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获奖!听听获奖同学怎么说!
在团省委、省科协、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社科院、省学联共同主办的第十七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团委推荐的参赛作品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学校获评“优秀组织奖”。
3月初,校团委坚持“四个所有”工作理念,坚持目标导向和过程管理,对竞赛章程做了认真分析和广泛宣传,成立专班开展了组织动员、选题指导、团队组建、专家评审、模拟答辩、资源整合、配套激励等竞赛管理和服务工作。首次采用“校、院两级赛事制度”选拔优秀作品,共有5700余名同学参加院级赛,485名同学参加校级赛,46名同学参加省决赛。通过竞赛,进一步调动提升了大学生投身科学研究的热情,营造了浓厚的校园学术文化氛围,取得了近年来单项赛事参与人数最多、参赛作品获奖率最高的新突破。
获奖的同学们,尤其是团队负责人,顶着很大的压力在努力前行,师生们有一个最大的目的:为学校赢得荣誉,把“爱校品格”落在实处。听一听获奖同学们怎么说的吧。
一等奖获奖团队项目负责人:张恩泽
参加“挑战杯”是我大学期间最大的幸福和幸运,也是最美好的记忆。做项目的过程虽然辛苦,但不仅增长了见识、开拓了眼界,更提升了对科研的认识,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四项素质”。对此,我将受益终生。特别感谢我的导师,把我从竞赛小白,悉心指导成可以独挡一面的项目负责人。也特别感谢校团委老师的鼓励和激励,以及无条件的支持,在竞赛各个阶段都请来专家为我们有针对性地指导,明晰了很多我们未曾注意到的问题。终审时团委老师和科创部同学的认真负责,也让我们特别感动……
完成一个项目看上去容易,事实上并非易事。经过此次竞赛后,我认识到只要真听、真学、真看、真做,总能认识和解决问题,体现自己和团队的价值;只要耐得住寂寞走得来曲折,成功之花就会开放在汗水的浇灌之下,不负付出。我想,未来我们也将继续秉持这样的态度,直挂云帆,乘风破浪,为学校赢得更多荣誉、赞誉和良好声誉!
二等奖获奖团队项目负责人:姚亚龙
非常荣幸代表学校参加“挑战杯”省赛。一路从二级学院赛、校初赛、复赛,走进省赛,接受检验并获得荣誉和认可,我感受颇多:第一,有老师们的关心、鼓励和不辞辛苦帮助我们规划时间、完善项目,这是最重要的;第二,队员要有创新的思维想法,这是整个项目水平定位的关键;第三,协作很重要,团队成员在完成自己任务的同时,也要时刻关注整体的工作进度,只有所有成员齐心协力,互帮互助,整个项目才完整性;第四,要具有虚心学习的心态,自己看来已经很好的方法和呈现,在别人看来可能漏洞百出,只有不断汲取指导老师和专家的意见,不断更正完善,才能打造出更加完美的项目。
我和获奖团队成员,特别感谢校团委为我们营造的良好的科学研究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对我们项目的帮助与支持;特别感谢指导老师的耐心指导;感谢为我们团队服务的志愿者同学的辛勤付出。希望我们的获奖,能进一步激发更多同学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不断在竞赛中提升“四项素质”,为母校建设更上一层楼,贡献出更多的青春力量!
二等奖获奖团队项目负责人:李晗旭
“挑战杯,这个比赛的战线拉得很长。从二级学院赛到省决赛一路走来并获得奖励,我感慨万分。一般,一年内我会参加三到五个比赛,但“挑战杯”是团中央组织的在校大学生最高级别的比赛,既是我们个人提升的大平台,更是作为学生,为学校争夺荣誉的大好机会。与普通竞赛相对不同的是,项目的开展需要思路更加开阔、视野更加开阔,且项目的开展需要老师和团队成员的合作交流。在老师的指导和校团委,以及二级学院的帮助、支持下,对作品不断优化、打磨、完善,尽量做到细无再细,才有可能在强者如林的较量中脱颖而出。
这是我第一次以负责人的身份带队参加挑战杯,说是困难重重真的一点都不为过。我很感激我的指导老师,我的团队成员,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时间银行”,兴趣真的是最好的老师。放眼未来,我会把比赛的收获和养成的良好的学习、研究、思考思路和习惯持续坚持下去,用参加比赛的收获指导我今后的学习、工作甚至生活,不断争取更好成绩,向学校汇报!
二等奖获奖团队项目负责人:赵航
本次“挑战杯”惊心动魄,这表达毫不为过。从院赛开始,直到省赛答辩出最终成绩,我都时刻感受到了同龄人的努力和执着,这真是促进我思想启发和开阔视野的一次比赛。感谢学校赛事组委会老师、我的项目指导老师、我的伙伴们,也感谢给予我收获和思考的校内外的“竞争对手”们。
从报名到准备二级学院赛、从校赛到省决赛,回首这段团结奋斗、挥洒汗水的时光,一路艰辛但很精彩。在软件、硬件和文档方面的不断更新与完善中,我们面临了一次又一次的挑战,最终我们都相互鼓励一次又一次度过难关。通过这次比赛,团队每一个成员都获得了成长,丰富了大赛经验,在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未来,我们会更加珍惜在山商的学习机会,积极进取,向着更远的方向、更高的目标继续前进,在科学研究的路上砥砺前行。
三等奖获奖团队项目负责人:万姝君
“挑战杯”最后冲刺阶段,是我过往这么多年来相对最艰辛的一段时光,我将终生难忘。那段时间里,我和团队成员与指导老师通宵达旦地修改项目内容、模拟答辩,每天都会发现新的问题产生新的想法,这也意味着之前所准备答辩的思路和内容也要发生相应改变,需要做新一轮的模拟,这也会经常陷入瓶颈。因此,在备赛过程中要不断鼓励自己和时刻调整心态是非常重要的,同样也希望大家能够多多参加比赛,在具体赛事的磨砺中不断成长。
这次比赛能获得如此成绩,不仅要感谢团委的鼎力支持,为我们对接专家、指导项目、审核作品、规范完善,还要感谢负责“挑战杯”志愿者同学们在幕后为我们做好的一切安排与保障工作。尤其是最后一遍提交省赛系统的时候,由于系统出现了技术问题,团委老师们一直坚持反复与省赛组委会联络,才保障了我们在最后一刻把修改的作品上传完成。以上,就是我的体会,但愿对同学们今后积极参加比赛有一点借鉴意义,也期待我们,还有师弟师妹们在今后的“挑战杯”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为母校赢得荣誉。
三等奖获奖团队项目负责人:李盛功
爱党爱国爱校,这既是我受到的教育,也是我前进的信念。我一直坚信也要求自己,通过努力学习、掌握更多更好的知识,回报我的学校、报效我的祖国、体现对党的热爱和忠诚。基于这个思想,我勇敢参加了杨军老师指导的学生团队,在团队中我积极主动、丝毫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从一名普通队员、临时负责人最终变成了团队负责人。一开始我给了自己很大的压力,但在老师的指导和开导下,我系统梳理了备赛的所有章程、文件和赛事要求,不但减轻了自己的压力,而且从思想上明确了前进的方向,也起好了带头人的作用。
如果说要有什么感想,我认为在五个方面:一是要感谢学校给了我们知识,给了我们提升“四项素质”的教育,给了我们提升的平台和机会,老师们水平高、认真负责,我们要珍惜、要感谢;二是要研读透上级文件和政策、制度,不要一开始就跑偏,更不要一开始就急于求成,磨刀不误砍柴工;三是要“有信心”,我一度对自己毫无信心,更日夜担心是否会辜负了老师对我的期望,事实上这是不必要的,要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做到,更要相信老师和团队成员的耐心和能力;四是要按照科学研究规律推进备赛,不能“闭门造车”。要本着“问题导向”为团队成员分解工作,主动学习掌握科学研究的既定思路和方法、路径,在适当领域寻求创新和重点突破;五是要有团队意识,要定期开会碰头、碰撞思想,积极主动征求老师意见,还要站在评委的立场去反复揣摩、推敲和修改自己的作品,通过群策群力和集思广益丰富完善作品。
排版 / 张金慧
责编 / 刘磊磊
审核 / 周俊录 吕国玉
原文章转载请联系后台
新浪微博 : @山东工商学院
抖音号 : sdgsxy1985
新媒体中心出品
SDTBU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