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生:与“贫困”较真碰硬 以“精准”真评实考
“我感到太激动咯!我们的日子好过了,穿的有了,吃的也有了。我今天很感动,泪水装满了肚子,很快就要爆出来了!”
这句真情实意的话,来自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金阳县春江乡大卷村的村民熊兴品。在被问及对党中央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有什么感受时,他眼里饱含着泪水这样回答。
在精准扶贫政策中切实感受到“日子好过”的村民不算少数。“道路硬化了,劳动技能提高了,出门打工有路子了,家里的农产品也不愁没有市场了……”我校精准扶贫评估团队成员、彭海英老师在评估访谈中,总是能听到村民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变化的喜悦,“进村道路基本全部硬化,人们出门不再像以前那样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评估过程中,村民常常笑着说,自己衣食不愁,感谢党的好政策。”
2016年2月,党中央将第三方评估纳入了精准扶贫工作中。同年5月,云南财经大学精准扶贫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土资源与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子生教授及其团队受国务院扶贫办委托进行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工作。
五年多来,我校精准扶贫评估团队先后完成的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项目达37项。团队足迹遍布云南、贵州、四川、广西、西藏等8个省份,调研了100多个贫困县,总计完成了30多万贫困户的入户调查工作。
2016年至2020年,我校精准扶贫评估团队先后三次获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工作先进集体”。2018年9月,杨子生教授担任党支部书记的云南财经大学科研院所(中心)教工第二党支部获批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2019年2月获批云南省首批“创建一流党建示范党组织”,2021年6月被授予“云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杨子生教授于2016年12月荣获国务院扶贫办首次表彰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先进个人”称号,2021年2月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
本期,就让我们跟随杨子生教授及其团队的脚步,去看看他们在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工作中的点滴故事和为民情怀。
“能帮一点是一点”
“我也出生于农民家庭,可我没想到一些偏远的农村会这么贫穷。”
2016年5月,杨子生教授第一次带领评估团队到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进行调查评估,在村干部的陪同下到一家农户做入户调查。入眼的第一幕就是“破”和“旧”,住的房屋是土坯房,家里什么都没有,黑漆漆的一片,母子俩都患病,急需钱做手术。家里、村里七凑八凑的钱只够一人做手术,最后老母亲决定让儿子做手术。因为再也凑不出2300元的手术费,自己的病就任由拖着。
杨子生了解到这个情况后,自己掏钱交给了这位老母亲。“家里的老人做手术2300元都拿不出来,是真的很难啊!”他说。
自此以后,杨子生再到农户家开展入户调查的时候,随身不离的就是他那个装有现金的背包,“看到实在困难的就尽自己所能,能帮一点就是一点。”
因为看到了农民的不容易,杨子生一直和团队成员强调:“一定要实事求是地开展调查评估工作。”整个团队正是秉承着“全心全意为贫困户服务”的信念,一路翻越大山,走入一个个连车子都难以开进的村庄。
2016年6月,弥渡县牛街彝族乡,团队成员在泥泞的山路上前行
2020年6月,校党委书记王建颖带领我校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团队赴西藏自治区2019年脱贫摘帽县中的日喀则市江孜县、那曲市巴青县、尼玛县和昌都市贡觉县开展实地调查评估工作,更加坚定了师生们要把这项任务圆满完成的决心。但真正进入西藏地区,困难接踵而至。西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多风雪,尼玛县的平均海拔更是在5000米以上,队员们感冒、发烧不断。团队骨干成员张博胜表示,队友生病的原因主要是短期内难以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我每天晚上都要吸氧,不然很难睡着。加之白天工作强度很大,在缺氧状态下不仅头疼,还经常流鼻血。”
每次评估工作的时间都很紧迫,每人每天入户调查的工作量基本是确定的,队友生病了,其他队员就必须顶上,工作量随之增加,工作压力也更大了。“空气太稀薄,高反严重,头晕胸闷,在调研的路上我们很多人是吸着氧去的,但这些都是小事。只要能为贫困户服务,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就值了。”团队成员王佳说。
“该是什么就是什么”
“没有科学精神、责任心和担当精神,是不可能成为合格的第三方评估团队的。”杨子生教授说。
作为脱贫摘帽的“最后一关”,第三方评估团队需要秉持着“独立、客观、公正、科学”的基本原则。既不偏袒地方政府,也不偏袒农户,整个实地调查和评估过程坚持看实情、听实话、查实据三者有机结合,相互印证,“就是要较真碰硬,真评实考,该是什么就是什么。”
在第三方评估过程中,杨子生教授也言传身教地把这种“真评实考”的态度传递给了团队里的其他成员。评估团队不仅要听农户说,更要看。“我们对每一户都进行了详细的问卷调查,每户都要录音录像拍照,位置定位。看看家里的房子是不是危房,家里面有没有吃的东西,基本设施是不是齐全。”
在杨子生教授的严格要求下,入户调查的队员们都练就了“火眼金睛”。参加过多次贫困县退出评估工作的博士研究生钟文,在回忆起到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乌蒙乡参与退出评估的经历时直言,“如果我们不进去看真实情况,留情面就让禄劝县脱贫摘帽,也许这个村的贫困状况就不会有变化,我们就对不住自己的良知。”
2017年1月,团队成员
步行前往禄劝县乌蒙乡
基噜村开展调查评估工
作
“禄劝给我的第一眼印象就是破破烂烂。”这是杨子生教授在2017年1月对禄劝县的最初印象。建档立卡户因为政策好,住的房屋情况还算好,但是一般农户有很多还住在破房烂屋里,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我们看到一家一般贫困户,门外拴着一头黄牛,女儿用手紧紧地攥着绳子,整个房间里什么都没有。”杨子生说。这户的女主人告诉评估团队,他们家主要依靠种植玉米、土豆谋生,唯一值钱的财产就是门外拴着的那头中等大小的黄牛,这是春节过后女儿出嫁时的嫁妆。
在2017年1月的禄劝,这样的情况很常见。团队挨家挨户进行入户调查并分析测算后发现,禄劝县16个乡镇贫困人口漏评率高达28.23%,而当时国家标准为贫困人口漏评率不得超过1%,“这个数字,我永远都会记得!”杨子生感慨道。
“秉承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弄虚作假,让每一户的调查数据都经得起检验。”杨子生及其团队始终牢记第三方评估的魂和魄,切实按照党中央规定的“真评实考”的原则和要求,实事求是地调查得出了禄劝县2016年脱贫人口错退率、贫困人口漏评率、综合贫困发生率等考核评估指标,最终做出了“暂缓退出”的结论,这是全国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否决贫困县退出摘帽的情况,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震撼。
禄劝县延缓摘帽后,昆明市投入20多亿对禄劝进行危房改造,覆盖54801危房户,涉及危房改造的人口数目高达20万。“现在到禄劝县调研,所见到的都是安全稳固的房子。”杨子生说,以前入户调研非常辛苦,路不通,车开不下去,只能步行;而现在,一条条道路深入山区腹地,入户基本上是车子直接开进村里,需要步行的道路都完成了硬化。
禄劝县不仅在危房改造中成为了典型,扶贫产业也发展得有声有色。他们从贵州引进茅台酒酿造技术和人才,建起了自己的酒厂。农户们有了两份收入,一份是土地的租金,另一份是到酿酒厂务工的收入。截至2018年底,禄劝县11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的22.21%降至0.54%;2020年末,贫困人口已清零,扎实过硬地真正实现了脱贫摘帽。
“这五年,我们的奋斗值了”
今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赴京参会并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的杨子生不住感叹,“这五年,我们的奋斗值了!”
近五年来,云南财经大学精准扶贫与发展研究院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的使命任务,先后组织云财师生4000余人次承担完成了国务院扶贫办等委托的37项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重大任务,调查评估成果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多次采用。
因为在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工作中的优异表现,杨子生及其指导的研究生杨诗琴、张博胜、王佳、钟文以及青年教师彭海英先后荣获“国家扶贫开发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先进个人奖”。
作为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负责人,杨子生教授带领着党支部用党建思想为学术科研导航,主动将学科建设、学术科研与国家精准扶贫战略有机结合,做到党建工作和学术科研双向开花,高水平成果不断涌现,并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赋予了学术科研新的生命力。
近年来,杨子生教授发表的学术研究成果都是在走访贫困村落的过程中孕育而生的。依托于所主持和承担的精准扶贫调查评估项目,他于2019-2020年先后撰写了三本精准扶贫模式研究专著,分别为《世界减贫背景下的昆明市脱贫模式》《中国中西部地区精准扶贫典型模式》,均被列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减贫研究书系/案例研究”成果。“我们想让这些贫困地区的成功脱贫模式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为我国和世界贫困地区实施反贫困战略提供参考和借鉴,为全球减贫事业作贡献。”他说。
2020年9月,团队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独龙江乡调研
对于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的建设,杨子生多次跟党员们强调:“我们要以不可动摇的决心,以无怨、无悔、无惧的姿态去迎接挑战,不辱使命,建设好工作室。”
在 “双带头人”工作室主要负责党务工作的余京珂老师表示,“在工作室工作的这两年,每一天都充满动力,成就感满满。杨子生教授的话也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让我时刻警醒自己,要时刻保持着严谨的工作态度、高涨的生活热情,去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路。”
2021年7月,正值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作为一名老党员,杨子生将他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奖金30000元、学校党委发给他的“优秀共产党员”奖金1000元以及他的科研工作奖金7400元,共计3.84万元人民币捐给了学校的128名孤残大学生,每名同学获捐300元人民币。他表示,今后将继续为部分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提供经济帮扶。
云财人在脱贫攻坚一线的生动实践中体现着个人价值,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未来杨子生教授也将带领着他的评估团队,继续为防止“返贫”,奔走在乡村小道上。
2021年3月,当东风又一次在流经昆明市禄劝县的金沙江上卷起阵阵细浪时,我们可以看到在对岸的山坡上,有一排排挺立着的酿酒厂房和一层层高粱叶组成的嫩绿色波涛。在象征着新生的春天里,它们与中国的千万个村庄一样发荣滋长。
相关阅读:
文字 | 苗玉薪 姜蕊 赵姝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部分图片来源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脱贫攻坚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
排版 | 范淑榕 解佳
编辑 | 吴炳昕
实习编辑 | 罗明珠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