念他……

7.喜报!

6.清华方洲,守护方舟!

5.揭秘清华“0304”

4.是热爱,是工作,更是责任 | 大兴国际机场背后的清华力量

3.“神威•太湖之光”:做中国人自己的超算应用∣大国工程背后的清华力量

2.大国工程背后的清华力量∣南仁东们:擦亮中国探索和追问宇宙的“天眼”

1.大国工程背后的清华力量 | 走近参与港珠澳大桥建设的清华人

喜欢清华,请点在看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限时推广:让每一个问题都有答案:https://ask.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