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火成功!南航火星信标团队:为“天问一号”装上“黑匣子”

大学 作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5-15 18:23:13

北京时间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

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

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

取得圆满成功!

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



凌晨1时许,天问一号探测器在停泊轨道实施降轨,机动至火星进入轨道。4时许,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历经约3小时飞行后,进入火星大气,经过约9分钟的减速、悬停避障和缓冲,成功软着陆于预选着陆区。两器分离约30分钟后,环绕器进行升轨,返回停泊轨道,为着陆巡视器提供中继通信。后续,“祝融号”火星车将依次开展对着陆点全局成像、自检、驶离着陆平台并开展巡视探测。

“祝融号”火星车


火星探测风险高、难度大,探测任务面临行星际空间环境、火星稀薄大气、火面地形地貌等挑战,同时受远距离、长时延的影响,着陆阶段存在环境不确定、着陆程序复杂、地面无法干预等难点。天问一号任务突破了第二宇宙速度发射、行星际飞行及测控通信、地外行星软着陆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又一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



本次火星探测器发射任务中

南航人持续贡献着力量和智慧

南航承担了火星应急信标装置的研制任务

是我国唯一由高校独立承担的单机载荷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首席科学家

人民科学家、南航航天学院院长叶培建院士

担任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问


南航88级校友孙泽洲

担任火星探测器总设计师


此外,还有众多南航校友

也参与了此次“天问一号”任务



“天问一号”火星应急信标装置主要用在航天器上,主要的工作环境是地外的行星或者地外的星球,主要用来在高强度冲击、极寒等极端环境下展开数据通信保障,被生动地称为“黑匣子”。信标装置具备主动的通信能力,不需要对其进行回收,设备自身就能够将关键的数据传输出去。火星的环境非常特殊,平均温度在零下70度左右,信标装置具有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够在极端寒冷的气候下保障火星与地球之间的通信。



科研攻关:国家需要,挺身而出


火星着陆探测的成功率不足50%,探测器在火星表面软着陆是其中风险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环节。在火星探测器转正样后的一次评审中,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提出,火星探测器还缺乏一个有效的载荷,即俗称的“信标”,能够在探测器“硬着陆”过程中记录下相关数据并通过环绕器传回地球,从而能够向世界宣告和证明中国航天器已到达火星地表。

南航航天学院主动请缨,承担起火星信标研制工作。信标装置是各载荷中最晚启动研制的,可分配的重量、尺寸和功耗等资源极为有限,这给研制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2018年8月,火星应急信标装置研制团队在南航正式成立,详细设计方案于2019年4月评审通过,经过六个月的研制与技术攻关,团队按计划完成了电性能测试、力试验、鉴定级产品投产、大过载摸底试验、全时序模拟测试、热平衡试验、专项试验研制技术流程,各项功能与性能满足使用与设计要求。11月底正样产品顺利投产,2020年4月信标装置正式交付。


疫情防控:时间紧迫,集体坚守


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参考的条件下,2年左右的时间里,一个全新的航天产品需要从设计制造到出厂具备发射条件,任务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研制团队采用三个方案同步进行的模式,这意味着工作量的急剧增加,青年教师们只能连续作战,确保研制进度。2020年春节前期,在探测器综合测试中,出现了传输数据不完整的问题,青年教师们连续72小时坚守在北京航天城实验室内调试产品,终于在大年三十上午将产品调试好,搭乘晚上最后一班高铁回到南京。   

2020年春节期间,国内出现了疫情,部分试验项目不得不中断,极大的影响了信标装置的研制计划。为了确保按时完成研制任务,青年教师们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科研攻关。农历正月初四团队即开始与探测器总体单位沟通后续安排,初六便回到学校开展研制工作。

过年期间在火车上、宾馆里继续工作


疫情最严重时,北京无法住宿,青年教师们只能冒着感染风险在南京北京之间往返,有时晚上刚回到南京取到所需仪器,便又登上了赴京的夜班列车,空荡荡的一节列车中只有团队的一、二名成员,成为科研攻关战线上的“最美逆行者”。


航天报国:以国为家,彰显大义


在研制过程中,除了要攻关技术难题,团队成员还要面临着工作、家庭、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青年教师张子建在儿子出生仅仅2个小时后,又踏上了前往北京的高铁,他说“等儿子长大了,他一定会理解我”。参与信标研制工作,青年教师们没有拿一分钱的科研工资,甚至自己垫钱开展先期研究工作。

2019年10月17日,外场冲击试验准备

工作照

冲击试验就地解决午餐


在火星信标研制试验队出征仪式上,叶培建院士寄语青年教师们:“扬航天精神雄风,做两弹一星传人;圆中华复兴伟梦,担行星探测重任。”信标研制工作须臾不可离的,是精神力量的支撑与推动。以“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以及探月精神为代表的航天精神谱系,在这批年轻人身上不断得到体现和延续、发展与发扬。



再次祝贺“天问一号”成功“落火”!

为南航攻坚克难的校友们

助力天问落火的南航科研工作者们

点赞!!!

出品丨晓南晓航工作室

素材来源丨党委宣传部、航天学院、新华社、中国青年报、航空知识

视频|航天学院一分钟思政工作室

责任编辑丨王伟、彭丽

文字校对丨赵燕喃

值班编辑丨任翊宁


祝贺“天问一号”成功“落火”

为贡献智慧和力量的南航人

666个赞(在看)吧!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限时推广:让每一个问题都有答案:https://ask.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