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学工 |【安心“处方”】如何get转“危”为“机”的要领

大学 作者:厦门南洋职业学院 2021-09-20 18:47:44

安心“处方”】如何get转“危”为“机”的要领

 

当2020年1月23日武汉决定封城时,微博留言区一下子被“恐惧”“焦虑”字眼刷屏在此之前,那是只发生在中国中部城市武汉的一起公共卫生事件。

当看着亲朋好友纷纷退订年夜饭,去超市囤积食品和物资,以及大批量购入口罩、药品

和家用游戏机时,我们这才深切体会在疫情面前,所有人的本能反应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对

未知的焦虑和恐惧。

 2021年9月,新一轮疫情对福建发起了突然袭击,尽管相比一年多以前,政府和民众已经对此有了更多的准备、更理性的心态,但不可否认,这仍然是一场不可忽视的危机。

本能:人皆会产生焦虑和恐惧

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被质疑了很多年,但那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倒成了脍炙人口

的金句。

 如果把现实倒推百万年,你会相信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类的祖先,其基因深处都含有高于平均线的焦虑和恐惧成分。

 你可以想象在一个危机四伏、弱肉强食的世界里,焦虑让他们在离开洞穴前打磨好石矛,准备好肉干;恐惧让他们在路边看到摇晃的草丛时,不会轻易地用脸探进去。而所有天不怕地不怕的先人,基本上都中道崩殂,难以留下儿女后代。长此以往,焦虑和恐惧也就随着人类的进化一起,深植在了我们的基因库里。

人类的脑部生理构造同样证明了这一点,大脑中由海马、穹窿、扣带回、海马回、隔区、杏仁核等构成的边缘系统对情绪和记忆起很大作用。而其中杏仁核在焦虑和恐惧情绪的控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角色,其正向功能在于紧急“避险”和自我保护。这就好比行驶过程中的刹车,在危急的情况下能够迫停避险,从而保护司机。

在大脑进化的过程中,边缘系统的出现要远早于主导我们理性思维的前额叶皮质。

这也进一步证明了,面对可怕而未知之物的焦虑与恐惧乃是人类正常的本能反应。

有了这些情绪的驱动,相比奔向电影院,人们更多选择了保全在家。

这么看来,焦虑和恐惧对于控制疫情贡献甚多。

但让人难过的不仅是确诊病例数字持续上升,还有一种“情绪的瘟疫”的蔓延——

“焦虑地持续刷微博,从不恐慌刷到恐慌”。

“看久了会呼吸不畅、胸闷、胃疼、想流泪”。

“恨不得自己是呼吸科的大夫,可以冲去第一线”。

“最近三四天几乎没合眼,一直在想,自己能做什么?”

……

失控:原有策略失效后的心理危机

“六神无主”、“坐立不安”、“杞人忧天”、“心烦意乱”,这些形容焦虑和恐惧的成语可能成为一些公众的真实写照了。而这也揭示出了东方的古老智慧——所谓过犹不及,当焦虑和恐惧高到一定程度,它对生活造成的侵扰就超过了带来的好处。

当疫情通过媒体高度曝光后,各种消息谣言铺天盖地。在感到焦虑与恐惧时,人作为社会化的动物,为了寻求更高的安全感(自以为的),倾向于向各类群体靠拢,并本能地拓宽一切可能的渠道去收集更多和危险有关的信息。

本能促使人们扎堆,但防疫要求又让人与人之间减少接触,取而代之,物理隔离,原来可以“抱团取暖”的做法变成了远隔他方的线上回应,行为策略失效。

独自在家的“闲来无事”,让注意力又被过度陷入涌来的消息浪潮,加上社会恐惧情绪的上涨,警觉变成了过度敏感,整个外界充斥着不可控的危险,这样的长时间高情绪积累下,个体逐渐感到失控,最终人变得崩溃。

如果说疫情导致的焦虑和恐惧就像水,那我们每个人的心理就像一个可以蓄水的容器,当水位超过容器的安全警戒线,而原本用来降低水位的策略失效,或因其他原因无法实现时,心理危机就产生了。

转机:学习新的应对策略

所谓危机,既是危,亦是机。

它带来的压力迫使我们学习新的技能,获得新的发展。

解决自我的心理危机一种途径便是增加我们的心理容量,换言之,让蓄水池变得更大更深,真正了解我们的身心变化过程,这需要阅读、感悟和学习讨论,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达成。

但至少我们可以在降低水位的策略上做文章:

我们可以保留那些符合人性又有效的旧策略,如规律的作息时间、健康的饮食结构、稳

定的身体锻炼和必要的人际互动(哪怕只是电话、微信或者游戏)。

我们也可以学习一些简便易行的新技能,比如短时情绪调节技术、自我放松技术和睡眠技术等,在之后的推送中,我们将着重向大家介绍这些自助技能。

最后,面对新病毒,我们也要更新自己的心理技能来应对它带来的压力。


本文来源: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手册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限时推广:让每一个问题都有答案:https://ask.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