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以“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为主题的
第三期校友故事分享会在倍阅书店举行
2016届校友赵颖彪和2018届校友张玉婷
受邀回母校分享支援西藏、扎根西藏的经历
师生共话人生理想
2016年7月,刚刚从工学院毕业的赵颖彪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选择到西藏琼结县琼结镇,成为一名基层公务员。同年9月,大学本科毕业的张玉婷如愿来到华中农业大学深造,在园艺林学学院开始了为期两年的硕士学业。两个看似平行的人生轨迹,在2018发生了交汇。张玉婷在毕业后选择赴西藏基层就业。同为华中农业大学毕业生的两人,在西藏的工作上相互扶持、相互鼓励,生活上相互关心、相互照顾。从此,这一对90后夫妻相伴扎根琼结镇海拔3850米的高原。那里见证了小夫妻俩的援藏历程,也见证了他们的青春绽放。谈到援藏初心,张玉婷表示,自己最质朴的初心就是回报社会。由爷爷奶奶照看长大的张玉婷从小家境不好,得到过很多好心人的帮助,满怀感恩的她一直想要将这份爱心传递给他人。在这种信念的促使下,她在求学期间一直参与校内外的志愿服务,毕业时,她毅然放弃深圳的高薪工作,选择到印象中的神圣之地——西藏参加工作。赵颖彪说,自己是为了实现读书行路的人生理想。本科在新疆就读的他原本打算毕业后回新疆工作,却遇到西藏工作的机会,几乎是毫不犹豫地报名。之所以如此坚定,也缘于硕士期间在广西省的一次实地调研活动,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探讨解决了当地合作社面临的许多现实问题,实践报告中的有关提案被当地采纳。这是赵颖彪第一次将自己所学用到实处,也更加坚定了去基层实地服务的想法。工作中,与当地百姓接触不是一件易事。语言不通,年轻干部如何取得百姓的信任是最大的难题。赵颖彪和张玉婷二人在工作之初都为此苦恼,后来,他们一起加强政策学习,深入百姓家中,知行合一,将心比心。遇到老百姓收青稞,就帮着下田,遇到百姓家里盖房子,就帮着抬砖和泥。脱贫攻坚期需要政策上墙,锤子和钉子就是赵颖彪的随身工具,工科出身的他把专业用在了为老百姓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上。现场有同学问道,二人是否会说一点藏语,两个人脱口而出的都是“工作语言”:“您最近的身体怎么样?”“您家里有几头牦牛?”而在他们二人看来,最温暖的藏语是:“来家里吃饭!”节假日里,他们购买食材去百姓家中,和他们一起做饭、吃饭、喝酥油茶,在茶香氤氲中与老百姓们拉家常、话民生。和朝阳同行,与星光作伴。谈及援藏工作的心路历程,赵颖彪、张玉婷用“幸福”一词表达了自己援藏工作的感受。他们说,幸福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工作中曾结对帮扶贫困户,彼此之间像家人一般亲密,为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而感动;二是身边有另一半的陪伴和引导,两个人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奋斗,深觉青春无悔;三是自己得到了思想上的转变和能力上的提升,由初入基层实习期间的职场新人,学会了站在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组织协调,对于“为人民服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工学院副院长宗望远教授是赵颖彪的导师,宗老师就曾是我国援疆大军中的一员,而今,自己的学生也加入了支边大军,他深感欣慰和自豪。他谈到,援藏、援疆经历是人生宝贵的财富,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向西追赶着太阳,做名副其实的“追光者”;也有助于个人能力的提升,工作中既要使平日所学有用武之地,又要将知识播撒在祖国大地上。张玉婷的导师宋波涛教授在2020年底刚刚结束为期一年半的恩施扶贫工作,他也有三个学生奔赴支边一线,他说:“发挥专业所学,就需要深耕基层,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同样有援藏经历的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胡守强表示,三年的援藏经历是他人生中最美好的三年,西藏是他的第二故乡。“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要想做成大事业,必要从基层做起,不仅需要“面包”,也需要“诗和远方”。他勉励同学们要有情怀,有小家、成大家,到祖国、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做出属于自己的带有时代烙印的成绩。本次分享会还邀请了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尹云波,他也是一位援藏干部。“新时代新眼光新西藏,只有带着发展的眼光看待西藏,才能客观真实地了解西藏。”他认为随着国家各项发展战略实施和落地,很多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得到改观,经济发展迅速。西藏尤其变化大,现在交通十分便捷,连续多年GDP增速全国第一,老百姓收入增加,生态纯净,汉藏友谊深厚,是干事创业宜居的好地方。他倡议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拒绝“躺平”,树立高远的就业观,更多关注未来成长空间,将个人的需要融入到祖国的需要,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官方微信(微信号:hzau_news_center)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