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大人的科研故事⑤│许磊:谨记理想 艰苦奋斗

大学 作者:江汉大学 2021-08-11 17:06:19


今年初,我校创立了“炳灵学术论坛”科研宣教平台,以“交换思想、交流学术、交叉学科、交融团队”为宗旨,旨在搭建“科研典型、身边榜样、深度交叉、多点群发”的科研交流新机制,促进学院(机构)、学科及科研平台间的合作交流与交叉融合,营造浓厚科研氛围,促进学校科研跨越发展。5月上旬,学校举办了“炳灵学术论坛”启动仪式,论坛上,主讲专家与师生分享了各自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心得体会,他们用亲身经历的一个个科研小故事,激励着广大师生不忘科研初心、砥砺前行,为努力建设高水平城市大学接续奋斗!


教育学院  许磊


许磊,江汉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湖北省心理学会监事,湖北省心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心理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武汉市心理学会监事,武汉市心理学会生涯发展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获湖北省第七批“博士服务团”先进个人,江汉大学“十佳辅导员”、“十佳班主任”、“青年岗位能手”。主要研究领域为关注网络认知学习心理,社会认知心理,心理测量与统计等相关领域研究。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1项,省市级项目7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出版专著1部,以第一作者或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SCI论文2篇,CSSCI论文8篇,其中1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获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



谨记理想  艰苦奋斗


自以辅导员身份入职以来,九年时间,我从辅导员转到实验员,再转到专任教师,成为了学校既是“十佳辅导员”又是“十佳班主任”的教工。这段经历在很多同辈看来,是所谓“华丽的转身”,是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模板”之一。但是在我自身看来,这就是一个普通的自我实现的故事。如果说这段经历能够给其他同仁和学生们一点启示的话,我想无外乎“勿忘学术理想”这6个字。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理想”和“目标”并不一定是完全统一的。“目标”可以是金钱、职务、职称这些外在的东西。为了达到目标,可以暂时“卧薪尝胆”,但是一旦目标达成或者长期未能达成,行为都将失去动力。“理想”是内在的,即便没有任何外在的奖赏或惩罚,行为依然会持续。哪怕艰难险阻,追求理想的过程本身就是快乐的。不难看出,坚持不懈的科研工作,需要理想来支撑。


2007年从华中师大心理学院本科毕业时,我的“目标”是一份还不错的工作。这个目标达成得十分顺利。很简单地签约了一所省级示范高中,负责高一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对口,事业编制,或许是很多人的梦寐以求。不幸的是,才入职没几个月,就有一个高三学生在校内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事件轰动网络,虽无我的责任,却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20岁出头,短短几天内经历了家长冲击学校,灵堂为学生守灵等事件,其中酸楚痛苦如今想来依然心有余悸。人总要经历些什么才能成长,事件平息后,我的理想才渐渐清晰,或许我真的没有天分通过心理咨询去帮助学生,但我可以通过学习与教学心理研究,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生活。此后,便决定辞职考研。2009年考取湖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研究生,2012年毕业后到江大教育学院做辅导员,同年转岗至江汉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2014年考回母校华中师大攻读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研究生,2017年博士毕业后转岗至心理学系成为专任教师。一路走来,这个理想从未改变。


与许多普通的“青椒”一样,博士毕业在江大面临的最大困难可能就是没有科研团队。习惯了大军团作战,如今“一夜回到解放前”,难免不太适应。研究生太少,带不了;本科生太忙,用不上;新课太多,备不完。未必是巧妇,但米是真的没几颗。一开始我也很困惑,直到一次座谈会上,听到一位同事说:“博士毕业,我们都是有着学术理想的”,才恍然想起:辛苦折腾这么多年,追求的是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助人助己这样的理想,并不是几年内评上高级职称这样的目标啊。正如艰苦创业的梦想家们,出场即满级还谈什么理想?在这样的信念下,几年来一边独自耕耘,一边默默地为学院的团队建设工作贡献力量,如今初见成效。首先,是贯彻“把本科生当研究生培养”的思想。很多老师觉得本科生水平不够,把带毕业论文看作痛苦的任务。我却把带毕业论文看作没有研究生可带时最宝贵的资源。只要好好带,本科论文完全可以达到甚至超越部分专业硕士毕业论文水平。近年来,我对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从选题开始即实行研究生式的培养模式,以现有和拟申报的项目为依托,集体系列选题,集体采集数据,每周例会讨论,多次预演答辩,集体修改投稿。目前已有学生毕业论文发表在了学校认定的A类C刊上。其次,是坚持“吃亏是福,做好自己”的信念。科研团队没有制度约束,顺利开展合作靠的是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和认可。没人愿意跟凡事斤斤计较,挑肥拣瘦,只想着投机取巧的人同坐一条船。普通“青椒”,要得到同事的认可,必须要肯吃亏,先做好自己,再带动他人。很多人认为教师承担部分行政事务是额外工作量,是负担。我却认为参与行政事务是青年教师尽快熟悉校情并被同事熟悉的最好途径。没人愿意值的班,我值;没人愿意开的会,我开;没人愿意上的课,我上;没人愿意带的学生,我带。加之几年来自己科研上的一些成绩与指导毕业论文的成效,终于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正如一位前辈所言“也就是你,能让通讯作者亲自来改错别字”。有了上述基础,我的路开始越走越宽。今年担任心理学系副主任之后,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开始试点将自己的经验推广至全系。从大二学生开始,即根据学生意愿将学生分配至各科研团队。将学生科研立项、本科毕业论文和考研辅导工作全部纳入团队工作范畴,希望以此既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又帮助每一位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建立起自己的学生团队。此举也得到了学生和老师们的积极响应。


我的科研故事既不“励志”也不“凡尔赛”。仅希望能以此唤起青年同仁们曾经的学术理想和热情,努力做一个普通而自信的“青椒”。我也相信,如此坚持下去,不久的将来,我辈教师,乃至整个江大,悄然间都会不再普通。


江大新媒体工作室


信息来源:科研处  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王丰昌  陈敏英

审核:江小薇

小薇投稿邮箱:jiangdaguanwei@163.com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限时推广:让每一个问题都有答案:https://ask.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