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陨落,国士无双
巨星陨落,生者尚存
我们深切哀悼袁隆平老先生
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奋发,愿祖国昌盛
袁隆平,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 。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原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发明协会会士,湖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第六至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
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9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2000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4年获得沃尔夫农业奖
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0年获得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2013年获得第四届中国消除贫困奖终身成就奖
2018年当选中国发明协会首届会士,同年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其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获评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袁隆平“共和国勋章”
2020年11月28日,当选2020中国经济新闻人物
1、袁隆平在中国率先开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他的理论与研究实践是对经典遗传学理论的挑战,否定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点,极大地丰富了作物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技术。
2、袁隆平解决了三系法杂交稻研究中的三大难题。他领导的课题组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制种产量逐渐提高,现在高的已达亩产300公斤以上。
3、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发展战略,即方法上由三系到两系再到一系,程序越来越简单而效率越来越高。这一思路已被国内外同行采用,并成为杂交水稻育种发展的指导思想。
4、袁隆平解决了两系法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如1989年在两系法研究遇到重大挫折的时候,他提出了选育实用光温敏核不育系导致不育的起点温度指标和选育的技术策略,使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走出了低谷。后来又研究并提出了核心种子生产程序和冷水串灌繁殖等重大技术,使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最终取得成功并推广应用。
5、袁隆平设计出了以高冠层、矮穗层和中大穗为特征的超高产株型模式和培育超级杂交稻的技术路线,并在超级杂交稻研究方面连续取得重大进展。其实施的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促进科技成果的生产应用。自2007年以来取得巨大的增产、增收效应,中国已有7个省市实施,其中湖南省全省参加的县(市、区)由20个增加至2012年50个,面积达882万亩。截至2012年,累计示范推广面积2000多万亩,增产20多亿公斤,为粮食持续稳定增产做出了新的贡献。
袁老曾说过:“我年纪大没有关系,我还没有痴呆。今后要向1300公斤冲刺。饭碗要牢牢掌握在中国人手上。” 这句话背后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因为,目前我国每年依旧要进口上亿吨的粮食。一旦停止进口,会波及很多家庭的正常生活,会让很多穷地方的孩子吃不上饭。
根据国际粮农组织报告:全球每9个人,就有1个人在挨饿,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能绊倒一个国家。中国,必须掌握粮食的自主权。
作为一个名扬海外的大科学家,他不慕名利,不求职称。不追求财富,没有豪车座驾。从青丝熬到白发,皮肤皱黄,腿上尽是被蚊虫叮咬的痕迹。毕生所求,只为惠济苍生。本该安度晚年,却在田间地头度过。工作强度只增不减,被传千亿身价,实际精神首富。唯一的梦想,就是水稻。
真正的成功,往往靠的不是一时的运气,而是长久的专注后,累积的专业。一生将一件事做到登峰造极,那一定是件很了不起的事。而袁隆平就是最好的例子。
时间无情又如此残酷,似乎仍在不久之前,那位九旬老人还在稻田间开展研究……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愿伴随一代人成长的袁爷爷:
梦想与追求矢志不渝,热爱与坚持万古长青
坚信中国力量让世界为之瞩目,
您的博爱与才华令苍生动容
NUIT
广东东软学院 东软新闻社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