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天两个头条!职院又火了!

大学 作者:湖北工程职业学院 2021-05-17 20:54:46


继上周五被《湖北日报》要闻版2版报道后

我校今天再次登上《湖北日报》要闻版3版

这可是省级媒体

并且是要闻版连续深度报道哦!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受到了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呢?

来,跟小编一起

去凑个热闹吧


“6月,我们和学校合办的新型学徒制班又要开班了,一共400人,比去年翻一番!”4月27日,在黄石市的湖北东贝集团,该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胡荣之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介绍,这两年,他们和我院校企合作密切,员工积极性高,主动报名学习的越来越多。

湖北是首批国家试点建设产教融合型城市的18个省份之一。近几年来,我省高职院校积极深化校企合作,72个职教集团在深化产教融合上成效显著,加盟行业、企业、科研机构达千余家。


技能人才的火种


企业最缺什么样的人?技能型人才!

胡荣之说,校企合作就是培养“技能人才的火种”,让他们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新型学徒制班和订单班是其中最重要的两种方式。去年5月,东贝与我院首开新型学徒制班,招了150名员工,今年4月结业,全部通过5个工种的职业认定考核。“当时招生时有人提反对意见,说人都去学习了,生产怎么办?所以招之前还是做了工作的。”首批学员线上课程30%,其余70%去学校上,企业通过一系列奖励措施激励大家。首批学员结业后,其他员工看到他们既能拿证书,又能学到本领,还有机会得到奖励,积极性更高,踊跃报名学习。企业还和学校商量,今年老师将到车间教学,工学结合,校企深度融合。

东贝与我院开办的订单班更受欢迎,3月,32名“订单学生”到企业实习。胡荣之介绍,“学校和企业共同出老师,共同安排课程,一对一指导,企业文化渗透在教学中,学生一毕业就上岗,对企业也有认同感,能和企业共成长。”

以前职校的订单班多是实习式订单、就业式订单,而这种企业“全程参与育人式订单”优化了培养模式,能实现校企“教学、实习、就业”全过程融通,“资源、组织、文化”全方位融合,共同打造校、企、生利益共同体。


职业教育的灵魂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灵魂。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我省高职院校合作企业多、校外实习基地多、学生就业率高,但真正深度融合、双主体育人的合作企业较少。这两年,一些职校在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上得到了加强。

我院党委书记刘海平认为,推进产教融合,应树立跨界意识,教育要与其他行业融合,具体来说就是“四链融合”:围绕产业链调整专业链、围绕专业链建设课程链、围绕课程链培育人才链,形成闭环,螺旋式上升,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目前,学校对接产业地图,优化专业布局,对18个传统专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新建新工科专业8个,为黄石四区N园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推动职业教育全面融入黄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此外,学校与华为、特斯拉、吉利汽车等龙头企业合作,开设订单班、冠名班,把企业需求前置到教学环节。同时引企入校、引校入企,学校“千名教师进千企”,引进15名行业领军人才进学校,建设博士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让学校像工厂、课堂像车间、老师像师傅、学生像学徒,实现产教联动发展。

4月30日,在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与华中数控共建的实习基地,学员在示教器上编程后,码垛机器人将输送机上的圆盘状物体吸起,向左旋转90°后,整齐地堆放在其他2个圆盘状物体之上,三者被摆放成一个紧密、整齐的圆柱。码垛机器人被用于仓库中,可减少劳动力、降低劳动强度,整个编程过程约为5分钟。而几年前,学生实训的场景是:在教室里学习编码,通过视频观看操作过程。

“产教融合正逐步走向深入。”该校智慧制造产业学院院长帅海燕说,现在学校和行业企业深度合作,企业派工程师在学校教授学生,学校教师也去企业实地体验、学习,校企双方专业群共建、课程共享、标准共定、人才共育、师资共培、基地共建、文化共融、比赛共设,行业技术更新迅速传导到校园中,教学课堂得以融会贯通,也给了高职教学科研引领行业的可能。


“1+X”赋能职业教育


为推进职业教育改革,2020年,我省实施职业教育赋能提质专项行动,推进1+X证书制度。全省54个试点高等职业院校、190个试点专业、10.3万在校生参加了技能培训,1.6万人通过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

“我们学校2019年入围首批1+X证书试点院校,至今分3个批次累计获批试点19个,包括WEB前端开发、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工业机器人集成与应用等33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含初、中、高级)。这些证书基本涵盖了学校各专业群。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仍采用线上学习等方式,组织学生考证,参与人数198人,通过率80.82%。”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主任罗纯介绍,对接“1+X”证书试点,学校深入推进以“教师、教材、教法”为核心的教学改革,促进书证融通,开发一批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新形态教材和国家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省教育厅介绍,我省将持续推进职业教育赋能提质行动计划,以“1+X”证书试点为重点和纽带,多部门联合,建立产业人才数据平台,研制职业教育产教紧密对接谱系图,鼓励职业院校开展混合所有制、股份制办学改革试点,扩展“政校行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形成多方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4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省委常委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提出加快推动湖北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湖北是职业教育大省,目前拥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和中职学校410多所,在校生118万余人。近年来,我省职业教育质量不断提升,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自上周五开始,《湖北日报》要闻版

推出《湖北职教新气象》系列报道

通过实地调研、聚焦湖北省职教发展亮点

对职业教育如何增强适应性

进行观察、分析与总结

值得一提的是

系列报道的第一期推出的就是

我们湖北工程职业学院!



“模小二”助中小微企业“入网上云”


“让工业更有力量!”这句出现在黄石模具行业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首页的话语,正是我校创办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的“初心”。平台试运营至今,已有58家当地模具企业入驻,通过“模小二”的服务,寻找订单、设备、原料等。


这样的产业学院,以往多出现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今在湖北高职院校悄然兴起。据不完全统计,仅2020年至今就有几十家现代产业学院开办,服务湖北区域发展,对接当地产业布局。


4月27日,我校工业互联网学院院长鲁捷向湖北日报全媒展示他们所研发的黄石模具行业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



鲁院长介绍——

黄石模具产业历史长,但中小企业多,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为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学校去年联合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共同研发了这一项目。平台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他举例说,企业采购原材料,如果几经转手,成本8000元可能变成1万5,但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模小二”,能够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此外,有些企业随着自身发展,想在生产中使用相关软件,但遇到“不好用”的软件甚至盗版,常常会造成损失,企业因此对互联网“心有余悸”。而学校研发的这个平台,是与黄石市工业互联网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建设的,也联合了行业协会,让企业更安心。目前已有58家企业入驻,接入相关软件89个,平台还在升级迭代中。




在全国高职院校中,我校率先成立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启动黄石模具行业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建设,推动中小微企业“入网上云”。此外,还牵头成立了黄石市发明协会、鄂东南保护性建筑数据中心以及港口物流、工业机器人、临空产业技术研究院等10个科技创新平台,支撑黄石产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校党委书记刘海平认为——

为地方城市和产业发展服务,是职业院校的重要使命,要做到“当地离不开”。学校在校生规模两年增长了50%,年职业培训量两年翻了三番,毕业生留黄就业率两年增加15个百分点。职业教育正成为黄石最大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



和应用型本科高校相比,职校开办的产业学院有一个明显特征: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


上达电子学院成立于2018年1月,是由湖北工程职业学院和上达电子有限公司共建的。学院的学生分为两类,一类是统招学生,一类是企业员工,企业员工的学习弹性更强。“上达电子学院”2019年首批试点,企业员工报名后在6年内完成学业,就可以拿到和统招学生一样的全日制学历证书。为了和企业紧密联系,学校派驻老师下沉企业,在教学安排、课程设置上互相商量,很有针对性。湖北工程职院老师徐淼两三年前来到上达时还是兼职,如今已在这里“专职”一年多,他笑着说,“随着学生增多,相关事务也越来越多,学校就索性让我专职了。”


目前,湖北工程职院与黄石4个城区政府以及有色、华新、新冶钢、劲牌、东贝等52家本地龙头企业合作,整合政、校、行、企各方资源,已共建11个产业学院


为湖北产业升级插上有力翅膀


湖北产业需要什么,职校就教什么。2020年,全省高等职业院校主动服务湖北“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对接十大产业布局,成立了多个产业学院——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我省高校首个校企深度合作的信创学院,推动我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竹山绿松石产业学院,首批招收的100名学员,成为全国首批“绿松石行业从业者大学生”;仙桃职业技术学院围绕市非织造布支柱产业,成立了仙桃非织造布产业学院。在疫情防控中为保障全省、服务全国做出了突出贡献。此外,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成立高铁产业学院、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成立华为鲲鹏产业学院、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成立智能制造学院。


这些产业学院,将人才培养、教师专业化发展、实训实习实践、学生创新创业、企业服务科技创新功能有机结合,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打造集产、学、研、转、创、用于一体,互补、互利、互动、多赢的实体性人才培养创新平台。产业学院的兴起,正为湖北产业升级发展插上有力的翅膀。













近半个月以来

除了《湖北日报》的两篇深度报道

还有多家媒体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来围观Ta们都说了什么


 








业生留黄就业率持
续攀升


4月19日,东贝机电集团生产车间内,20岁的周智汇在师傅指导下清洗压缩机,“这是个‘技术活’,一般用开水洗,有的还要加除锈剂。”

由东贝机电集团、我院联合开设的订单班4月8日开班以来,周智汇就跟随学校老师和工人师傅,体验准“东贝人”的工作节奏。
根据安排,订单班学员仍然住学校,有班车接送,早餐、中餐由公司提供。“拿到毕业证后,希望能留下来。”周智汇对未来充满憧憬。
订单班共有32名学生,企业方班主任陈霞林介绍:理论学习上,密切联系实际,开展具有东贝特色的课程培训,如企业文化、安全生产、装配工艺等,邀请公司各领域技术骨干授课;实践操作上,带领学生们深入生产一线,安排经验丰富的师傅进行实操训练,提升动手能力;就业安排上,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兴趣爱好,分配到相应岗位。

与企业联办订单班,是吸引毕业生留黄的重要举措之一。

近年来,我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留黄就业率持续攀升:2018年18%,2019年28%,2020年33%,预计今年将达38%!
能不能留住人才,专业设置是关键。我校对照黄石产业地图,优化专业布局,对机械、模具、电子信息等18个传统专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新建跨境电商、现代物流、仿古建筑等新工科专业8个,为黄石“四区N园”培养技能人才。
与此同时,还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整合各方资源,推动职业院校与黄石4个城区以及大冶有色、华新水泥、新冶钢等52家本地大中型企业合作,共建11个产业学院,实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学生既可工作拿工资,又可学习拿文凭,得到学生、企业和社会认可,入选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优秀案例20强。
在教育部对全国1771所高职高专学生满度调查中,我院连续两年排名全省第一。

职业培训赋能企业转型


“感谢十五冶和湖北工程职业学院,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就业、学习机会。”
去年6月30日,十五冶对外工程有限公司“一带一路”项目退役军人岗前技能培训开班时,学员张海威难掩激动之情。经过5个月专业技能培训,如今他已奔赴海外工地参与建设。
“培训班50人,每人生活费、培训费2万多元,全部由公司承担。”十五冶对外工程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邓来胜说,请高职院校对员工进行系统培训,事半功倍。
近年来,十五冶海外业务发展态势良好,急需大量技能型员工。为了让新招员工能够胜任海外岗位要求,十五冶对外工程有限公司与我院先后开办测量员、安全员、电工培训班,培训紧缺技能人才。

不仅十五冶,更多黄石本地企业转型发展,迫切需要提升职工技能。

企业需求就是努力方向。我校主动走进劲牌、湖北三鑫、新兴管业等本地龙头企业,共同制定培训方案、编制培训教材,采取送教上门、引训入校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定制式周末班、夜校培训班,满足个性化培训需求,赋能企业转型发展。
统计显示,我校2020年职业培训量在2019年基础上翻一番,在2018年基础上翻3番。据预计,今年有望再增加50%。
以职兴城、育训并举。近年来,黄石市委、市政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将其作为工业转型的重要抓手。“湖北工程职业学院坚持立足黄石、融入黄石、服务黄石,在服务黄石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实现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规模创历史新高,职业教育产业支撑力、服务力和贡献力大幅增强。”鄂东职教集团党委书记刘海平说。



学院现在发展得越来越好

吸引了各级媒体的关注

也吸引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这离不开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


身为职院学子的我们

一定要继续努力

学好知识、不断追梦

让我们以职院为荣

让职院以我们为荣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宣传部新媒体中心

 策  划:刘鹏程

 文  案:吴文珏

 美 编:张佰忠、黄润泽

来 源:党委宣传部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快来点个赞吧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限时推广:让每一个问题都有答案:https://ask.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