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华农!今天,用“5”种方式说“20”
今天是5月20日,谐音“我爱你”
如果要问你
爱情最美好的样子是什么?
你会怎么回答?
“也许,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在华农成为更好的自己。”
无论此刻的你
已经找到属意的Ta共赴未来
还是在邂逅Ta的路上不断充实自我
愿此时打开这篇推文的你
都能有所收获,有所触动
步履不停,勇敢去爱
他的政治生日
也是他们的结婚纪念日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卢永根院士和徐雪宾教授的爱情,总是令人想起那句诗。
出生于乱世,亲历了侵略战争的残酷,体会到“弱国”的苦楚,青年时期,卢永根和徐雪宾的心中同时埋下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实现祖国复兴的种子,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坚定爱党爱国的理想,并以此作为一生信仰。
卢永根和徐雪宾的结婚纪念证明
回忆起对丈夫的初印象,徐雪宾记忆犹新:“那次团会上特别表扬他敢于与不良现象作斗争,我开始对他有点特别印象。”科学领域,两人都将农学作为毕生事业,曾合作发表一篇研究水稻杂交的论文。大时代背景为两人的革命情谊奠定了深厚的感情基础,他们的科研方向一致,理想情怀相同,精神世界亦相通。
1983年,卢永根担任华农校长,他曾改写裴多菲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亦高;若为祖国故,两者皆可抛。”他所热切期待的是点燃学生心扉中的爱国主义火焰,为振兴中华而奋斗。在卢永根为华农发展呕心沥血的背后,离不开妻子的支持与陪伴。青丝被岁月抹上霜白,走过时代变迁,无论是对党、对国家、对人民,还是对彼此,他们依然初心不改。
2017年,87岁的卢永根在徐雪宾的搀扶下来到银行。两人以夫妻名义向华农捐出8809446元,这个数字,不仅是他们一辈子的积蓄,还代表着他们对于华农学子、对农业教育事业的殷切嘱托。
但在慷慨捐赠的背后,是对自己近乎苛刻的节俭。一件绿毛衣穿了许多年、背旧了的挎包总还在用,习惯坐公交和地铁出行;家里的家具都用了几十年,一把小板凳被铁丝缠了又缠。平日里,常常拿着一个半旧的饭盒,与学生们一起排队,一荤一素二两饭,在一个不起眼的位置慢慢把饭菜吃得干干净净,再打一份回去给老伴。这,就是“布衣院士”卢永根的生活日常。徐雪宾说,对于物质、对于名利,他们都没有太多的追求。
卢永根与徐雪宾在海南三亚的天涯海角
但对于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即便退了休,两个人也从来不放过任何一个了解的机会。卢永根病重之时,还与妻子一同学习中央的最新决策和理论。
2019年8月,卢永根与世长辞。按照他本人生前遗愿和家属意愿,丧事从简。他和妻子都早已签署了遗体捐赠协议。
徐雪宾说:“阿卢走了,他没有痛苦、没有牵挂,无所交待,安详地上路了。”
“我也从来不感觉到他是走了。”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一起在《自然》上发论文
在华农相识相爱,在华农工作生活,在华农发光发热。马静云和蓝天,这对“学于华农、研于华农、教于华农”的学术夫妻,在大家的眼中就像他们的名字“蓝天”与“云”那样般配。
马静云和蓝天都是华农1993级兽医系的本科生。同被“调剂”到并不了解的兽医专业,这对科研“夫妻档”却在二十多年后共同刷新华农科研记录。2018年4月5日,马静云教授团队的重大科研成果在《自然》上发表,马静云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蓝天为并列第一作者。这也是我校首次以第一通讯单位登上世界自然科学研究顶尖的《自然》杂志。
马静云(左)和蓝天(右)在实验室
大一入学没多久,作为班长的蓝天就留意到了马静云。当时的马静云留着一头短发,不怎么爱说话,上课总打瞌睡,但学习成绩却出乎意料地好,特别是数学,常常名列前茅。逐渐,他发现这个潮汕女孩记性好、脑子活、思路多,“说话很‘犀利’,经常能抓住关键问题,还让人挺难反驳的”;而马静云眼中的蓝天,学业优秀、性格成熟、乐观幽默。就这样,两个青年人在交往中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情愫渐生,走到了一起。
大学时光渐近尾声,彼时的蓝天已经早早确定了方向,提前一年修完课程并申请读研,成为华农校史上第一个用四年时间修完五年学分的人。而马静云却迟迟没有定下未来的发展方向。大五实习结束后,已在读研的蓝天悄悄给她报名了研究生考试,买好了学习资料,甚至联系好了导师。
在男友的推动下,马静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几个月后,她顺利成为了著名禽病专家毕英佐教授的研究生,从此踏入了实验室,真正开始了她的学术生涯。在蓝天提前一年毕业的刺激下,马静云也提前了一年,只用五年的时间,完成了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攻读,留校任教。
马静云(右)和蓝天(左)
2016年, 蓝天作为应用型人才,从温氏集团被引进到华农动物科学学院,与妻子一起在实验室并肩作战。“每每想到什么就会一起讨论,可以随时在实验室内外进行交流沟通”。他们讨论学术问题常常从家里直到办公室,以至于连同事都不禁感叹:“你们怎么到了办公室还有这么多话说?”
在母校一起工作生活,夫妻俩的日子平淡温馨,在教学科研的岗位上相互支撑、共同奋斗。马静云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加觉得当老师可以传授所学,培养更多的学生,而这正是这么多年她在科研中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未来,他们将像华农的无数优秀前辈和同行一样,让这把科研学术的薪火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一个人学习的日子有点无趣
不如两个人一起?
匡徐和冯可莹一同本科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现在都是华农兽医学院的研究生。谈起最初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两个人其实也都不甚了解,却也都在深入学习之后,慢慢喜欢上了这里的一切。
两人是同班同学,匡徐自大一时就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好好学习、读研深造。上课一定要坐在第一排,“当时学习比较拼,有时候也会觉得一个人学习的日子有点无趣。”巧合的是,5月1日是冯可莹的生日,5月2日是两人正式在一起的日子。这场“以学习为目的”的恋爱,开始时间与冯可莹的生日只隔了一天。回想两人确定关系的场景,冯可莹调侃说:“他是因为学习太无聊了才想谈个对象。”
交往之后,两人最常去的地方就是自习室和图书馆。匡徐说,“很多时候都是我拉着她去,慢慢地很多时候两个人见面都是在图书馆。”他看书,她学习,就这样静静待着,两人走过了许多个与图书馆相伴的日子。
本科时期的匡徐是大家口中典型的“学霸”,连续四年占据年级专业第一的位置。为了帮女朋友提高成绩,每到期末,他都会把每门课的重点知识整理出来,给冯可莹做复习参考,把书本上的重难点题目一一讲清楚。渐渐地,匡徐整理出来的资料也开始在班级同学当中传阅,人手一份。他笑道:“主要是给女朋友整理的,但发现班上其他同学也十分需要,就大家一起共享吧。”
在学习上,很多时候是匡徐带着冯可莹往上走;在生活上,冯可莹也在许多方面改变了匡徐。遇见冯可莹之前,匡徐常常以“土著理工男”的形象示人;相恋后,他被恋人引导,也开始学着打理自己。学业之余,冯可莹喜欢摄影,用照片记录两个人生活的点滴。2019年,匡徐被推选为广东省委宣传部讲师团“百姓宣讲员”,当时急需个人照片用作宣传,但提交上去的多张照片都不适合,最后还是冯可莹为他拍的一张照片派上了用场。从2019年到现在,那张宣传照片陪伴匡徐走过一场场宣讲会,见证了他的许多重要时刻。
匡徐在宣讲会上发言,个人形象照由冯可莹拍摄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两个人可以走得更远。”从本科到研究生阶段,他们携手走过了一千多个日子,未来,他们还会继续在专业领域深耕,一起写下新的诗篇。
我的理性过了头,她比较感性
我们是互补的
来自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2017级的罗海智和张译雯之间有一种旁人一眼就能看出的默契。“做互补且相惜的伴侣,也做独立且完整的自己。”相恋三年有余,他们习惯了同频共振的高强度学习,习惯了共同救助校园里的流浪猫,习惯了在华农的学习中一路保持优秀。即使疫情期间四个月离校不能相见,他们仍然共同走过保研的荆棘路。如今,他们分别被保送至西安交通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对当下、向未来,“且行且珍惜”是他们面对生活的一贯态度。
“我的理性过了头,她比较感性,我们的性格是互补的。”
尚在大多数人还懵懂青涩的大一,罗海智就早早地做好了转专业、争上游的大学规划。彼时他与张译雯在军训联谊中在微信上相识,因为相似的爱好日渐熟络,从“网友”逐渐发展为情侣。而回想起自己进入大学的第一年,张译雯用“漫无目的”来形容自己。
相恋后,她被罗海智规划的理性蓝图吸引,在不断地积累与摸索中,从迷茫走向坚定,在确定自己的学习方向与学习目标后,将保研作为“没有退路的唯一选择”。保研之路充满压力,她曾经“在书桌前对着一本书哭,哭完之后继续看书”,是罗海智的开解鼓励她继续前行。
罗海智同样将恋人作为坚持学习的支点。“每当学不下去的时候,想到有个人在和你一起努力,还是会咬咬牙继续坚持。”从来理性的他会因为恋人的一个电话在深夜赶到医院陪护,也会充满爱意的形容心中的女孩“她好像一直都这么可爱”,相伴同行,他们没有那么多情侣间的仪式感,却在细水长流中一同走过这蜕变的四年。
“如果说大学四年有什么值得我们一起怀念的,也许这些小猫是最好的见证。”张译雯的朋友圈里篇幅最多的是一只只可爱的小猫,罗海智也笑言朋友圈里猫的照片比女朋友的还多。
同为华农小动物爱护协会的会员,他们对小猫“埋雪”、“咪咪”、“妈宝”的近况如数家珍。张译雯说:“我觉得它们是通人性的,有时候我会对着它们碎碎念心里的烦恼和担忧,它们会在那安静地听我说。对我来说,这是一件很治愈的事情。”
这种对于生命的敬畏和敏感,不仅培植了这对情侣对生活的热爱,也浇灌了他们对未来的希冀与期盼。未来,两位将继续在各自的领域努力,以独立卓然之姿,共同奔赴理想和远方。
他是我的采访对象
后来我们成了彼此的对象
2018届公共管理学院行政企业管理专业的陈鑫媛,和2016届经济管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蔡梓彬会走到一起,是一场意外。
时间回拨到2014年,那时的陈鑫媛还是校报学生记者社的学生记者,而因为创业在学校小有名气的蔡梓彬是她计划中的采访对象。但还没来得及采访,她发现自己手上的素材已经够用了,“当时想删了他,在要删的瞬间,冥冥中觉得留着以后可能有用。”就这样,蔡梓彬的名字在陈鑫媛的微信通讯录里“幸存”下来。那之后,两人偶尔会刷到对方的朋友圈,但从没打过招呼。
2017年,蔡梓彬发的一条招聘兼职朋友圈让本是平行线的两人产生交集。
蔡梓彬的朋友圈截图,“陈十元”即为陈鑫媛
他是她的“蔡七块”,她是他的“陈十元”。“七块”和“十元”的称呼源自一顿外卖,却一直成为彼此心照不宣的昵称。
有一次,陈鑫媛埋头苦写,终于完成了一篇稿子,给蔡梓彬发微信:“我饿了,想吃外卖。”“七块钱够吗?”蔡梓彬打趣回复。看着弟弟刚刚转给自己的20块钱,再看看男友的回复,陈鑫媛心里有些不平衡。没想到,蔡梓彬紧接着发来一张余额截图,显示只有7.82元。陈鑫媛瞬间觉得有些羞愧,于是给蔡梓彬转了10元。“十元”和“七块”的称呼就这样产生了。他们打趣说,陈鑫媛的“十元”是她的“一半”,而蔡梓彬的“七块”是他的“全部”。
来自不同年级,蔡梓彬毕业后,两人曾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异地,但距离萌生的神秘感反而成了爱情的调节剂。“我们每天都会分享彼此的生活,每个月会定期见面,一起四处游玩接触有趣的事物。”谈到那一段分隔两地的日子,他们不约而同地感谢有对方的陪伴。“当对方碰到难题时,我们会在擅长的领域提供个人看法,并支持对方的选择。”陈鑫媛说,蔡梓彬让自己变得更独当一面,看待事物的思维也不会过于局限。
2020年,两人结为夫妻
2020年,两人在朋友圈“官宣”结婚。如今,蔡梓彬和陈鑫媛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他是公司创始人,她是内容主编。公司从起步到如今的稳步运营,离不开他们日复一日的付出与投入。回想起最初创业时的艰难,陈鑫媛感慨自己的“全能”:“一个人要完成品牌公众号的拍摄剪辑、文稿、编辑工作。”但兴趣与认同就是最大的动力,因为共同创业是他们的选择。
在他们的公众号上,有一句话这样写道:“有幸与君相爱,余生为君而来。”蔡梓彬和陈鑫媛将继续携手同行,完成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Love does not mean to look at each other,
but to look the same direction
爱情不是终日彼此对视
而是共同瞭望远方、相伴而行
这或许就是爱情最美好的样子
不是消耗、不是拖累
而是都变得更好
爱在华农
收获知识,也收获爱情
收获未来,也收获人生
我们一起努力,然后奔赴远方
采写 | 融媒体工作室 梁颖怡 吴伊淇 胡可欣 李碧月
图片 | 受访者供图 融媒体工作室 黄曦 部分来源图库
设计 | 融媒体工作室 胡蕴乐
微信编辑 | 融媒体工作室 梁颖怡
责任编辑 | 费思迎
审核 | 方玮
审定 | 郭灼
为这碗优质“狗粮”点66666个“在看”和“赞”!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女子被男子摔打 大喊帮我报警
- 祝贺!七一前夕,这些北航人获北京市表彰!
- 渭南市幼儿师范学校召开幼儿保育教研室工作座谈会 深化教研教改 打造一流精品专业
- 翰林学校最有魅力老师投票
- 我校2020年度校级教改课题结项汇报会举办
- 学党史 守初心 | 党史微课⑱ :如何认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
- 烟大战疫一线:每一个医护与后勤人的身影,就是一道守护师生平安健康的屏障!
- 【向党告白百字谈】后勤中心党支部:勤于人先,乐于奉献,在平凡岗位绽放别样光彩
- 截止2021年7月9日,快来为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提建议!
- 省教育厅专家组到我校考查指导“双论证”工作
- 【枣职新闻】枣庄市教育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在我院召开
- 喜讯!我校顾冬冬教授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