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蓝的故乡丨听陈国庆校长讲述国之瑰宝出土面世的故事!

大学 作者:内蒙古大学 2021-08-18 16:33:16




内蒙古这片北疆大地上,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自治区内的文物和文献,不仅沉淀和传播着历史文化,也集中反映一个地域的文化变迁和文化传承。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卫视节目制作传播中心特别拍摄制作文化知识类节目《内蒙古国宝探秘》,为内蒙古自治区馆藏重点文物进行揭秘建档。

     8月13日晚,陈国庆校长接受内蒙古卫视《蔚蓝的故乡·内蒙古国宝探秘》节目记者采访,为我们讲述国之瑰宝——钧窑“小宋”自造香炉出土面世的故事。


内蒙古国宝探秘第三期


[解说]

它,釉如脂膏,似玉非玉胜于玉;它,釉色莹润,色彩奇幻绝世无双。它的出现,打破了“钧不过尺”的旧框框,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器型最大、最完整、制作最精湛的元代钧窑香炉,堪称“国之瑰宝”。


陶器为人类所共有,瓷器则是中国人的创造。在中国古代,烧制瓷器的瓷窑中,有最有名的五大名窑。而在这之中,有一大窑口极其特殊。它万千色彩。它自然天成,不可预测,不到出窑那刻,世人不会知道它的色彩。它就是大名鼎鼎的钧窑。

[主持人]


[解说]

钧窑是我国北方的著名瓷窑,为中国古代五大名窑之一,因窑址位于河南禹县钧台一带,古属钧州,所以被世人称为钧窑。有一句话叫“钧瓷无双”,也就是说,即使在一个窑里所烧出来的钧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每一件钧窑都是“独一无二”的。


由于钧瓷是窑变成色,决非人工所能描绘。在宋代被定为御窑,专门生产贡瓷。根据文献记载,当时铸造钧窑时,必须要有官员在场监看,在挑选出符合宫廷器物条件的宫廷制品后,其余的一律销毁,就算是残障断片,也不允许流入民间,由此可见钧窑的珍贵之处。

[主持人]


[解说]

钧瓷的生产工艺极为复杂,烧制不易,素有“十窑九不成”之说。从选料到烧成,七十二道工序,无论哪道稍有不慎,都可能前功尽弃。那么,这件精致的钧窑“小宋”自造香炉,是如何制作出来,又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陈国庆校长讲述“小宋”自造香炉出土面世的故事


     1970年12月的一天,内蒙古大学历史系的师生们,组织到呼和浩特白塔东南不远的农田,与当地农民一起劳作。突然,一个人手中的铁锹,碰到了一个硬邦邦的东西,大家赶来,一起除去上面覆盖着的土层,一个圆形大瓮呈现在他们面前。打开后,大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6件精美的瓷器静静地躺在那里。

     当时村民们有基本的文物保护的常识和觉悟。他们知道,来参加劳动的内蒙古大学师生中,有历史和考古方面的专家,所以他们就主动找到内蒙古大学历史系的吴荣曾老师,把文物交给他,吴荣曾老师就把文物小心翼翼地护送,转交给了内蒙古自治区的文物部门。




更多节目内容,请滑动阅览


解说:

这6件瓷器。分别有香炉1件、镂空高座双螭手耳瓶1对、缠枝牡丹纹瓶1对、缠枝莲纺瓶1件。通过研究,考古专家证实,这批瓷器属于元代窖藏。


同期:内蒙古博物院 院长 陈永志

这个窖藏呢,是在一定的特定的社会环境下,产生了社会上的活动的群体,有意的或者是专门的,将一些个随身的宝贝,随身的一些个非常珍贵的金器、银器或者是瓷器,专门放到一个特定的保存环境下,遗留下来的,这样的一种特殊的器物埋藏坑。你比如说,是像陕西地区何家村,发现了大量的金银器的,这样的窖藏点。那么内蒙古地区,这个地区比较特别,它是处于农牧结合带,那么在过去的不同的族群,在交融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发生一些个战争,那么战争的多发,也会导致这种窖藏的出现。


解说:

最让专家们感到兴奋的是,在香炉上,发现了落款铭文。一般来说,瓷器的落款都是在底部。而这座香炉,中间正面凸起一个方形题记,上面刻有“己酉年九月十五小宋自造香炉一个”十五字楷书铭文款,这个香炉,也因此被人称为钧窑“小宋自造”香炉。据考证,这件器物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件,有确切纪年款的元代钧窑瓷器,可以称之为元代中期钧窑的最高制作水平。


同期:内蒙古博物院 院长

1309年,就是小宋自造香炉的一个具体的烧制年代,那么他无疑小宋知道香炉由于有这样的一种年代标识,它实际上非常准确的,标识出了我们的钧窑的烧制技术,是什么时候,达到了一个非常成熟的,这样的技术高度。


解说:

在香炉的楷书铭文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小宋自造”几个字,“小宋”应该就是制作这款精致香炉的工匠,而且绝非一般工匠,必然是国宝级工匠。那么,如此精美绝伦,刻有铭文的香炉的主人是谁?这件香炉又是他拿来做什么用的呢?


解说:

根据出土钧窑香炉和瓷瓶的特征,考古专家判断,它们不像是当时一般民间或官署内用的东西,而且窖藏的地点又距白塔较近。


白塔,当时属于古代丰州城辖区。在辽代,这座白塔属于大明寺寺院内存放佛教经卷的地方,来访人众甚多。因此,“小宋自造”香炉的出土地,说明它很可能是当时寺庙内使用的供器。


解说:

公元1308年,当时丰州城内白塔旁的寺庙重修完成,工匠小宋便为这寺庙制造一具香炉。经过无数次失败后,公元1309年九月十五,小宋为寺庙烧制的这具香炉终于制作成功了。

不管是釉变成色还是整体造型,这具香炉都到达登峰造极的境界,成为当时钧窑香炉的巅峰之作。这也是小宋一生中烧制出的最好作品。


主持人:

在古代,钧窑有种说法,就是“钧不过尺”,意思是说钧窑瓷器的高度,不能超过一尺。当时的一尺,大概就是现在的23厘米左右,可是,这件小宋自造香炉的高度为 42.7厘米,口径为25.5厘米。


解说:

截至目前,大量钧窑日用品瓷器的出土,充分印证了古代钧窑瓷器,钧不过尺的说法,然而小宋自造香炉42.7厘米的高度,却使它成为了元代钧窑香炉中最大的一件,那么,为什么钧窑很少有大件?小宋自造香炉又为何如此特别呢?


同期:内蒙古博物院 研究员 丁勇:

在烧的时候就塌坯了,整个塌下去了,或者裂变了,整个开裂了,或者釉色整个不成功,这种的概率特别大。能够烧成咱们小宋自造香炉,这个真是一个是窑工他的技术。另外还有一个天工,天意,这两个加在一起,才能做出烧造出,这么一个现在来说,在目前国内来说,是唯一的一个,这么大尺寸的一个钧窑香炉。而且不管是工艺,完整性,它的釉色方面,都是首屈一指的弥足珍贵。


解说:

要想制作瓷器,当时的工匠们,只能用手拉坯或者印坯。大家可想而知,在当时要手拉坯,做成一件成型坯子,是多么的不容易,即便是手拉成型了,还有后面的环节,所以,器型高度很关键,越大越不好做。


主持人:

正是因为器型大,有铭文以及造型精美,这件“小宋自造”香炉,被评为了镇院之宝。可我发现在这件香炉上面,有一些类似线条的纹路凹陷,这不就是一件有瑕疵的残品了?像这种宫廷级别的工匠,难道在烧制过程中,还能产生这样的失误吗?


解说词:

其实,这种纹路凹陷,是钧窑瓷器烧造过程中产生的一个现象,也是判断钧瓷的一个标准之一,用俗话说就叫“蚯蚓走泥纹”,因为这种纹路,有点像蚯蚓走过泥土以后,所留下的痕迹。那么,钧窑瓷器在烧制过程中,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


同期:内蒙古博物院 研究员 丁勇:

这是一种实际上,是在钧瓷烧造过程中,它釉面上的釉有时候比较厚,有时候薄厚不均,附着在坯体上的,他比如先干裂了,在外面的经过高温,又有点融化了,他就能把这些空的裂变的,裂的地方,填补进去了,填补进去的颜色,又跟之前的不一样,所以就会出现这种的,蚯蚓走泥纹这种的现象。


解说:

蚯蚓走泥纹,固然是小宋自造香炉很明显的一大特点,然而更令人称奇的还有它釉层的走向。


主持人:

隔着玻璃看这件钧窑香炉,发现它通体施天蓝色釉,釉层肥厚,并从左上角向右下角流淌。看上去特别醇厚,像裹了一层厚厚的冰激凌。


解说:

那么为什么这件钧窑小宋自造香炉的釉,是从左上角向右下角流动,而不是通常的垂直往下流呢?


同期:内蒙古博物院 研究员 丁勇

它烧造过程中,它这么大的一个香炉,它是底下有托的匣钵,用匣钵托着它避免塌掉,端它的时候整个拖匣薄,匣薄的时候脱的时候,他可能当时是斜着放的,所以会产生斜右是斜的往下流的这么一个情况。


解说:

正是因为小宋自造香炉工艺复杂,成本高昂,所以古代钧窑窑厂并没有通过大规模生产同类商品,以获取更大利润。也正因为如此,更彰显它的珍贵。如此大的香炉,最终烧制成型,即便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也绝非易事。


同期:内蒙古博物院 院长 陈永志

我们曾经在80年代左右,内蒙古博物院曾经有过这样的意向,想要把钧窑香炉在哪个地方复制,但是难度还是比较大,也能够烧制出来,但是真正如果达到这样的古朴高雅,然后浑厚大气的这样的一种风格,这是烧制不出来的。


解说:

即便是在出土四十多年后的今天,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发展,许多钧瓷纷纷出土面世,但始终没有能够超越它的存在。所以,这件元代钧窑“小宋自造“香炉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享受国宝级待遇,是当之无愧的。同时,它也成为内蒙古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之一。


解说:

在中国辽阔的国土上,不论古代交通运输条件如何不方便,都阻碍不了我国南方和北方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密切联系。小宋自造香炉,既有雄壮浑厚的沉稳之气,又具清新练达的含蓄之美。这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完美结合。历经几千年的沧桑变化,中国瓷器的创造,依然延续。  




一直以来,内蒙古大学承担着为自治区培养文物考古人才,参与发现古代文明工作的任务。建校初期,1959年,内蒙古大学历史系设立考古教研室,著名学者吴荣增担任主任,这是除了北大、西北大学以外,较早建设考古专业的高校。李逸友、贾洲杰等知名考古学者曾在内大长期从事考古学调查和研究工作。

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2013年成立了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2018年成立了考古学专业,同年成立考古文博系,近年来参与了自治区新机场、各项公路建设前期考古发掘工作以及考古中国项目发掘、北魏祭天遗址发掘工作,为自治区考古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来源  : 腾格里新闻

编辑  : 郑力吉 郑明耀

值班编辑  : 郭宇欣

主编  : 吴栓虎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限时推广:让每一个问题都有答案:https://ask.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