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大校友|池昌斌:不惧挑战,跨界生长

大学 作者:温州大学 2021-08-24 18:13:52
校友名片


池昌斌

我校教育学院

91级普师专业校友


池昌斌,男,全国知名特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聘导师,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导师,马云公益基金会乡村人才计划导师,首都教育《师说》栏目主讲嘉宾,北京时光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个人专著《另一种可能——一个特级教师的跨界生长》获得2017年最受中国教师欢迎的100本书TOP5。


个人寄语

大学时期一定要大量地读书,不断思考。阅读有很强大的魅力,会对人产生长远的影响;要有一定的格局观,要敏锐地洞察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对发展趋势要有一定的判断力;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会使你离开学校后,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时不会轻易迷失;要有“利他”思维,这样的人更能做成事情。


饮水思源,难忘母校岁月


池昌斌谈起母校,哪怕是时光已如白驹过隙走过二十多年,他对学校的布局还是印象深刻。“学校只有两个很小的操场,进校门就面对着很长的台阶。进门左边是食堂,再往上走就是一个小操场,左边是教学楼,右边是宿舍楼,对面还有一个图书馆,再往上走到后山操场就是一片很大的竹林。”

他对母校最深刻的记忆是每一位尽职尽责的老师,言语中满是敬佩之情,特别是提及语文老师易明震老先生。易老先生抗战时期毕业于国立重庆大学中文系,给池昌斌上课时已经年过花甲,但站上讲台依旧精气十足,满腹经纶,不仅熟读四书五经,还能流利背诵红楼梦里的每一首诗词。每一次开课都像“百家讲坛”,上下五千年,学贯中西。池昌斌觉得,老师们不仅拥有卓越的学识素养,而且很开明。这些老师的存在为学校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让学生能够自由地讨论各种各样的事情。“虽然学校那时的设施比较简陋,但是我们有很优秀的老师,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非常高。母校颇有西南联大的气质,现在想起来学校的一切都很让人印象深刻,包括那颗樱桃树,我们曾经看它从无到有、从青色变成红色。”




宝贵三年,埋下能力种子


池昌斌出身农村,入学面试时考官曾怀疑他是否适合教育工作。在母校的三年里,他的成绩并不突出,但他认为自己获得了更为宝贵的财富——受益一生的能力。

母校独特的育人模式给予每一位学生发展自己所长的机会,旨在培养每一位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受学校开放育人模式的影响,池昌斌在这三年里培养了绘画、书法、阅读等兴趣爱好,众多作品获得好评,他还成为了校园最早一批玩摇滚乐的人。在这三年里,他和老师谈论国际时局,进行观点碰撞。“我的学业成绩很一般,但是我的精神很富足,思维很开阔,心中有世界。很感谢母校的培养,让我成为一个具有批判性思维、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具有国际观的人,这对我后来的工作与生活都有着极大的影响。”池昌斌说。

他认为,学校不能只是优秀成绩的加工厂,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对学生价值观、思维方式、格局观、美学意识的培养。池昌斌也希望每一位温大学子可以认识到独立创新、批判思考的重要性,不要将目光局限于成绩,要加强各方面核心能力的锻炼。




长久积淀,不断跨界生长


起初,池昌斌选择母校只是因为毕业后可以解决户口问题、能够被安排一份工作,但后来的经历让他渐渐爱上了教学、爱上了教育。

他刚毕业就被分配去一所离家二十公里、条件特别不好的农村小学任教,三年之后又到了另一个位于半山腰的学校任教。当时城乡差距很大,学校设施条件极差,没有围墙,还能看到农民养的猪跑到操场上“散步”。路途遥远加上条件艰苦的客观因素让池昌斌没有办法回家和外出学习。六年任教时光,池昌斌一直在小山村呆着,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而这六年里他还坚持做一件事情——阅读,他读了将近400本书籍,涉及哲学、历史、商业、法律等多领域。除此之外,他还订了很多90年代中国重量级的新闻媒体杂志,如《南方周末》《南风窗》《方法》等,它们让池昌斌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他能够通过这些杂志知道中国及国际上发生的大事,听到思想最前卫的关注中国、关注世界的媒体声音。

“虽然工作的前六年我没有参加任何教学比赛,没有获过任何奖,也没有机会展露自己的才能,但是这六年的大量阅读让我有了比较厚的积淀,使我能够在今后走得更高、更远。” 在池昌斌的眼里,这六年是往后六十年甚至更久的宝贵积淀。也正是大量的阅读让池昌斌能够在2001年有机会展示时一鸣惊人,让大家领会到了这位从来不露脸的老师对问题解读的深刻理解,看到他立足教材、超越教材的精彩教学,看到他深厚的文化积淀。只有在起跑之前让自己积蓄足够多的能量,才能跑得越远,凭借六年积累的底蕴,池昌斌之后只花了九年时间就被评为浙江省特级教师,从乡村教师蜕变成一线名师。






池昌斌认为,一定要选择在足够厉害的平台上与一群足够厉害的人向着同一个目标做足够有挑战性的事情,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积极探索,让自己的能力和思想不断迭代、突破和进化。作为一个教育科技公司创始人,可以通过产品创新让更多的学校、老师和学生受益。池昌斌认为中国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与提升,但目前的学习渠道单一有限、不够优质,希望能够融合互联网技术和教师专业素养,聚合中国名教师,为中国的千万教师打造一个在线学习平台,为教师、校长提供教育的辅助工具,做好校长和老师的工作助手,为教育行业和整个社会创造价值。

更多校友风采



温州大学音乐学院2005届校友廖亮、2016届校友陈赛慧、2017届校友黄若芙:斩获全能一等奖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院长胡玫:教育就是一场修行  


瑞安市桐浦镇中心小学校长周国平:把乡村小学打造成"小而优"的样板校


瓯海中学郑小侠:用一辈子影响一座城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院长潘建中:从教学新人到院校管理人才


温州第二高级中学校长吴军:为推进温州教育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温州外国语学校校长李芳:用爱培养未来世界的领导变革者

 

山水画博士王素柳:楚楚袅娜姿,淡雅人如画  


浙江新湖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叶正猛: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奖


党史上的今天



1999年

8月24日 中共中央转发《关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军队思想政治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并发出通知指出,重视思想政治建设是我们党和军队的特有优势。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必须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各项建设的首位,充分发挥政治工作生命线的作用。

2015年

8月24日 习近平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指出,必须坚持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同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此后,陆续出台有关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国资监管体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等多个配套文件。

2018年

8月24日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讲话指出,全面依法治国具有基础性、保障性作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要管宏观、谋全局、抓大事,既要破解当下突出问题,又要谋划长远工作,把主要精力放在顶层设计上。

党史回眸




上下滑动阅览




资料来源:校友总会

文字来源:丁诗洁

责任编辑:陈璐怡

审稿:王雨彤

终审:付志义 

为温大优秀校友点赞!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限时推广:让每一个问题都有答案:https://ask.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