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学子,再破世界纪录!
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喜迎国庆,举国欢腾
北航学子
也用一份世界纪录
为共和国庆生
为建党百年祝贺
“冯如三号-100型”无人机
10月1日,国际航空联合会(FAI)正式认证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冯如三号”团队创造的25-100kg级油动固定翼无人机续航时间新的世界纪录。
由北航“冯如三号”团队研发的“冯如三号-100型”无人机持续飞行了80小时46分35秒,再次刷新了由自己保持的该重量级的世界纪录,又成功超过了由美国极光飞行科学公司研发的“猎户座”2500-10000kg级油动固定翼无人机2014年创造的80小时2分52秒的世界纪录,跃居全世界油动固定翼无人机(重量等级无差别)续航时间的榜首。
世界纪录公示
2019年10月,北航“冯如三号”团队首期成员就以30小时6分42秒航时创下25-100kg级油动固定翼无人机续航时间世界纪录。此后的两年,团队不断创新,使“冯如三号-100型”无人机具备高强度结构、超低油耗和全自主飞行控制能力。
“冯如三号”飞行航迹(点击上图查看历史报道)
此次破记录的团队二期成员由25名来自四个年级、不同专业的本科生组成,平均年龄不超过20岁,90%以上为00后。飞行试验在河南许昌进行,飞机在300米高度盘旋飞行,在飞行期间不允许加油,在既定的油量上测试飞机的极限航时飞行能力。
来自中国航空运动协会(ASFC)的观察员王保庆和刘爱强受国际航空联合会(FAI)委托现场确认了飞行时长以及飞行活动的有效。
观察员现场确认飞行有效
“冯如三号-100型”无人机由北航“冯如三号”团队研发、设计、制造。全机为黑色,翼展约10米,机身呈潜艇形,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该无人机由汽油发动机驱动,加满燃料后的总重量约为60kg,飞行期间,携带约3千克的模拟载荷,最终目标是携带10-15kg左右的有效载荷,在空中飞行5天,潜在的应用包括测绘、通信和侦察等。
“冯如三号-100型”
飞机命名为“冯如三号-100型”,是为了纪念中国航空之父冯如先生,也是为了致敬中国航空事业发展110年来无数为航空强国事业不懈奋斗的前辈,“100型”是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彰显了北航青年学子“空天报国、敢为人先”的拳拳赤子之心。
初心:致敬前辈,志在蓝天
冯如试飞
1909年9月21日
冯如先生驾驶着第一架
中国人自行设计、研制、生产的飞机
“冯如一号”
开启了中华民族航空事业征程
北航建校初期学子
1952年10月25日
北京航空学院
在抗美援朝的战火中
应国家需要而诞生
“北京一号”试飞
1958年,北航师生“大干100天”
将研发出的新中国第一架轻型旅客机
“北京一号”送上蓝天
2019年“冯如三号”创纪录现场
先辈矢志报国的情怀
深深感染着北航学子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和建党百年之际
“冯如三号”先后两次创下世界纪录
科技创新 勇攀顶峰
是北航学子的不懈追求
奋斗:创业实干,蜕变成长
“冯如三号”团队是一支年轻的创新团队,是北航面对空天领域的革命性、颠覆性技术变革,在实践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一种新探索。2018年,“冯如三号”团队由学校北航学院冯如书院组织发起,依托学校一流的航空航天学科而组建,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王耀坤担任指导教师。
疫情期间线上授课
学校高度重视“冯如三号”团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务处、校团委重点推进,北航学院、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学院、北航无人系统研究院、北航工程训练中心深度参与,以及与北京北航天宇长鹰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河南阿洛克实业有限公司、安徽卓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创衡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国家体育总局安阳航空运动学校、金林海口甲子通用机场等优质航空航天单位产学研用的有效协同,形成了包括《未来无人机系统的理论与实践》课程、《无人机系统概论》教材、校内外教师团队和优质校内外实践基地等完整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
结课答辩
自编课程教材
初次参与无人机实践项目
他们曾拧断过螺栓、损坏过机身
从“小白”不断成长进步
不仅提升了工作能力
更拥有了越来越坚强的内心
焊接线缆、制造复合材料结构、装配飞机、线路调试
为国创新,对党忠诚
“冯如三号”团队成立临时党支部
跑道旁飘扬的国旗
指引着他们前行
临时党支部召开会议
外场的国旗
寒假每日的工作早会
队员们抓紧时间学习
加工碳纤维零件后的双手
动力系统是保障超长航时飞行的关键创新点
为了实现最佳的方案
队员们不断地设计、试验、改进
最终完成200多张图纸、30G的文件
数十轮超100小时动力系统连续工作试验
进行飞行前动力系统的检查
对油箱油量的测量
夜间监视飞行状态
凌晨四点外场监视无人机飞行状态
队员们疲惫地睡去
每一次失败的背后
满是血泪与辛酸
2020年10月26日第一次试飞失败
2021年2月10日第二次试飞失败
……
一点点拼凑回来的碎片
提醒他们抓住每一次飞行的机会
将安全隐患解决在地面
总结经验,继续飞行
指导教师分析飞行事故原因
研发期间 为验证各项性能
共进行过十余轮试飞
2020年8月30日第一次试飞成功
2020年10月8日第二次试飞成功
寒假在海南完成飞行验证后团队合影
终于到了检验成果的时刻
“起飞车注意,本次滑跑 一次放飞 一次放飞”
“收到收到”
这次,他们只有一个目标
打破纪录,势在必行
起飞前启动
在空中盘旋
起飞后队员们紧张的看着天空
飞机飞行平稳后队员们激动地抱头痛哭
80小时46分35秒
最后飞机的降落
是一年多来
梦想照进现实的时刻
降落
“冯如三号-100型”研发
共经历四年时间
北京 郑州 许昌 焦作 安阳
海口 芜湖 天津 南京……
他们的足迹遍布祖国各地
未来:科技强国,我们勇于担当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冯如三号”于每个队员而言
都是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团队成员获奖情况
从科创营的理论学习,到暑假第一次见证起飞,再到亲身参与了破纪录飞行的全过程,这一年是冯如三号和我共同的成长。这一年让我对航空有了直观深刻的认识,有了比单纯仰望蓝天和星空更加想去探索的事情,让我决心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祖国的蓝天,以青春助力中国腾飞。我们从来不是为了单纯的破纪录而飞行,希望以后冯如三号能在军民用领域发挥超长航时无人机的重要战略作用,为国民经济建设、祖国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团队成员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 田格
有幸参与到冯如三号项目中,完成了这一次创纪录飞行。这一年间,我们不断地进行研发、制造、试验、试飞,将每一个假期都投入到冯如三号中,就是为了这一次飞行。渐渐地,发动机的轰鸣声变成了最让人心安的声音,每天来到机场第一件事就是抬头寻找飞机。虽然辛苦,但这段经历是难得且难忘的。我们正年轻,祖国的未来与我们紧密相连,祖国的蓝天上将会写满我们的故事。
——团队成员 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本科生 刘雅曦
从中原的武陟到滨海的海口,从紧张有序的无人机所到气象不定的通用机场。从110年前冯如二号飞行约1英里到如今我们冯如三号不间断飞行数千公里;从100年前中国共产党庄严的成立到如今我们冯如三号飞行80多小时的世界纪录,我从未如此切实地感受到我与祖国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年多的时间,我们更加坚定空天报国的理想。冯如先生的航空精神是一盏明灯,永远照耀着我们前行!
——团队成员 宇航学院本科生 管培锡
空天报国,敢为人先,学长学姐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航空精神的含义和新一代航空人的爱国创新。在未来第三期的项目中,将面临更加艰难的挑战,但我将会一直以前辈们为榜样,不断向前,去完成他们未完成的事业。
——团队成员 北京学院本科生 刘帅兵
团队师生信息
现在,团队已有了第三期成员
“冯如三号,把最好的飞机献给祖国”
一直是所有团队成员的追求与梦想
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北航青年将牢记初心使命
将学科前沿理论融于科技创新实践中
传承空天报国精神
以优异的科技创新成果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征程中做出更大贡献
出品 | 航小萱®工作室
素材来源 | “冯如三号”团队
编辑 | 王常昊
那么,问题来了
评论区,一起为优秀的北航学子
打call!
空天报国!一起
分享+点赞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7月2日,北航召开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工作大会暨首届产教论坛,系统谋划和深入推进学校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工作。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之际校党委书记赵长禄、校长王云鹏和全体校领导亲切走访慰问了我校老党员、困难党员代表学校党委送上了节日问候和美好祝愿校党委书记赵长禄到电子信息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6月28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隆重召开“两优一先”表彰大会点击图片回顾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会上表彰80名优秀共产党员49名优秀党务工作者50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北航召开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工作大会暨首届产教论坛
祝贺!七一前夕,这些北航人获北京市表彰!
把“冷板凳”坐出“热效应”!这些北航人,榜样引领!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