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传统文化,扬中华之美

大学 作者:百色学院 2021-09-21 19:20:2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之本
在五千多年的文化发展过程中
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
这是中国人的根和魂
生生不息地流淌在我们的血液当中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小百给同学们收集了一些

特色的传统文化知识

快来瞧一瞧!!!


剪纸


剪纸艺术在北朝时候就已经出现,至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当时的剪纸技艺已经相当精熟。隋唐以后,剪纸艺术日趋繁荣。《采胜》诗写到:“剪采赠相亲,银钗缀凤真。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新”。描绘出了唐代佳人剪纸的优美动作和剪出的花鸟草虫的美丽效果。



猜谜语


谜语起源于春秋战国,那时各国大臣常用暗示、比喻的手法映射事物,以劝谏君主采纳自己的主张,逐渐形成了谜语。谜语最初起源于民间口头文学,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是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表现。后经文人的加工、创新有了文义谜。





打糍粑


打糍粑,中国节日风俗。流行于中国南方地区。主要是在重阳节的时候,作为节日食品供客人品尝。糍粑也称年糕,在过年的时候制作食用,过年前制作糍粑是农村上千年流传下来的习俗。具有浓厚的乡村风味,打糍粑活动成为大家过年前的一项重要准备活动。糍粑由糯米蒸熟再通过特质石材凹槽冲打而成,手工打糍粑很费力,但是做出来的糍粑柔软细腻,味道极佳。










包粽子


粽子,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的食品,是中国汉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亦甚远。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

跳竹竿舞


竹竿舞又称竹杠舞,持竿者姿势有坐、蹲、站三种,变化多样。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


火把节


火把节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火把节历时三天,分为迎火、玩火、送火三个阶段。第一天迎火,宰牛杀羊,备酒祭祖;第二天玩火,祭台圣火下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第三天送火,夜幕降临,大伙手持火把,聚在篝火周围尽情地唱歌、舞蹈。










抛绣球


抛绣球的由来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花山壁画,当时人们会用一种青铜铸造的古兵器“飞砣”来作战和打猎,到了宋代,它逐渐变成了壮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方式,在每年三月三歌圩的时候,男女青年会分成两方,拉开距离对歌,姑娘们会向意中人抛去绣球,接到球的小伙子看上哪一位姑娘,就会在绣球上系上自己礼物抛给女方,若姑娘收下礼物,就说明接受了追求。















牛娘剧


牛娘剧又称牛戏、地戏或长衫戏,是广西东南部民间歌舞舞春牛基础上衍变而成的传统戏曲剧种。解放以后定名为牛娘剧。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有说、有唱、有戏,娱乐性很强,深受当地农民喜爱。牛歌戏言语通俗,形象生动含蓄,谐趣调皮;有不同角色的特定脸谱和扮相;有唱词和特定音乐结构。如果说京剧是国粹的话,那么牛歌戏便是广西的“区粹”。

铺床凉满梧桐月

月在梧桐缺处明

传统文化就是这月

是我们生命中最初的美好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清明节时大家会围坐在一起制作青团,这一天家家都会禁烟吃冷食,这蕴含着感恩的意味。当下物质条件变好了,人们的仪式感却缺失了,现在很多地方已经没有了清明节吃青团的习俗,但这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希望它能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关注到我们的传统文化,认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Aurora


谈到中国的传统文化,首先浮现在我脑海里的就是各类的传统节日。在我的家乡,每逢过节家里都会包粽子,它可谓是家中过节的常客。我们南方最常见的便是长方形的大粽子。传统文化复兴在我看来是一件好事,我很期待。现在大多数人对我们的传统文化都没有很了解,我们应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小猪


在我的家乡,当女孩出生时,母亲则会在古树上挂上红布,诉说着对孩子的祝福,希望孩子健健康康的成长。待女孩到了及笄之年则会挂上一根红绳,这就像是一种羁绊,保佑着女孩诸事顺利等。当代传统文化的复兴说明越来越多的国人拥有文化保护意识。文化的复兴并不等于封建迷信,它需要我们参与其中,体验过后方知其中魅力。

                      ——@络墨


“对山歌”是我记忆中的家乡风俗,它不仅仅局限于“三月三”歌节的那段时间里,日常生活中,邻里间对歌的兴致来了,整个街道瞬间就变成了大型民歌现场,很是热闹。你一队我一队,大家便会一句接着一句的唱起来。我认为,在当下,弘扬传统文化很重要,时代在不断进步,但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能丢失。

                      ——@渊 


END




小百的分享到此结束啦

同学们还有什么有趣的传统文化

可以下面留言评论哦!


百色学院

图:来源于网络

文:韦艳梅 黄晓燕 陈爱琳

排版:黄丽仙 潘俊君

责编:欧承佳

主编:韦德强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限时推广:让每一个问题都有答案:https://ask.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