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路上的我们|沈阳医学院:追忆校史寻初心 红色基因永相传

大学 作者:沈阳医学院 2021-04-20 19:56:53



我们接力@沈阳大学

共同参与#百年路上的我们#

辽宁高校红色校史故事接力活动。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与共和国同龄的沈阳医学院,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奋进在时代前列。


1949年6月,位于沈阳市北市区大西什字街大茶馆胡同6号,原伪满洲国奉天省高等法院旧址上成立了一所高级护产学校,它便是沈阳医学院的前身,这所为解决人民医疗和卫生保健问题,于战乱后浴火而生的学校与新中国一同成长,走过了70余载的风雨历程。回首72年的发展历程,沈阳医学院在艰难中起步,在曲折中前进,在困境中崛起。历代沈医人披肝沥胆,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了一次又一次超越,在岁月长河中树起了一座又一座丰碑。


沈医的办学历程里有着厚重的红色基因,学校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先后培养了6万余名优秀毕业生,他们中有人参加过抗美援朝医疗救护和伤员转运工作,有人参加过海城、唐山震区现场救护工作,有人扎根基层医疗守护全民健康工作,有人驰援武汉参加抗疫工作……“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红色基因在一代又一代的沈医人中传承。


1949年沈阳市立高级护产学校开学典礼


沈阳市卫生学校旧址


沈阳医学专科学校校牌




抗美援朝精神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
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朝鲜战争的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同年11月,沈阳市立高级护产学校第一期护产专业174名学生毕业分配工作,有的去“抗美援朝”前线做医疗救护和伤员转运护理工作,有的分配到沈阳市各级卫生部门,还从中选出10人留做助理教员工作。同年12月,学校受东北军区委托,有236名从辽东地区参加抗美援朝的学生入学,为军队代培军医,为前线战局保驾护航。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出了国威军威,有效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和安全。而作为人民志愿军健康与卫生保障的坚实后盾,沈阳市立高级护产学校积极投入,为战争前线提供了稳定的医疗保障。


1950年沈阳市立高级护产学校第一期学生毕业






原沈阳医专(沈阳医学院前身)基础部副主任

陈玉新参加抗美援朝做医疗救护工作

前辈们在抗震救灾一线留下红色印记

1966年至1976年间,是国家坎坷的时期,先后发生了海城地震、唐山大地震。1975年2月,学校派出医疗队到海城地震灾区参加现场救护工作。1976年8月,校附属医院收治唐山地震4批100余名伤员,经过精心治疗护理,有90%伤员痊愈出院。我校还派出李凤兰等10名留校学生,编入辽宁省卫生防疫队,参加唐山地震灾区防疫消毒工作,9月初圆满完成任务后返回校园,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祖国有需要,沈医从不退缩,奋勇向前,奔赴一线,与党与国家人民同在,以全力来守护人民的一线生机。


1976年学校参加沈阳市唐山地震救灾队凯旋


学校参加唐山抗震救灾于古冶驻扎地合影


附属二院赴川医疗队归来

红色精神在青春志愿中传承与弘扬

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沈阳医学院的红色基因以青春之名传承在志愿服务中。爱和责任是医学生的灵魂,专业志愿服务促使学生深入医疗一线,增强奉献意识和大爱精神,将革命火种薪火相传。


2011年,在李嘉诚基金会的支持下,沈阳医学院联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汕头医科大学共同发起了“中国高校专业志愿服务行动”。2012年,启动“全员志愿者”志愿服务发展计划,学校将医德教育、学科知识、专业理论、综合素质养成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逐步探索出以重专业、重实践为核心内容、具有沈阳医学院特色的全员志愿服务和专业志愿服务道路。累计志愿服务总时长超过110万小时,位居全省同类院校首位。


沈阳医学院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提供医疗服务


学校将志愿服务纳入课程体系,学生参加校级及以上部门组织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累计服务时间达到48小时以上,经组织部门认定后可获得1学分,累计学分最多可获得2学分。利用专业优势,通过设计、组织“三下乡”“四进社区”等专业类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医疗卫生知识普及宣传、义诊咨询、关爱空巢老人等数以百计的志愿服务活动。学生通过深入医疗一线,在专业志愿服务中,了解病患的痛苦,增强从事医学相关行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价值感,奉献意识和大爱精神显著增强,实现了从“大学生志愿者”到“医学志愿者”的角色转换,促进了“志愿服务—品格塑造—专业学习—医德教育”的多赢效应。


2012年3月25日,由郭明义老师亲自授旗的郭明义爱心团队沈阳医学院分队正式成立,团队以宣传无偿献血及造血干细胞捐献为主题,积极开展各项与血液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在校园内广泛掀起“跟着郭明义学雷锋”的热潮,用实际行动证明,新时代雷锋精神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示范力和感召力。


郭明义爱心团队沈阳医学院分队

以身为盾在疫情防控中筑起“红色防线”

2020年初,新冠病毒来势汹汹,肆虐全国,人民健康受到严重威胁。作为医学高校的沈阳医学院主动参与抗击疫情,应当义不容辞、义无反顾。学校24小时完成留学生超市建设,36小时完成校医院门诊部建设,48小时筹划完成了302门线上云课堂,72小时完成面向社会的疫情防控科普知识和心理咨询在线服务平台建设。沈医青年积极响应号召,2082名大学生志愿者科学有序地投身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沈医留学生疫情防控巡逻队、沈阳高速路测温青年志愿者突击队、沈医“一对一”陪伴青年志愿者突击队……在防控疫情阻击战中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去年年底疫情反弹时,组织在沈大学生志愿者协助市疾控、市公安局、市内各区顺利完成疫情流调和核酸检测等工作,央视新闻频道等权威媒体多次循环播出留学生志愿者参与沈阳疫情防控,为沈阳抗疫传播了中国声音。



校附属医院主动请缨,26名附属医院医务人员白衣执甲,逆行驰援武汉疫区。附属中心医院700名医护人员承担沈阳核酸检测工作,涌现了“最美一跪”等典型事迹。


在“一线抗疫群英谱”中,有这样一个熟悉的身影。他曾先后参与抗击非典、支援汶川灾区、对口医疗援助新疆……用精湛的医术和专业的知识,给无数名患者解除病痛。2020年末,当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到家门口,这位屡次参加抗疫救灾的老将再次披上战袍,冲在抗击疫情第一线。他,就是沈阳医学院97届毕业生、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重症手术室党支部书记、沈阳医学院临床教学实验中心副主任张汝峰。他不仅是好医生,更是好老师。2007年,迎接教育部本科教育水平评估前夕,由于没有适合做骨髓穿刺的患者,备考的学生没有在患者身上实际操作过。为了让学生体会实际穿刺的感觉,在国评时发挥出好的成绩,他毅然决定让学生在自己身上进行练习。他先后让两名同学在自己身上进行局部麻醉的练习,又让这两名同学在自己身上进行骨髓穿刺的实际操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鼓舞了学生的士气,体现了沈医教师甘做人梯的奉献精神。回顾他的工作经历,不难发现,这位老党员在一次次重大疫情和祖国需要的时候,都在第一时间挺身而出,不畏艰苦,勇挑重担,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党员的责任担当和医者的铮铮誓言。



2020年两所附属医院医护人员赴湖北支援


勇担重任,砥砺前行。72年来,沈阳医学院始终坚持与党同行,与国同心。国家危难之际,沈医毅然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不忘医者初心,牢记医者使命。

山河壮丽,岁月峥嵘;

国光勃发,民气昭苏;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重任在即@辽宁科技大学 

接力棒交给你,

请继续讲述红色校史故事。

排版:于子涵

校对:大学生新闻中心

延伸阅读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限时推广:让每一个问题都有答案:https://ask.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