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项!
全文共8945字,阅读时间约为7分钟~
省委高校工委专职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郑邦山出席会议并讲话
省委高校工委专职委员何秀敏主持会议
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董学胜通报高校社科项目和成果奖情况
河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君健做《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贡献智慧和力量》报告
河南大学学报主编李伟昉做《以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的回信精神,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再上新台阶》报告
6月25日上午,河南省高校社科界庆祝建党100周年交流会召开。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组长、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郑邦山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省委高校工委专职委员何秀敏主持,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董学胜出席交流会。河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君健、河南大学学报主编李伟昉及人文社科研究院负责人应邀参加会议,并做大会发言。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谭贞、许绍康、阚云超、杨中华、孙功奇,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杨朝阳,总会计师韩守富及人文社科研究院和科学技术研究全体工作人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班子成员、文学院与科研机构等17个单位负责人参加学校分会场。
郑邦山指出,本次交流会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全省高校社科界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与经验的一次全面展示。郑邦山强调,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和价值追求,牢固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念;要坚持以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目标,大力加强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快构建具有中原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体系。全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要贯彻“五个一”的总要求:要守住一颗初心;走好一条道路;高举一面旗帜;把握一条主线;共圆一个梦。全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不畏艰辛、奋力拼搏,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省教育事业发展新征程。
孙君健做了《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贡献智慧和力量》的报告。孙君健指出,河南大学坐落在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全校师生对焦裕禄同志有着深厚感情,在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中肩负着走在前列、作出示范的重要使命。百年来,学校扎根中原大地,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和行业进步,着力打造高水平人才培养高地,为我省高等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进入一流学科大学以来,学校坚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贯穿双一流大学建设始终,努力让焦裕禄精神在立德树人、办学治校中持续汇聚正能量、发挥大作用。“十三五”期间,学校全力振兴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在平台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各项工作在全省名列前茅,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向上滑动查看发言完整材料)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为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贡献智慧和力量
河南大学 孙君健
尊敬的郑厅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
大家上午好:
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逐步实现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奋斗目标;百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与时代同发展、与人民齐奋进,为党和国家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重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百年来,河南大学始终秉承“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扎根中原大地办大学,以民族复兴为己任,融入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和行业进步,着力打造高水平人才培养高地,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河南大学坐落在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全校师生对焦裕禄同志有着深厚感情,在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中肩负着走在前列、作出示范的重要使命。长期以来,特别是我校进入一流学科大学以来,全校上下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深学细照笃行”的谆谆教诲,坚定做新时代焦裕禄精神的践行者,坚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贯穿“一流”大学建设始终,努力让焦裕禄精神在立德树人、办学治校中持续汇聚正能量、发挥大作用,真正地将焦裕禄精神内化为全校师生坚定政治立场、播种思想信念、树立远大理想、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动力,使之成为全校师生更加广泛、持久、真诚的信仰,真正地将焦裕禄精神融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学习,融入振兴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增强文化自信,推进双一流建设全过程。
一、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立育人之德树有德之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焦裕禄同志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为党为国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了崇高的道德典范。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初心使命是师生奋斗之源。我校扎实开展师德师风教育,营造立德树人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争做“四有”好老师,扎实开展“学习焦裕禄精神,成就出彩人生”“学习焦裕禄精神,不负教育育人使命”等师德师风教育活动,讲好“河大故事”,展现“河大精神”,强化广大教师的历史使命、社会责任和职业自觉。2019年,河南大学与开封市委共建焦裕禄干部学院,成立焦裕禄精神研究院,举办“焦裕禄精神论坛”,不断深化对焦裕禄精神的当代价值研究。
我校秉持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聚焦学生健康成才成长,以德为先、以生为本,注重把焦裕禄精神融入党史学习教育,把百年党史中所蕴含的系列伟大精神纳入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之中;通过建设焦裕禄精神思政品牌课弘扬焦裕禄精神,帮助学生传承艰苦奋斗、迎难而上、求真务实和开拓进取的优秀品质,引导我校青年学子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二、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做出彩河大社科人,为学校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强大能量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这就要求我们“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不怕矛盾复杂、不怕任务艰巨、不怕责任重大,敢于挑起重担,敢于克难制胜,敢于奋勇争先”。在“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我校全力振兴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在平台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十三五”期间,我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256项,获批数量位列全国高校20名左右;获省部级项目460余项;出版著作1000余部,发表论文7400余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2000余篇,发文量位列全国高校40名左右;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00余项,总量位居全省第一;承担横向科研项目近500项,累积经费2亿多元;举办学术讲座1800余场次,举办学术会议近400场次,形成“黄河学论坛”“两宋论坛”“区域与国别论坛”等一批学术交流品牌;培育中原发展研究院、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等一批特色新型智库,推出《中原经济区系列发展报告》等一批智库成果,向有关部门提交咨询报告100余份;我校当选“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单位,3家智库入选中国智库索引来源智库,成为我省入选最多的高校;获批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与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旅游研究院等部委共建特色研究基地;高等人文研究院入选中国高校高研院联盟成员单位;成立“生物考古实验室””等一批交叉性研究平台,形成国家——省(部)—学校三级研究机构为主体,院系虚体研究机构为补充的创新平台体系。
三、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勇于担当敢作为,为国家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学习发扬焦裕禄精神,就是学习焦裕禄“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的勇担当、敢作为的精神。我校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推出一批重要成果。
(一)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做文章。我校抓住机遇,勇挑重担,出台《关于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意见》;与中国历史研究院共同组建黄河文化研究院;与省文旅厅共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研究院,与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共建黄河文化智库,参与“黄河国家实验室”建设;承担马工程、国家社科基金等各类各级课题100余项,出版《新中国70年的黄河综合治理》《黄河文明的历史变迁》等著作50余部,设立黄河文明研究专项课题75项,投入专项经费1500余万元;提交的“关于高质量管护水土资源 促进黄河滩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得到了李克强总理批示;举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层论坛”系列学术研讨会;参与论证国家发改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
(二)围绕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国家和地方重要工作开新局。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学校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乡村振兴金融研究院”,进行了“百县千村调查”活动,并承担国家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工作,荣获国家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承办有“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高级研修班。组织编写了《中原经济区竞争力报告》《中国文化旅游发展报告》等系列年度出版物,创办了“中原发展研究创新奖暨中原发展青年论坛”学术品牌。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校第一时间向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提交咨询报告10余篇,并有3篇获得省领导批示,为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三)围绕“建设文化强省 构筑文明高地”增底色。我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深度挖掘河南省传统文化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获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基地——“豫剧文化艺术传承与保护基地”,举办河南省“戏曲演员声腔研修”人才培养班,编排大型民族音乐剧《香玉号》;成立武术学院和中原武术研究院,连续举办五届“河大杯”武术锦标赛;成立了“甲骨文与古代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倡议和指导中国文字博物馆、许慎文化园建设;参与指导河南省语言资源的调查保护工作;与开封市联合成立宋文化研究院;策划出版“中华源·河南故事”中外文系列丛书;建立“河南大学中医药研究院”;根据“最美教师”李芳事迹创作的多媒体剧诗《星空》走进教育部汇报演出;组织编写《黄河文化》中小学读本,王立群、程遂营做客《百家讲坛》讲述黄河文化。
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坚定信念守追求,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河大力量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坚持“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求实作风,坚定信念守追求,努力在新时代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创新性开展工作,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贡献河大力量。
(一)加强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建设。学校根植传统,守正创新。新世纪初,提出创建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黄河学”交叉学科的宏伟目标,连续举办12届“黄河学”高层论坛,自设“黄河学”博士点获教育部备案,开设“黄河学”公选课,成立“黄河学”实验班,《黄河学》获河南省视频精品公开课,自建“黄河学”特色数据库。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的考古学研究,连续举办3届“夏文化”暑期研讨班;提出“开封学”的学科概念,积极参与推动“中原学”和“新宋学”建设。双一流建设以来,我校正在加速形成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冷门绝学代有传承的学科体系。
(二)加强话语体系建设。我校运用多种新媒体平台,传播阐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论文、进专著、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创办的《人文》《黄河文明研究》等学术辑刊,在学界已产生重大影响;创建的“现代大学周刊”“宋史研究资讯”“考古河山”等公众号,关注用户达20余万,拥有一大批粘性很强的粉丝。
五、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转变作风善谋划,为学校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坚强保障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增强“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的责任心,不断增强转作风重实干的自觉性,勇于变革创新。我校牢固树立一流意识,切实提升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创新能力、文化传承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出台了《河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等10多个文科科研管理文件;启动科研育人促进计划,打造科研项目育人、科研机构育人、科研成果育人三大平台。举办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班,设立科研基金本科生创新项目,开设通识课程,举办第二课堂,不断完善高水平科研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新时代的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焦裕禄精神穿越半个多世纪,依然历久弥新,他的精神是我们哲学社会工作者的宝贵精神财富,他的精神的传承发展是时代的需要和人民的呼唤。让我们把焦裕禄同志作为一面镜子,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深学、细照、笃行的要求,学习焦裕禄同志对群众的亲劲、抓工作的韧劲、干事业的拼劲,在担当作为、实干苦干中全面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为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李伟昉做了《以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的回信精神,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再上新台阶》的报告。李伟昉表示,《河南大学学报》编辑部及时认真组织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我们编辑部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把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落到实处,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秉持对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向上滑动查看发言完整材料)
以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的回信精神
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编辑部主任、主编 李伟昉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指出:“《文史哲》创刊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几代编辑人员守正创新、薪火相传,在弘扬中华文明、繁荣学术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国内外赢得一定声誉,你们付出的努力值得肯定”。回信立即在国内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巨大反响,大家无不倍感振奋亲切,干劲倍增。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言简意赅,高屋建瓴,对办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提出了殷切期望。首先,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办刊人要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是表明立场、原则。其次,深入理解中华文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是彰显目标、使命。第三,强调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阐释方法和途径。第四,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就是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这是对高品质学术期刊的内涵和追求的揭示。第五,通过期刊这一阵地,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这里深刻指出了期刊所具有的支持培养学术人才成长和促进中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功能与作用,这也是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路径。总之,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封回信从办刊入手,落实到了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标和任务上,明确指出了期刊的引领创新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为办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中所贯穿的精神,与他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他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强调指出“新形势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繁重”,“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可以也应该大有作为。”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五个“迫切需要”,即:“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如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面对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呈现、各类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的新形势,如何提高改革决策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面对全面从严治党进入重要阶段、党面临的风险和考验集中显现的新形势,如何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如此强调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性,就在于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清、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所以必须“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因此,我们“要善于提炼标示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这项工作要从学科建设做起,每个学科都要构建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和概念。”这里再清楚不过地强调了构建中国特色话语新体系、引导国际学术界潮流的原创性思想的重要性,这也是中国文化、中国学术走出去战略中必须高度重视并做好做强的工作。
《河南大学学报》编辑部及时认真组织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大家一致表示,要坚定不移地把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落到实处,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秉持对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我们认为,学术期刊是执着追求民族文化精神的智者阐释思想、追求真理的神圣领地,是从容淡定、不慕浮华的学人品评人生、畅想学术的精神家园,是勤于耕耘、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开展学术交流、分享学术成果的重要平台。守护这方领地,灌溉这块田园,维护这个平台,既是我们办刊人的光荣与梦想,同时又让我们深感压力和挑战。我们深知,办刊物不易,把刊物办出特色、办出品味,让学界真正认可,更为不易!但是,我们愿意继续关注学术前沿,跟踪学术争鸣,提升精神品味,升华思想追求,创造学术精品,用高水平的编辑质量回报读者和作者。
我本人自2018年以来四次在京参加中宣部高层次人才培训班学习,提高了政治站位,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重要思想的重大制度成果,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每次回来都组织编辑部同仁集体学习,贯穿、领会培训学习的精神,坚决杜绝出现任何政治偏差和负面影响。我们还根据时代社会任务需要,及时开辟相关专栏,呼应当下重大关切。例如,面对新冠疫情肆虐,组织策划在学报2020年第3期及时推出“疫情期民众心态与社会治理”专题研究文章4篇,就疾病防控、心理疏导等问题呼应当下关切。又如,开设“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栏,将相继推出《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应对重大考验的历史考察及启示》《中国共产党百年共同富裕实践的三重逻辑向度研究》等文章。
总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确保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始终坚持高质量办刊,珍惜中国期刊协会2019年授予《河南大学学报》“致敬创刊70年”的荣誉称号,进一步巩固其河南省社科学术品牌期刊和全国精品学术期刊的地位,让它更好地成为展现文化思想价值、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窗口,成为学术交流并引领学术潮流的重要平台,为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作出新贡献,以饱满的激情和创新的业绩来拥抱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春天。
谢谢!
会议现场,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董学胜宣读了《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和《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名单》。全省获批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共9项,河南大学获批3项。全省共有10项成果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河南大学有5项成果获奖。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
(河南大学)
2020年12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河南大学共获得3项。分别是:
1.翁有为教授主持的《近代中国省制变革与社会变迁研究》
2.展龙教授主持的《中国历史上的灾害与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研究》
3.武新军教授主持的《中国当代文学跨媒介传播史》
这次交流会采用现场会议和视频会议相结合的形式举行,同时全程进行线上直播。双一流高校、省特色骨干大学党委书记及社科处长、部分高校专家代表及省教育厅各相关处室负责人82人主会场参会;全省151所高校设置分会场,高校领导班子成员、科研(社科)管理部门全体干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班子成员4300余人在分会场收看大会直播,同时,各高校组织师生通过网络直播在线同步收看。
点击查看发言完整材料
欢迎提供文字/图片/视频/创意作品等
投稿邮箱:hedaxinmei2018@126.com
审核:赵晓芳
责编:赵 雪
文字:人文社科研究院
声明:“河南大学”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长按关注更多精彩内容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