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县蓼子乡三位脱贫攻坚第一书记的故事:撤离前的最后坚守

大学 作者:重庆邮电大学 2021-05-29 18:28:49

本文转载自重庆日报

记者:彭瑜

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查看原文

“建议加大本土人才回引力度”“发展产业要培育电商”“乡村振兴依然要注意帮扶困难群体”……

5月19日,城口县蓼子乡召开《蓼子乡十四五发展规划》评审会,特地邀请在乡的三位博士建言献策。三位博士都是重庆邮电大学老师,两年前分别到蓼子乡新开村、当阳村、穴坨村担任第一书记。

(田帅辉(左)与村民查看秧苗长势)

“他们对蓼子未来发展很有发言权。” 5月底,三位博士即将结束任期。目前,他们依然坚守在村里,等待与新派遣的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做好交接工作。

蓼子乡党委书记牟必涛称,“我们打算请三位博士做我们的发展顾问。”

“愿意继续为蓼子发展出力。”两年驻村工作,三位博士与蓼子乡干部群众结下深厚情谊。说起离开,他们恋恋不舍。

“走之前,为老人耕完这块稻田”

5月20日下午,蓼子乡新开村海拔1000多米的堰塘湾,马达的声响打破了山村的寂静。第一书记田帅辉正驾驶耕田机帮黄绪才犁田,浑浊的泥水打湿了裤腿,溅起的稀泥粘在他的脸上。

来村里两年了,田帅辉一直住在黄绪才家,他告诉记者:“黄绪才一直待我像亲人一样。所以,我想在离开之前,为他耕完这块稻田。”

黄绪才年近七旬,身体不好,把持不住耕田机,看着地里晒得黝黑的田博士,他眼睛红红的,“相处了两年,我们都舍不得他离开。”

新开村山高谷深,难得有60多亩梯田,但村民过去宁愿撂荒,也不愿意种水稻。2019年,田帅辉进村调查发现,由于稻田用水困难,村民种植技术不规范,亩产只有500来斤,很多谷粒还是空壳。

去年,田帅辉带领驻村工作队筹集12万元资金建水渠,流转黄绪才家半亩田探索科学种田。秋天,试验田稻谷亩产达到900斤。

今年,村民决定按照田帅辉带头探索的种田技术 ,把60多亩稻田整理出来,全部种上水稻。田帅辉本打算栽秧后再回城,眼看就要离开了,但秧苗还不到移栽的时候。

“我得把技术宣传到位。”最近几天,田帅辉接连召开院坝会介绍种植技术,栽秧时要拉绳取直,宽行行距为25至30厘米,窄行行距为15至17厘米,株距为13至16厘米,管护期间尽量施用有机肥、生物农药。他再三提醒,“实在不清楚,给我打电话。”

田帅辉是重庆邮电大学电子商务系副主任,要离开了,他还找到村民胡德高,叮嘱要搞好电商,再次手把手教他。胡德高28岁,高中文化,头脑灵活,过去在外边当小包工头,去年回到村里发展了200亩中药材,今年下半年就可以投产了。

“卖出去变成钱是关键。”田帅辉希望胡德高摸索出种植技术、打开市场销路,带动村民一起种植中药材。

(舒强(右一)走访养猪场)

“一定要把生猪产业链条建起来”

“脱贫了还不够,我们还要乡村振兴。”5月18日,第一书记舒强在当阳村五组召开院坝会,向村民讲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人才培养、乡风文明等,“我希望下次回到村里,大家日子过得更好!”

舒强大半个月没有回主城的家了,周末也没休息,每天忙着到每个村民小组开院坝会,逐字逐句解读他亲手为当阳村拟定的十四五规划。

“让大家看到未来,看到希望。”这个规划,舒强花了3个月时间,足足有28页14000多字,从发展基础、机遇与挑战、发展目标,以及基础设施巩固、人才队伍建设、产业提质增效、村社两级治理、乡风文明提升、基层组织建设等,他都结合当阳实际,做了详细的阐述和规划。舒强说,“把村民动员起来了,乡村振兴就有了动力。”

在当阳村最后的时间里,舒强还在忙的一件事就是生态猪产业链的培育。两年前,在外打拼的王守令也刚好回到村里办起了酒厂。舒强就建议他用酒糟规模养猪。

“当时正值非洲猪瘟,一时下不了决心。”在舒强的鼓励下,王守令与胡德宝、王守堂等4人合创创办了生猪养殖场。现在,他们喂养母猪近500头,每年可为当地村民提供2000头仔猪,出栏育肥猪8000头。

当阳村在外的能人不少,但返乡创业的不多,舒强希望王守令们的生猪产业能做大做强,既带动村民致富,又示范引领其他能人回村发展。

今年,舒强又建议“关起门”养生态猪,新建构树饲料种植基地、兴办饲料加工厂,完成从饲料、到仔猪繁殖、生猪宰杀、腊肉腌制产业链条,减少与外界接触,喂养真正的生态猪。

5月19日下午,舒强再次来到生猪养殖场,与王守令商量饲料厂选址的事情。他说,现在构树种起来了,只要把饲料厂的事儿落实了,自己才走得踏实。

( 刘景刚(左一)走访群众)

“有三件事得办好交接”

上周末,第一书记刘景刚因为单位有事回到主城。一个来回近1000公里山路,乡领导建议他不再回穴沱村了。但周四一早,他又回到村里。

“办好交接才能离开。” 刘景刚称,在穴沱村工作两年多,方方面面的情况比较了解,他要与新派来的乡村振兴第一书记交流,好让对方尽早熟悉村里的工作,“另外有三件事得当面办好交接。”

初到穴沱村时,刘景刚走访发现困难群众多,落实相关政策后,仍然生活艰难。刚好重庆农业投资集团先后支持79万元资金,由刘景刚主导成立了教育帮扶基金、脱贫奋进基金、住房修缮基金、爱心救助基金等四个基金,两年累计支出20余万元,帮助300多人次缓解困难。

刘景刚说,他得当面把这笔帐交交接清楚,叮嘱一定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用好基金。这是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就是产业发展。穴沱村山高坡陡,发展产业困难,经过艰难探索,目前已经成功试验种植了54亩魔芋,今年下半年投产。他打算把摸索出来的魔域种植技术、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下一步的推广安排,给新来的第一书记交流一下,希望魔芋能实现规模种植。

“第三件事就是人才引进、培育问题。”刘景刚说,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振兴,穴沱村既要动员能人回村,还要发现、培育在村人才,同时要多组织村社干部、致富带头人、村民代表等参加各种培训,走出去参观考察,寻找差距、转变观念,“只有把他们动员起来,乡村振兴才会有生机。”

两年多来,在刘景刚和村社干部的努力下,穴沱村考核成绩从2019年的全乡倒数第一,上升到去年的第二名。他希望保持这样的发展势头,同时准备了包括张国纯、朱照兴等在在内的困难群众名单,准备交给新来的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来源:重庆日报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限时推广:让每一个问题都有答案:https://ask.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