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刊发当代愚公:“太行山道路”上的里程碑

大学 作者:河北农业大学 2021-06-06 21:29:55



视频素材:河北农业大学   

视频制作:河北日报记者王思达


阅读提示


巍巍八百里太行,撑起了整个河北的骨架。而对于河北农业大学师生来说,太行山则是一条道路、一种精神——
40多年前,面对太行山区800多万贫困人口,河北农大秉承优良办学传统,以承担“河北省太行山区开发研究”项目为契机,把科技送进农户,把知识献给农民,把论文写在了太行山上,走出了一条享誉全国的“太行山道路”。
致富八百里,成果遍太行。40多年后,随着一份河北农大参与“太行山道路”的优秀教师名单的出炉,“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太行山道路”和“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太行山精神”,愈发清晰起来。

“入党就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2021年4月23日,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校史馆内,一份河北农大参与“太行山道路”优秀教师名单呈现在记者面前——
“王健(已故)、杨文衡(已故)、张润身(已故)、徐海光(已故)、安建昌(已故)、于宗周(已故)、李保国(已故)、周吉柱、马峙英、马宝焜、张立峰、孙建设、皇甫中泗、谷子林、张玉星、李明、李建国、曹克强、刘俊峰、邵建柱、陈雪平、杨欣、高洪波、李忠勇、张雪梅……”
这份名单中的人,年龄跨度很大:有的正值壮年,有的已经退休,有的却已故去;
这份名单中的人,专业各有不同:有的长于养殖,有的专攻林果,有的精于蔬菜。
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有一个共同身份:共产党员。
“40多年来,河北农大一代又一代师生无怨无悔、不计报酬地投身太行山,为山区人民创造了数以亿计的经济效益。在这些师生中,党员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模范带头作用。”河北农业大学校长申书兴介绍。
这份长长的名单,串起了河北农大教师40多年来薪火相传、扎根太行的一个个动人故事。而名单上的一位位党员,见证了“当代愚公”助力太行山区农业振兴、实现脱贫攻坚的整个过程。
时间回到1979年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结束不久,河北省科委就作出了全面开发、综合治理太行山的决定。
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当时的太行山区仍处在深度贫困之中,山区人民常年过着“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的日子,有32%的山村人均年收入在50元以下。也正因如此,在经过多次论证后,仍没有单位敢承担这项艰巨的任务。
眼看任务陷入僵局,小麦专家、时任河北农大副校长的王健主动请缨:“别人不干,我们干!太行山这块骨头再硬,农大也要啃!”
20世纪70年代末,河北农大原副校长王健(前排左四)带领有关专家在太行山区规划发展蓝图.

经过多次考察,河北农大把位于深山区的易县阳谷庄村定为试验区。当年仲春,一支由15个学科的教授、讲师、助教等70多人组成的科研队伍开进了阳谷庄,拉开了“太行山区综合治理”的序幕。
当年首批进山的许多农大老师,都对恶劣的交通条件印象深刻:当时从保定到易县县城再到阳谷庄,不到100公里距离,却要换两次车,花费四五个小时。进入深山区后,老式吉普车在“搓板儿路”上的剧烈颠簸,让人“骨头几乎散了架”。
但为了尽快掌握第一手材料,王健带领农大教师们踏遍了阳谷庄的每个角落,制定出阳谷庄开发的总体战略规划:利用当地优势,首先开发干鲜果品生产加工和小家畜、家禽饲养,尽快让农民手头宽裕一点。
“一开始,无论是农作物品种更新,还是果树修剪、化肥使用,山区百姓们连这些最基本的种植、养殖知识都不具备、不理解,我们就是从传播普及最基本的农学知识和技术做起的。”如今已是河北农大四位终身教授之一的张立峰,当年还是一名本科生,曾多次跟随老师们赴阳谷庄进行教学实习。当时山区农业生产的落后情景,让他至今记忆犹新。
在农大教师们的努力下,1980年春天,“奇迹”出现了:起步第一年,阳谷庄试验区便以98万元的投入,获得3330万元的经济效益。山区人民第一次尝到了科技进山的甜头。
也正是在1980年,时年65岁的王健,经特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对于自己的这一选择,王健生前曾说:“太行山开发很苦,共产党员必须起模范带头作用,所以我要入党。”
1981年,国家科委充分肯定了阳谷庄试验区的先治穷后治山、优先推广适用技术的路子,将河北农大“山区综合治理试验”发展成为“太行山开发研究”课题,纳入国家科研计划,并扩展到河北省4个地区的24个县,设立59个试验基点。
农大教师们也由此开启了一场科技扶贫实践——
果树专家马宝焜,带着学生们将刚刚从国外引进的红富士苹果种到了顺平山区;
刚刚毕业留校的李保国,跟随水土保持课题组的老师们,开进了前南峪;
和李保国同年毕业留校的张立峰,跟随小麦专家徐海光去了唐县军城;
比李保国和张立峰晚一年毕业留校的谷子林,则开始了在太行山区的养兔生涯……
他们中的每一位,后来都成为各自领域内的权威专家,也都在参与太行山农业开发的过程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正如今年已86岁高龄的马宝焜所说:“入党,就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在党员教师们的带头努力下,1986年春,河北农大“太行山开发研究”正式被国家科委命名为“太行山道路”。

“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
在这份长长的名单中,有一个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人——
他就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李保国。
1981年2月26日,李保国从河北林业专科学校(后并入河北农业大学)毕业,留校任教。仅1周后的3月6日,他就响应学校号召走进太行山,来到邢台前南峪村,投身小流域立体开发项目中。农家子弟出身的李保国在苦读之后又回到农村,心中却不曾有一丝一毫的失落:“我学的东西,只有农村用得着啊。”
2012年4月13日,河北农业大学原教授李保国,在临城县绿岭果业公司科技园为果农讲解薄皮核桃高接换优技术要领。河北日报记者赵永辉摄
在前南峪,当时还是青年教师的李保国跟随课题组,一待就是十几年。经过十几年的开发治理,前南峪村从草都长不好的荒山秃岭变成了“太行山最绿的地方”——森林覆盖率达90.7%,植被覆盖率达94.6%,并获得了“全球生态环境建设500佳”提名奖。
时间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老一代专家、教授逐渐退居二线,以李保国为代表的河北农大中青年教师,开始逐渐挑起了太行山开发的“大梁”。
此时,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让山区绿起来的李保国,开始考虑如何让群众富起来的问题。经过思考,他决定帮助山区发展经济林木。
1996年8月,太行山连降暴雨,许多地方树倒屋塌,田地毁损。洪水冲毁了内丘县岗底村200亩保命田,山上的果树也遭受不同程度的伤害。李保国随省科技救灾组进村查看灾情后,决心带领岗底村民重建家园。
他和普通村民一样,抡锤、放炮、挖坑、搬石头……在他的指导下,岗底的几千亩山场栽种了20万棵苹果树,形成了128道苹果生产管理工序,实现了优质无公害苹果生产的标准化。
参加工作后的30多年里,李保国把太行山区生态治理和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作为毕生追求,每年深入基层200多天,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带领10多万农民脱贫致富。
2016年4月10日,58岁的李保国因心脏病突发,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即便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李保国仍然每天奔波在太行山区的农业生产一线,用一生践行了“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的农大精神。
“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这也适用于河北农大参与“太行山道路”的其他教师。
1991年,在跟随老一辈教师深耕太行山区多年后,张立峰作为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课题——“北方旱地农业专题”的主要成员,来到坝上地区。
当时的坝上地区海拔高、风沙大,气候寒冷、土地盐碱化,自然条件甚至比太行山区更加艰苦。
河北农大教授张立峰(右)与科研助手在坝上地区进行田间试验 。

从条件艰苦的太行山区到更艰苦的坝上地区,对于自己的这一选择,张立峰这样说:“我们的课题负责人是当时已年届花甲的李仁岗教授,他身体不好,水土不服。但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他仍然坚持带队去到坝上并长期坚守。跟他相比,当年还是青年教师的我有什么理由不去呢?”
李仁岗吃苦在前、扎根坝上的精神,深深感染了张立峰。上坝两年后的1993年8月,张立峰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坝上,课题组要为农民解决一个多年难解的问题——蔬菜种植。他们从水土与气候环境监测试验开始,摸索坝上地区的蔬菜播种时机,筛选适宜种植的品种,创造性地提出了利用冷凉气候,发展错季蔬菜生产。
张立峰至今清楚记得,最早的试种是在张北县徐家村的一块沙地,“当初那边的农民粗放生产惯了,白菜种得垄不成垄、行不成行。”可就这样,1996年夏天第一次试种就获得了亩产近万斤的丰收。
种菜赚钱的好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传遍十里八乡,技术在张家口坝上地区很快得到推广,迅速扩大到山西、内蒙古等毗邻地区。坝上地区的农作物种植结构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张立峰团队在坝上地区取得的成绩,是河北农大培育“太行山道路”新的生长点的一个缩影——在完成了最初扎根太行的任务之后,20世纪90年代,农大师生将“太行山道路”向山前平原区、黄淮海中低试验区、坝上地区等六大生态经济类型区拓展,为河北省实现农业高水平发展,持续作出新的贡献。

“太行山精神”薪火相传
在采访过程中,名单上一位叫杨欣的党员教师引起了记者的关注。
与名单中许多深耕太行山区几十年的前两代教师相比,“70后”的杨欣已经要算第三代。其名字后面用括号特别标注的“机电工程”四个字,也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名单中的大部分老师,研究领域大都是传统农学范畴。而我的研究领域是机电工程,具体来说是果园农机装备。”河北农大机电工程学院教授杨欣说。
在杨欣看来,走好新时期“太行山道路”,必须把握农业发展的未来方向。“在果树种植领域,发展方向是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因此,通过现代农业机械和现代化果树种植模式帮助农民增收,就是我的研究方向。”
记者随杨欣来到位于太行山区的顺平县大悲乡北大悲村太行山第一农业创新驿站——顺农果品现代农业园区。
放眼望去,漫山的苹果树行距、株距整齐划一,树间布控着和微机控制室“遥相呼应”的天线、传感器。
“这个果园的最大特点是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可复制,它有效解决了传统果园管理费时、费力,果品没有竞争优势,增产不增收等问题。”杨欣介绍,“在这片园子里,从病虫防控到土壤管理,从花果管理到整形修剪再到水果采收,都可以通过我们研发的机械装备实现。”
顺农果品现代农业园区的成功经验,成为“太行山道路”在新时代继续深化拓展的一个范例。2017年7月,保定市政府与河北农业大学签订协议,在全市创建推广“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创新打造政府引导、专家参与、企业发展、群众受益的科技扶贫新模式。
截至2020年底,保定19个县(市、区)已建成50家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30.27万贫困人口在创新驿站辐射带动下走出贫困。
时光荏苒,“太行山道路”上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太行山精神”却传承至今。
传承这一精神的,还有农大的青年学生。
作为河北农大2020届毕业生中的优秀代表,已经读研的田春红刚上大一时,就在李保国事迹的感召下,主动申请加入了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几年里,她跟随专业老师,先后到过易县、阜平和临城县的很多村子,挨家挨户做调研,在山区生产一线开展科技服务活动,为果农答疑解惑、解决生产技术难题。
田春红在大二时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
在河北农大,学生们在教学实习和社会调研中助力农村扶贫的案例比比皆是——
在顺平、满城的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研究生服务队帮村民解决核桃生产遇到的难题;
在顺平神北村,园艺学院服务队义务开展果树、蔬菜种植技术培训;
在张家口涿鹿、怀来,资环学院服务队对葡萄烂棒病、黑豆病等病害进行技术指导;
在唐县,城建学院服务队开展山地测量、产业规划,为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
他们和带队老师们一起,奔走在前辈们走过的道路上,让“太行山精神”薪火相传。


来源 | 河北日报

编辑 | 白子彤

审核 | 王亮  赵凌云  张金晓  宋倩倩  齐亚栋

延伸阅读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限时推广:让每一个问题都有答案:https://ask.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