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党史故事|英雄战旗美如画
武警青海总队某支队官兵从“战旗精神”中汲取精武强能、岗位建功的精神力量。图为该支队官兵正在巡逻。吴洪峥摄
1941年3月,江苏许庄,战火纷飞,硝烟弥漫。战斗中,新四军第4师9旅26团1连官兵英勇作战,战后被上级授予“战斗模范连”荣誉战旗。此后,这支英雄连队又在朝鲜战场上克服种种困难,抢修战略要道,全力保障前线部队道路畅通,再立功勋。
一次次战斗、一场场胜利,他们用鲜血和生命、牺牲与奉献凝结出“敢打硬拼、作风顽强、连续作战、不怕牺牲”的“战旗精神”。如今,这种精神已成为武警青海总队某支队官兵的宝贵财富,激励着新时代官兵争做“战旗精神”传人,赓续红色血脉,履行使命担当。
“同志们请看,这是在许庄战斗中,面对极端不利的条件,我参战官兵充分发扬战斗精神,不怕牺牲,连续作战,最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冬日的驻训场,寒风萧萧,讲解员正在流动团史馆前给官兵讲解着那段峥嵘岁月。
1941年3月末,新四军第4师9旅26团对许庄日伪军形成包围。许庄一面靠河,三面设炮楼,外围置铁丝网,工事十分坚固,加之敌配有7挺机枪,火力凶猛,因此我方迟迟无法打开突破口。紧急关头,1连排长钟兴机,冒着弹雨冲到敌人炮楼前。他刚将铁丝网剪开一道缺口,就不幸中弹牺牲。1连官兵沿着他用生命开辟出的冲锋通道,发起了连续冲击。战斗胜利后,1连被新四军第4师授予“战斗模范连”荣誉战旗。
时间转至1950年,“战斗模范连”被编入志愿军第21军63师188团,踏上了朝鲜战场,主要担负抢修战略道路任务。官兵翻越雪深陡滑的高山峻岭,涉过数道冰冷刺骨的冰河,终于到达施工地区。他们没顾得上休整,就立即展开施工。天寒地冻、保障困难,又无施工组织经验、缺乏技术指导……能否按时完成道路的抢修,成了摆在官兵面前的最大考验。
“同志们,我们都是革命军人,经历过无数战斗的淬炼,在沾满先烈鲜血的战旗下,我们坚决捍卫荣誉,绝不能给革命前辈丢人。”时任团长刘光甫作出了铿锵有力的战场动员。经过33天的艰苦奋战,部队提前15天高标准完成了115公里的道路抢修任务,为保障朝鲜西海岸的交通运输作出了重要贡献,被志愿军司令部工程指挥部嘉奖表彰。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从战争年代到和平时期,栉风沐雨几十载,代代官兵从“战旗精神”中汲取精武强能、岗位建功的精神力量,也用实际行动赓续传承着“战旗精神”,不断书写新的篇章。
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现场,“战斗模范连”这面从硝烟战火中走来、闪耀着荣誉光辉的旗帜,作为武警部队抗战英模方队的5面旗帜之一,光荣地参加了阅兵。2019年10月1日,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上,这面战旗再次光荣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光荣的战旗是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加倍珍惜荣誉,更要不断努力。”受阅归来,战旗方队队员占孝云,登上了支队“强军讲堂”,跟战友们重温战旗背后的红色历史,分享受阅的荣光。随后,该支队将战旗受阅的鲜活故事纳入主题教育活动,持续开展“传红色血脉、承先辈遗志、做钢铁传人”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官兵将两次受阅的自豪感转化为练兵备战热情。
春风化雨润兵心。该支队注重引导官兵在感悟历史中传承红色基因。他们先后整理汇编《在光辉的岁月里》人物集和故事集,开展“我来讲英雄”活动,让光荣历史成为官兵的精神家园,不断从中获取奋进动力。“‘战旗精神’能够激发官兵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持续旺盛的战斗意志,把部队锻造成为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的钢铁力量。我们一定要挖掘好、传承好!”该支队领导介绍说,他们着力打造的“战旗文化”“阵地文化”已经成为战斗力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对塑造官兵的信仰、信念和价值追求,起到了重要作用。争做“战旗精神”的传人,已成为该支队官兵的共识。
“标兵教练员”、防暴装甲车中队中队长李浩然,每当谈起自己的成长感悟,总会说:“我们站在这面光荣的战旗下,就没有任何懈怠的理由。”
当年,李浩然刚到中队,就发现官兵在装甲车战术训练中缺少方法等问题。“作为‘战斗模范连’的传人,肩上的责任沉甸甸。没有别的捷径,只有奋斗苦干!”李浩然给自己打足气,投入到战术训练方法的钻研中。最终,他研究出了装甲步兵战术训练“七步”组训法等新训法。
冬日的青藏高原,寒风凛冽,雪花飞扬。该支队训练场上一派火热景象,一场针对楼房倒塌的抢险救援演练正在紧张展开。
“接上级通报,今日上午10时30分,一房屋发生倒塌,一名伤员被困于四楼,请迅速展开处置。”一声令下,官兵立即按照预案展开现场处置,仅用20分钟就成功解救伤员,完成任务。
该支队领导说:“我们训在平时、紧贴实战,才能在有任务时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这也是发扬‘战旗精神’的具体体现。”
2013年7月22日,甘肃省岷县发生6.6级地震。“上级通报,马家沟村有多人伤亡,通信中断,且通往该村的道路山体多处塌方、情况紧急……”灾情就是命令。在余震不断、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频发的夜色中,为尽快打通道路,支队官兵用手搬、用镐撬、用铁锹铲,奋力清理着一块块巨石,一米一米地向前掘进,终于疏通了道路。随后他们迅速展开救援,安置转移受灾群众300余人。
困难面前有“战旗”,“战旗”面前无困难。近期以来,“学战旗精神,担强军重任,争做新时代高原卫士”活动,在武警青海总队范围内开展起来。
被誉为“生命禁区守护神”的昆仑山中队官兵,驻守在海拔4800多米的昆仑山上。这一天,该中队上士罗昌强正在给战友们讲述他家三代上高原的故事——罗昌强的爷爷是一名基建工程兵,参与了青藏公路的整治改造;父亲参与了青藏铁路的修建;他驻守在海拔4868米的昆仑山隧道旁。
“上高原前,爷爷和父亲都跟我说过这里高寒缺氧、气候极端,很艰苦。真正来了后,我才知道到底有多苦。但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责任。我要做的就是站好每一次岗、巡逻好每一片任务区。在这里,我们每个人都是‘战旗精神’的践行者、传承人。”罗昌强朴实却有力的话语,诠释了高原官兵的人生价值观。
雪域茫茫,雪山巍峨。“敢打硬拼、作风顽强、连续作战、不怕牺牲”,年轻一代的官兵正用担当奉献为这面鲜红战旗增添新的荣光……
来源 | 学习强国
编辑 | 何文倩
审核 | 王雅文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