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台医史┃今日母亲节,听妈妈讲过去的事

大学 作者:安徽医科大学 2021-05-09 15:48:47


编者的话: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当时风华正茂的老教授、老专家们和许多普通工作人员在历经风雨后,以主人翁的精神,建设新中国,建设新安徽。现在他们大都已驾鹤仙去,健在者屈指可数。

本文作者蔡郁老师是我校人文医学学院退休教师,她的父亲是原附院内科医生蔡天沛,母亲为儿科医生戴葆源。当年的“小同志小戴”虽已年过9旬,提起过去的事仍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妈妈戴葆源毕业于杭州高级医事学校,1949年7月留校参加工作,她学的是护理和助产士专业。1950年,刚刚迁校安徽怀远的上海东南医学院急需各种医务人员,她在姨夫、时任东南医学院附院院长汤蠡舟教授的动员下,辞去杭州工作,到上海住了1周,和外婆告别之后义无反顾地踏上西行之路。在她之前,她的表哥许家荣也辞去了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的工作,跟着姑父汤蠡舟于1949年12月先她到达怀远。先期到怀远的还有妈妈的表姐黄美英夫妇和妈妈的舅舅许大刚一家。他们来到安徽,投身建设新中国建设安徽医疗事业,兢兢业业地工作了70多年。2019年是迁校70周年,我们和表弟许鹤夫妇带90岁高龄的母亲回怀远故地重游,看到那些尚存的熟悉建筑,天桥、西门岗,她激动地给我们介绍这里、那里,以及当时发生的故事。今天正好是母亲节,我情不自禁地想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艰难办学的上海东南医学院从此而获得了新生!可以说没有新中国便没有东南医学院蓬勃发展的今天!这时东南医学院创始人之一,东南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汤蠡舟教授在上海见到了他的老朋友,原新四军医务科长兼后方医院院长崔义田,此时他已经是华东局卫生门负责人,上海市卫生局长。1939年他们相识在皖南新四军云岭军部。抗战爆发后,汤蠡舟教授带领东南医学院学生参加红十字会救护队,奔赴前线救护伤员,奉红十字总部之命前往安徽泾县云岭给新四军军部送医送药。崔义田跟他说,新四军亟需医生。汤蠡舟回到总队就给新四军派去了医生,并就云岭之行的所见所闻写了报告,真实反映了当时新四军的情况,字里行间流露着对新四军的赞许。抗日战争胜利后,汤蠡舟返回学校办学,直到上海解放。这次上海重逢,他们谈到了学校的发展。鉴于上海医学院校过于集中,华东局建议东南医学院迁往内地发展。汤蠡舟教授认为面向农村是一条发展之路,代表校方接受了这个建议。经校董事会决定汤蠡舟任迁校主任委员,负责迁校工作,这个决定得到了学校众多师生的大力支持。妈妈说她表哥许家荣当时住在姑父汤蠡舟家,亲眼看到一批批学生晚上到汤蠡舟教授家讨论迁校事宜。

东南医学院选址怀远,是看中了美国教会留下的两所医院和两所中学的房子。这两所医院就是民康和民望医院,分别收治男女病人。东南医学院迁到怀远,中学的房子做了学生住所和教学区,民望医院做职工宿舍和门诊部,民康医院做医院,两所医院之间有一座天桥连接,来去方便。这里背山面水,环境优美,地势高,不会被淹。旁边还有名胜古迹白乳泉,山清水秀。背面的山上还有个山洞---蝙蝠洞(卞和洞),大学生谈恋爱受了委屈,还躲到山洞里发泄情绪,吓得全班同学爬上去找人。



那时,东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实行聘任制,入职的人需要经过面试,考官是负责后勤工作的张孑声副院长和院长办公室秘书储纯秋,应聘者出示自己的毕业文凭,介绍自己做过的工作,会做什么;然后院方对应聘者提出要求,就你应聘的岗位需要你做的事一条一条写得很清楚,做得到就签字,试用1年,做不到就走人。

由于怀远地方小,开设的科室和病房少,手术科室的病人都混住在1个病房里,不同科室的病人用不同颜色的卡片加以区分,如眼科、耳鼻喉科、外科、妇产科等等。各科室的病人护理要求不一样,不能有一点马虎。那时的护士业务娴熟,观察病人仔细,责任感强,吃苦耐劳,在病房里真真切切地做护理工作。她们除了打针、发药、量体温,还要护理病人的吃喝拉撒,每个病房和住所都有卫生间,但要人工冲刷,水是从水井和白乳泉里打上来的,因此工作非常辛苦。照明用电是医院用发电机发电,到晚上10点停止发电,医护人员就靠马灯照明。医生查房都是用英文,护士们要听懂医生查房的医嘱。当时护士人不多,分成小组,轮流值夜班,每组连续值1个月夜班。每天夜班后去夜班宿舍睡觉,午饭有人送,白大衣有人换,护理部主任来检查是否休息好,以保证夜班质量。1年干下来,有些人吃不消离开了。


搬迁到怀远,汤蠡舟院长除了动员自己的亲属,还动员了许多已经在其他医院工作的东南毕业生来医院工作,如在南洋医院工作的谢炘、陈琦年、自己开诊所的洪抡元、红十字会的江晦鸣,还有在南洋医院工作的中央大学毕业的汪国良医生等等。还有一些人暂时没有全职过来,但会定期来怀远做手术、讲课和查房带学生。他们每次来,汤院长都自己掏钱宴请他们,做细致的动员工作。后来他们都带着一家老少来安徽工作了。当时,上海仁济医院跟东南医学院有着非常友好的关系,东南的学生很多在仁济见习和实习,有的毕业生就留在那里工作了,如李同度、欧克仁,后来他们都离开仁济医院回到了母校工作,支援安徽。仁济医院院长陈邦典也亲自来怀远做了2次示范手术,给了东南医学院很多的帮助。迁校来安徽还不到10年,汤蠡舟院长后因积劳成疾,不幸于1957年病逝。

随迁来安徽的东南医学院最后一届学生(51届),来安徽时开始实习。毕业那年要全部参军参加抗美援朝,大家都打好行装准备出发时,留下了13名学生。但是这13名学生决意要去抗美援朝战场,集体到学校去争取,军代表拍桌子坚决不许走。原来毛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治好”的号召,东南医学院在蚌埠成立了分院,支援治淮工作,需要医生,这13名学生只能服从留了下来,被称作“十三太保”。他们是:田友年、黄叔仁、闵梅先、张颂雨、张缔华、蔡天沛、曹慰祖、孙漱兰、戎蕴侠、陈智铭、祝锦涛、周人杰、高旭东。由于他们受过严格的见习和实习训练,做住院医生时被特批获得处方权。除了跟随上级医生查房、做手术,还要根据医嘱做各种常规检查、穿刺、化验等。那个时候虽然有专门的检验科,但病房里也设有一个供实习医生做三大常规检查的化验室,有寄生虫的大便要找出虫卵,这些准备工作都必须在上级医生查房前做好,以便汇报,汇报病情不能用“大约”、“可能”等含糊之词。老师们要求非常严格,查房都用英文,病例也要英文写,写病例必须真实。实习生都是定科实习的,将来做哪一科就在哪个科实习的时间长点。无论办学条件多么艰苦,东南医学院的教学工作始终都没有放松,宽进严出,淘汰率很高。



1951年李广涛书记来到东南医学院主持工作,他一边完善学校的领导班子,全面规划学校的发展,一边想办法扩大医院的工作。他平易近人,关心知识分子,体贴下属,官兵平等,从教授到工人都跟他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在他身上大家看到了真正的共产党干部的形象。他带领医护理人员奋战在怀远和蚌埠分院,护士任毓茹重活累活总是冲在前,工人人手不够时,她还帮忙抬病人,李广涛院长(大家习惯叫他“李院长”)给她取了一个雅名“劳模”,之后大家都叫她“劳模”,小朋友们都叫她“劳模阿姨”,都不喊她真名了。李院长还在周末自己掏腰包犒劳大家。东南医学院搬到合肥后改名为安徽医学院,李院长领导时期,学校风清气正,大家齐心协力,一心想把安医建设好。老同志们都记得,无论哪个职工有困难,李院长都会亲自去关怀和慰问。杨维刚老师刚来安徽医学院报到时,人事科的人正好没在,门关着。这时李广涛院长正好看到,问他找谁,他说我来报到的,李院长就请他到自己的办公室坐着等,并和他亲切交谈,看到他有眼疾就建议他去哪里看。过了些日子他在校园里又遇到了李院长,问他是否去看眼睛了。他很感动,没想到自己这么个新人,这么点事,一面之交,李院长竟一直牵挂着,此事杨维刚老师终身没忘。2011年秋的一天我下班回到家,妈妈说起下午发生在附院家属院中的一幕:90多岁的李院长来附院家属院看望大家,由于上了年纪,他只能看望住在一楼的人,楼上的刘春生教授、汪国良教授闻声打开窗户,在窗口他们彼此拱手作揖,互道珍重!此情此景实在令人感动不已。回去的路上,李院长碰到附院工人宋士元师傅,马上叫住他:“小宋,你还认识我吗?”宋师傅激动地说:“认识认识,您还记得我啊?”李院长说:“怎么不记得,怀远我们就在一起”。顺便说一个我自己经历的2006年校庆大会现场,当主持人介绍到李广涛院长时,掌声经久不息,老院长半天坐不下去,这掌声是人们真实感情的流露,难以言表。


迁校安徽怀远后,东南医学院除了医学本科教育,还办了中专医士班。一些校领导动员自己的亲朋来医院工作。张孑声副院长在江苏老家动员一些年轻人来医院做后勤工作或当工人,他们都有初中及以上文化,在医院工作中学到了一些医学护理知识,为了系统学习医学知识,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参加了这个班。这批学员毕业后分到合肥市和各县级医疗部门工作,为安徽基层医疗输送了亟需人员。东南医学院在怀远还办起了护校,一半学生来自上海和江浙一带,一半来自安徽。来自安徽的学生都是在怀远教会学校高中毕业的女生,当时毕业找不到工作,她们就报考了东南医学院的护校。这批学生成为安徽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护理生力军。附属医院的护士长都是招聘来的,副护士长是大家选举的。搬到合肥后,医院扩大亟需护理人员,尤其是护士长,医院就专门开设了一个科室培养护士长,由老护士带教,凡是到这个科室工作过的,经过考核前2名可提升护士长。她们这批学生第一批提升护士长的最优秀的学生是李从英和谢美洁。当时,安医附院的护士参加各种比赛从来不培训,拉出去比赛总是第一名,每天的工作就是培训,功底非常扎实。安徽省第一个医学高等学府在医疗和护理上都是名副其实的“第一”。

怀远的职工住房都是洋房,冬暖夏凉,工作人员的伙食挺好,包伙,每月9元,8个人1桌,江苏来的宋士元师傅掌勺;实习生每月40元补贴,吃饭不交钱,6个人1桌。周末休息1天,有时可以乘小火轮去蚌埠买东西,品尝蚌埠小吃。蚌埠是交通枢纽,商贾之地,有“小上海”的美称。怀远也有很多小吃,油馓子牛肉汤、羊肉汤、甜面酱瓜等。河虾3分钱1斤,还有大闸蟹又肥又大,当地人不吃,5分钱1只,有个护士在螃蟹上市季节每天都吃1只大闸蟹,不要太美哟!护士们爱美,嫌医院发的白大衣不好看,她们就自己出钱,到蚌埠去买布料,自己设计、缝制收腰的、裙式白大衣,真有雅兴。当地人都叫这些来自南方的东南人“洋鬼子”。不过在怀远时,很多人患阑尾炎,大学生、工作人员很多做了阑尾切除术,这与饮用当地水有关系。

1951年,为了学校的发展,东南医学院又一次搬迁,来到省会合肥市。合肥为皖之中,说是古城,其实很不像样子。搬家分批次进行,医院先搬,从怀远乘小火轮到蚌埠换乘火车,一路他们弹着吉他唱着歌,一派欢乐景象。到达合肥,没有车运输,大家就肩扛手提,浩浩荡荡地走到驻地。房子还没建,医院接收长江路上破烂不堪的皖北人民医院,挑了几间较好的房子做药库、手术室和供应室,沿街的4间房子给住院医师做宿舍;妇产科就建在对面的大厂房里。其他人员分散居住在从明教寺的“五圣巷”至前大街(后来的长江路原广播事业局)地带。合肥当时就两条街:前大街(长江路)和后大街(淮河路)。前大街就一个小汽车车身那么宽,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下雨后1周胶鞋都不能脱。单身人员住大通铺,上下床,一尺长的老鼠夜间横行霸道。结了婚的人住通铺很不方便,他们就到外面租民房,租不到好房子,连人家放死人牌位的房间都会租用,睡在里面挺吓人的。晚上走路都会遇到老鼠袭击。有一天晚上,妈妈他们一伙年轻人结伴去四牌楼看电影《白毛女》,回来路上,突然听到一声大叫,原来他们走着走着,一只老鼠钻进了一位男同伴的裤腿里,大家都一起冲上去驱赶。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父辈们开始了建设新中国,建设安徽省第一所医学高等学府。

搬来合肥后,妈妈工作的妇产科,产妇们都是睡在大通间里。在怀远本来科里有4个人,走了2人。虽然高德正、张其本医生来了,但高德正医生刚毕业,送去上海进修了;张其本是男医生,当时妇女生孩子不接受男医生,妇产科的手术都是由外科李同度医生来做。因此,产房里就只有妈妈和闫文明接生。她们俩都是杭州高医毕业的,实习时1年就接了100个宝宝,业务熟练。到合肥后,病床不够,她们对产前检查胎位正常的产妇,都是拿上产包上门接生,仅七桂塘地区很多人都是妈妈带着护校学生接生的,这些人现在应该都六、七十岁了。到合肥后,妇产科接受了很多高级干部的夫人生孩子,那些干部夫人都住大通铺,也没有专门为她们开辟单间。一天省委书记曾希圣来妇产科看望生孩子的夫人,他没带警卫,也没人陪同。他来的早了点,还差半个小时才到探视时间,妈妈就给他搬了个凳子,对他说:同志,我们还有半小时才可以探视,您在这里坐会儿。他说“好的,好的”,就坐在那儿静静地等候。后来张其本医生来了,说:小戴,这是曾政委(当时都称呼他“政委”)。曾希圣说:这个小同志很有原则性,有责任感。还把她表扬了一番。从此妈妈认识了曾政委。他夫人是上海人,和妈妈成了朋友。后来随着孙学成、李其学医生到来,以及张缔华、樊毓芳、薛蔼芳等毕业学生的加入,妇产科才有了长足的发展。1954年底,陈卓人教授创建小儿科,医院把妈妈调出妇产科,去小儿科担任首任护士长。李其学主任带领全科为妈妈举办了一个欢送宴会,全科人自己动手做好吃的,张缔华医生亲自做了鸡丝面,很热闹。




无论在怀远还是在合肥,条件艰苦,工作忙,大家却乐观积极。当时曹清泰教授是医院工会主席,财务科许家荣是工会文体委员,经常组织开展文体活动,教唱歌曲,举办篮球赛、排球赛、乒乓球赛,汪国良教授、谢炘教授、江顺林教授等都是积极参与者;大学生和医护人员中人才济济,排戏剧、话剧、唱歌、跳舞,气氛活跃,医务人员都积极参加。一、二附院的食堂都是磨光石地面,有时周六晚上会举办舞会。东南医学院有一部大学生自编的话剧《思想问题》和一部反映抗美援朝的话剧在合肥演出,当时的男主角是50届学生孙弼纲和53届学生袁振朝;女主角是53届李爱华、陈安静,场场爆满,轰动整个合肥市,连专业剧团都来要人,但他们都坚守医务工作,没有去专业剧团。

1952年合肥德胜门外,一座崭新的高等医学学府拔地而起,从现在的百脑汇到长江西路的中医附院的范围内,中间是学校,两翼是两所附属医院住院部,门诊部建在长江路上。医生每天上门诊由班车接送,门诊病人住院由急诊车送往住院部。同时还建了4个住宅区,一院的光明新村,学院的和平新村,二院的住宅规模很小,前面几排平房,后面一栋“八大家联排别墅”,通电通水,门诊部还有一个住宅区。学校办起了幼儿园,和平新村里面还建了小学;50年代时,妇女产假只有54天,为了方便哺乳,附院女工委办起了托儿班,护士们可以把喂奶的孩子托放在那里,有阿姨照看,方便上班时哺乳。尽管这样,其他的生活设施都不健全,一附院住宅区有一个代销店,卖点油盐酱醋什么的。买菜、买米以及生活用品都得跑到三孝口、廻龙桥、甚至四牌楼或南七里站。附院的三层外科大楼和行政楼盖好时,可算是合肥市的大建筑了,可谓首批花园洋房,很多单位都到外科大楼前过团日。





时光荏苒,95年来,薪火相传的一代代安医人,始终秉承“好学力行,造就良医”的校训精神,弘扬“厚德至善,博学济世”的校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数以十万计的医学高等专门人才。安徽医科大学拥有13家直属附属医院,是安徽省高等医学教育事业和卫生健康事业的开创者、孕育者和引领者。在建党100周年之际,谨以此文怀念那些曾为新中国建设、安医建设付出心血已逝去的老一辈建设者们,同时祝福这批健在的“小同志们”健康长寿!

(感谢黄叔仁、汤章城、李鲁玲、干岭在本文写作过程中给予的帮助和文字修改。



精彩回顾
①安徽医科大学——无问西东,“医”脉相承
②梦萦蠡舟湖:“旧颜”遇见“新生”

③回眸岁月,不忘初心:安徽医科大学历次党代会回顾!

④童年摇篮,稚子家园——记安医大幼儿园的变迁

⑤那年的你——光影中的安医人、安医事

⑥笃行楼:走进这座别具风格的历史建筑

⑦我校药理学创始人——邢文鑅

带你回味校庆日背后的故事

扶贫路上的安医力量

安医“抗疫史”

天堂寨往事:脚踏红色土地,追寻安医人的足迹

江晦鸣:一腔热血以医报国,情系安医矢志不渝


供稿单位:数据信息中心(档案馆)

作者:蔡    郁

责编:公惠玲

版式:王晶晶

审稿:惠继荣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限时推广:让每一个问题都有答案:https://ask.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