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 119th birthday to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百年农大 巍巍学府
立德树人 为国为民
明德自强 求是力行
栉风沐雨 薪火相传
二零二一年七月六日
河南农业大学迎来
建校119岁生日
我们一起来看看
我们的农大故事
1902年的中国风雨飘荡,内外交困的清廷为挽救统治危机被迫进行了一场史称“庚子新政”的改革运动,教育改革幸在其中。是年9月14日,清廷颁布《兴学诏》,要求各省“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
在此背景下,1902年河南巡抚锡良、学政林开谟在省府开封主持筹办了河南大学堂。同年7月6日,河南大学堂开学,19名教职员、200名学生肩负起清廷“作育人才”、“修明学术”的美好愿望。
▲1922年《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试验场成绩报告书》刊载的学校
河南大学堂成立后,随着时局变化几度更名。河南大学堂开学一个月后,1902 年8月15日,清政府颁布了清末第一个规定学制系统的文件《钦定学堂章程》,要求:“今定省会所设学堂曰高等学堂。” 1903年“河南大学堂改为河南省高等学堂,以翰林院编修王安澜为监督。名额250人,年经费银2.84万两。”(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编撰的《清代晚期(1840.6~1911.12)大事记》) 1912年1月19日,民国教育部颁发《普通教育暂行办法》,第一条就规定:“从前各项学堂均改称为学校,监督、堂长应一律改称校长。”“河南高等学堂改称河南高等学校。”(《开封市教育志》) 1912年民国教育部公布学制系统,史称壬子学制。当年10月份公布的《大学令》第二十条规定:“大学预科须附设于大学,不得独立。”由于清末各类高等学堂实际上都是大学预科性质,所以当这一学制系统公布后,全国各省份的同类高等学校纷纷停办或改办为专门学校。 面对这一局面,时任河南高等学校校长时经训作出了一个对于河南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农业教育而言意义非常重大的抉择:河南高等学校改办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 现藏于台湾“国史馆”的民国教育部专字第895号档案显示,时经训在呈送河南提学司的请示中提议:“预备科虽与高等学校程度相当,特以预备科须附属于大学校中,不能如从前高等学校之独立,而大学又未能各省遍设,本校为全省学校中阶级最高、开办最早者,不得不变通办理,改设专门学校以符新章而宏教育。” 民国教育部专字第895号档案显示,时经训校长将河南高等学校改办为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的提议,获得河南提学使陈善同和河南都督张镇芳的支持,由张镇芳以“陆军上将衔河南都督”的名义于11月3日具文咨请民国教育部查照立案。11月15日由民国教育总长范源濂、教育次长董鸿祎、司长林棨等共同签署公文,咨覆河南都督:“高等学校改办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并安置旧有各生办法,应准立案。” 至此,河南大学堂经过10年探索,最终因为河南省情、民生和发展的需要,改办为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由此开启了河南农业现代化的春天。1913年5月13日《时事豫报》在报道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开学典礼时做出了预言:“中州将来农业之发达不卜可知矣。” 而这一发现和考证还“填补了河南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缺环”。 就是从这里起步,质朴无华的农大人用智慧和汗水浇灌着河南高等农业教育的幼苗,在中原大地上写下了以教育和科技改造传统落后农业的不朽篇章,薪火相传,百折不悔。
1927年,冯玉祥任河南省主席,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与河南中州大学、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合并为国立中山大学,随后改名为河南中山大学,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成为中山大学的农科。1929年,时任河南中山大学农科主任的王陵南教授这样描述农科的使命:“农科是河南全省唯一最高的农业教育机关,也是黄河流域唯一最高的农业教育机关,对于一切农业问题……皆须担起解决的责任,也就是一人衣食不足都是农科的不尽职。”这就是农大人百年来一以贯之的情怀。
1930年8月,河南中山大学校务会议决定,将河南中山大学改名为河南大学,呈民国河南省政府核示。9月份河南省第三届议会议决,批准将河南中山大学改名为河南大学。 改名为河南大学后,学校将文科、理科、农科、法科和医科分别改为5个学院,其中农科改为农学院。 农学院院部设在开封繁塔寺。改科为院之前,河南第一甲种农业学校于1930年并入河南中山大学农科。改科为院之后,该址作为河南大学第二院。
1952年,教育部进行全国院系调整,8、9月间,农学院重新独立建制,河南农学院从此命名。同时,畜牧兽医系被划并给江西农学院,植物保护系被划并给华中农学院,两系师生南渡长江,为中南地区农业教育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1957年,学校从开封搬到郑州办学,既要补充师资,又要重新建校,困难可想而知。但农学院师生不仅闯过了独立建校的难关,还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1971年,响应国家号召,河南农学院迁校许昌县蒋李集。1975年,学校一度改名为许昌农学院。
这是一段特殊的年代,特殊的岁月,农学院的师生们经受了特殊的考验。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和服务农业生产的使命意识,一直激励着大家不言放弃。学校主持了全省小麦、玉米高产稳产低成本的重大攻关项目,促进了小麦、玉米的大面积增产,对解决全国特别是人口大省河南的粮食问题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1982年,河南农学院迁回郑州。
1984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河南农业大学。大好春光,怎敢蹉跎,农大人鼓足干劲,只争朝夕。
于是,在近30年的时间跨度里,河南农业大学紧紧围绕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四大功能,勇于担当、锐意进取,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造就学生者为学校,而造就学校者则其学生。”河南农业大学紧跟时代步伐,坚持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全体成才”为目标,创立和完善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机制,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注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推进核心课程建设,使学生们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边锻炼,全面提升素质,真正培育了一批批农业现代化的播火者,奉献四海,建功八方。
如今河南农业大学作为一个百年学府,在中原沃土上闪着耀眼的光芒,她不断吸收新鲜的活力,为中国农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筚路蓝缕,栉风沐雨,河南农业大学走过了百余年的办学历程。学校源自1902年创办的河南大学堂,先后经历了河南高等学堂、河南高等学校、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农科、河南大学农学院等办学阶段。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重新独立建制,更名为河南农学院。1984年12月更名为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9月成为农业部与地方省政府共建的第一所省属农业高校。2012年11月成为国家林业局与省政府共建高校。2013年5月学校牵头的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首批“2011计划”。2020年学校顺利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名单(排位第一),兽医学学科群、作物学学科群、林学学科群、农业工程学科群获得A类支持类别。团结勤奋 严谨求实
这是农大
明德自强 求是力行
这也是农大
科教兴国为己任 振兴中华担在肩
一百一十九岁的农大
初心不改 使命依然
滔滔黄河岸边 莽莽中原沃野
这是一百一十九岁的农大
这是我们的农大
新征程 新未来
我们信心满怀 豪情澎湃
祝福你 农大
一百一十九岁生日快乐
校对 PROOFREADER
王菲凡
视频 VIDEO
排版 EDITOR
张思远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