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专骄傲】刘战楠:末路可能有路
刘战楠
吉林通化人,2011年以专业成绩第一名从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入职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焊装车间维修中心。现为公司焊装车间维修电气技师、工长。
“所谓伺服系统,是使执行单元的位置、方位、状态等输出被控量,跟随输入量(或给定值)的任意变化,并且可以形成闭环反馈的自动控制系统。和气伺服相比,电伺服有运行精度高、速度精确可调、最大输出压力大、价格便宜等优势……”身材高挑消瘦、一副黑边眼镜架在刘战楠鼻梁上,让这位一汽-大众曾经最年轻的工段长颇具“生范儿”,谈起专业来,他口若悬河、如数家珍。
捷达品牌是一汽-大众第一款相对自主的车型,在设备选型方面,可以突破大众集团以前的框架。成都分公司在焊钳控制形式上,把目光瞄向了本土线体商从未接触过的、更先进的电伺服系统。
▲电伺服攻关,与设备厂家和规划研讨问题
刘战楠早已对“电伺服”这一前沿技术做足了功课。这“试验”的任务,自然落到了他的身上。
攻关团队从国外运来一把NIMAK电伺服焊钳,自己搭线,自己接入机器人,尝试着驱动。在KUKA的协助下,机器人设备融进来后,确实能控制焊钳,但也有一个问题——抖动!
领导安排刘战楠和KUKA厂家的技术人员组成联合攻关小组,这项技术攻关,涉及到机器电柜、操作系统、NIMAK焊钳的结构和控制方式、电伺服系统配置应用软件以及没有参考标准的Workshop。说实话,很难。
▲cmt braze+改进研讨确定方案
当时,没有能支持电伺服版本的机器人,只能在原来机器人基础上更换控制系统、增加内存、重新做系统,刘战楠他们摸着石头过河,好不容易发现了“病因”,在电伺服与BOSCH焊接控制器通讯配置时又遇到了瓶颈,一个通讯测试程序运行到91这个数字时,无论怎么测试它都不动,即使焊钳动了,也不输出电流……
攻关组的4个人做了十几遍机器人系统安装配置,进行了各种尝试,还是没能突破。
▲现场解决机器人故障
彼时的刘战楠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合眼了。晚上十点多钟,他的脑袋还在对攻关的场景“过电影”,心里憋得慌。无意中,他和家人的对话中出现了“后台”一词,让非常熟悉KUKA控制原理的刘战楠脑海灵光一闪——
KUKA是通过Windows平台来控制机器人的,能不能进入后台驱动配置文件里一个一个地找,根据域名规则打开文件追溯代码?
刘战楠立刻变得兴奋起来,赶紧跑到单位去调试,通过可能的关键词搜索参数。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找到了91这个数字。顺藤摸瓜,将这个问题解决后,电伺服测试进入实质性节点——焊接功能实现!
▲现场解决机器人故障后
刘战楠和同事趁热打铁,输出了三份标准:一是硬件安装标准,二是配置标准,三是程序调试标准,使其他项目可以直接引用。在一汽-大众佛山二期项目上,ID.4和高尔夫8就使用了电伺服,优势明显。
有领导后来评价这项攻关成果:这是一汽-大众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以前生产线建设都是“拿来”,就是专业厂来建,建好后交付、培训,我们只需做好维护。现在,我们组装完设备后,再把工艺参数调出来,填补了大众集团在电伺服领域的空白。
▲机器人问题攻关后进行现场分享
奋进的脚步没有停歇。如今,刘战楠和他的团队正在商讨,用电伺服替换掉经常报警的气伺服,把成都分公司设备的老大难问题彻底解决。如果这个问题得以攻克,那些使用气伺服的汽车企业都可以借鉴,惠及全行业!
刘占楠攻坚克难的精神,值得所有汽专学子学习。无论你已经工作多年,还是即将走上工作岗位,作为汽专人都应该和刘占楠一样满怀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有定力,有勇气,既做汽车生产一线的“螺丝钉”,也做汽车产业技术前沿的“探路者”。
来源 | 一汽-大众党群文化微信公众号
责编 | 郝璞玉
审核 | 田 野
推送 | 党委宣传统战部
往期回顾 | |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