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访谈 | 韩芳明:致那些艰苦奋斗的岁月

大学 作者:山东建筑大学 2021-10-04 17:25:06


2021年,山东建筑大学迎来了她的第六十五个春秋。回首这波澜壮阔、砥砺前行的六十五载光辉岁月,每一位建大学子都胸怀激荡。
昔日满怀壮志从此地扬帆的那些学子,如今都早已在各自的领域,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抛洒着自己的青春与汗水,校友用自己在建大的所学,为祖国的建设增砖添瓦。
“建校65周年校友系列访谈”专栏,第七期推出1956级校友韩芳明
     ——开栏的话



韩芳明,男,山东淄博人,1939年8月出生,1960年4月参加工作,1972年8月入党, 2000年12月退休,退休前任山东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副厅级)。1956年夏,考入城市建设总局济南城市建设工程学校(1958年改为山东建筑学院)。毕业后,在省建设厅先后任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并担任副处长、处长等职务。1990年6月,被任命为山东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副主任。






采访实录

1. 您是咱们学校第一届校友,1956年就考入学校了,当时是什么专业?为什么选择一个刚刚成立的学校?

 我是1953年到济南上初中,考的济南第二中学。我家是农村的,经济上比较困难,当时就打算上完初中就考中专。因为上中专以后生活有保障,国家负责一切,吃、住都不用发愁,放寒假暑假都按天数发生活费,毕业包分配。1956年之前,济南市只有两个中专,一个是济南机械制造学校,历史悠久;再一个就是济南铁路学校,在解放路北边,中心医院附近。1956年济南新成立了三个中专学校,一个城建学校,一个煤炭学校,一个汽车制造学校,加起来一共五个中专学校。当时我们班有三个同学都是农村的,都想考中专,就一起商量着选一所有把握的学校。城建学校宣传搞得到位,告诉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毕业以后会干什么,所以我们三个人都报了这个学校,结果都录取了。后来在学校里确实收获很大。学校的领导都是老革命,但办学校也很有办法。
我的专业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民建。工中408也就是408班,“中”是中专,入学的时候是中专,后来这个班就改成了五年制,按照专科教学计划来办学。中专是上三年,专科是五年,但我上了四年就毕业了,当时社会太需要人才了,百废待兴,我们就提前毕业了。480个学生,除了去新疆的5个,全部留在山东,山东遍地都是校友,到后来都成长为各地的骨干


全班毕业合影留念


2. 您刚入校的时候,学校是什么样的情况?青年学生在大学里学习都是什么样的状态,您能回忆一下吗?当时学校有什么院系?

我说一下咱们学校成立的背景。1955年咱们国家刚完成基本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都完成了,1956年,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开始,咱们学校就是在这个时候建立起来的,全名叫城市建设总局济南城市建设工程学校。第一届招了480名学生,一共有两个专业,一个是工业与民用建筑,一个是房屋卫生设备。40个人一班,12个班,1—6班是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7—12班是房屋卫生设备专业。半年以后,房屋卫生设备专业取消了,全部改成工业与民用建筑这一个专业,12个班改成了10个班,从40个人一班改成48个人一班。
学校刚成立是在无影山,当时是借用的山东建筑总公司的一个培训基地,半年以后,也就是到了1957年的新年,搬到和平路了。和平路当时只有一栋新建的教学大楼和一间礼堂,再就是土操场,宿舍还没有建起来。礼堂比较大,用一半面积当做餐厅。这个教学大楼地上有四层,一二层是行政办公室、教研室和教室,三四层是宿舍,两头是阶梯教室上大课。1957年下了一场冰雹,相当大,伴随着南风,整个大楼,从底到顶,所有的玻璃全打碎了,碎片都刮到教室里。刚搬来的时候这里一片荒凉,周围什么建筑也没有。学校的基本情况就是这样:生在无影山,长在和平路,发展壮大在雪山脚下。
建校的过程是非常艰苦的。当时住的地方就是一排平房,一间一间小房子挨着,最边上只有一个公共厕所。夜里起来,穿得严严实实,哆嗦着去上厕所。老师、学生都是一样的,老师也是住这种房子,师生是同吃同住的“革命友谊”,感情深厚。一间房子住6个人,还是单人床,没有上下铺双人床,除了床根本没什么地方了。老师带头艰苦创业。当时也没有电铃,有时候学生在宿舍睡懒觉,教务科长就一个个把他们喊起来,锻炼身体,去马路上晨跑。在无影山的时候没有操场,搬到和平路才有了操场。老师们对学生都很关心,吃饭的时候,管后勤的老师得过来转一圈,看看我们吃得怎么样。


与韩福元校友在梁山(韩福元90年代任山东建筑工程学院院长)


在无影山的时候,有个餐厅,虽然很破,但是我们吃得很好。附近学校的学生,有的认识我们学校的同学,就跟着来蹭饭。后来就管理得严格了,10个人一桌一盆菜,自己刷碗放桌上,来吃饭的时候大家自己分就行。刚开始我们吃饭不用饭票,1959年粮食定量之后,才开始有饭票,一个人每月27斤。到了1960年我毕业的时候还是灾荒年份,到那时一直都是27斤。整个1959年就开始用饭票了。
在校期间,经历了很多大事。1958年,黄河洪峰是最高的,很危险,超出了警戒水位一米多。济南市全部力量都在黄河岸上,从远处挖土来堵,咱们学校的学生都参与了,夜里住在那里,参与抢险。到了1958年秋季,全省经济建设突飞猛进,迫切需要对各地进行城乡规划。省里研究决定,办了一个城乡规划的培训班,每个县来一个人培训怎么进行规划。又给我们这些学生专门办了一个培训班,培训完了到每个县里去帮忙。我和两个同学,还有县里来参加培训班的一个人,一起做县里的公社规划。我分别在昌乐县和安丘县做过县城规划和公社规划。这是直接服务社会的社会实践,有了这种锻炼,参加工作以后适应得很快。到了1960年新年,这个我记得很清楚,我们和老师们一起开联欢会,开完了联欢会就下到工地,到胶南县设计铁山水库,在那里过的春节。从来没学过水库相关的技术指标,那就当场现学,到处找资料。学完了当场干,设计完成就开始建。这些磨炼非常有意义,让我们毕业以后迅速衔接社会工作。


校友留念(前排右一李云龙毕业后留校工作)


3. 我见过一些学校的老照片,师生拿着铁锨推着车在劳动,场景热火朝天,跟现在的学校生活不太一样。能不能讲讲您的大学生活?

学校搬到和平路以后,一片荒凉,老师们带头艰苦奋斗,学生们也干了很多活儿,都是义务劳动,对学生是个很好的锻炼,我们那届学生的理论扎实,实践丰富。
操场东边要盖宿舍楼,操场东边是一片荒地,很多坟,一堆一堆的。还有很多野兔子。有学生拿砂枪打兔子,结果打到另一个同学脖梗子里去了。我们义务劳动平场地,干得热火朝天。这时候分配来的老师都很有水平,有学建筑学的、学结构的、学施工的,自己设计自己盖。
盖宿舍的砖都是我们晚上拉回来的。砖厂在英雄山西边儿,四个人一辆地排车,从英雄山拉到和平路,路上经过正在施工的南郊宾馆,拉回来之后就晚上12点了。卸了砖之后,食堂就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大米绿豆粥,做得很稠,挺馋人的,有个同学说他喝了15碗。(笑)那时候拉砖也拉得很开心。
大跃进的时候,在学校大炼钢铁,和平校区东南角上,立起来两个高炉,每个班负责一个。高炉点起来就不能断,我们倒着班儿,没白没黑地干,劲头十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后来我还出了个小事故,修热风炉的时候,我钻进去被烫了一下。
 在学校的劳动经历都很愉快,都是唱着歌干的,没有人发牢骚,磨炼意志,也锻炼了体力。后来我无论做什么工作,或者下放到农村劳动,都不觉得太累。
学校里文艺活动也搞得很好,在无影山的时候就成立了一个军乐队,全是新乐器,什么都是新的,相当好。我会打鼓我就去乐队打鼓了。国庆节检阅,军乐队从无影山走到现在的英雄山立交桥。有的班出去实习回来了,军乐队也演奏一下欢迎他们。学校刚成立,无论什么文艺活动,道具都是新的,舞蹈队里的衣服也是新的,还都是全套。我工作第一年,单位开新年晚会,有节目要跳新疆舞,还是借的学校舞蹈队的衣服。
体育用品也都是新的,我记得别的学校还来借钉子鞋,但是操场不正规。那时山东体校改成体育学院了,新建的操场,我们每年开运动会,就借他们的操场。


与谭庆琏老师在大连棒槌岛(谭老师1958年至1965年在我校任教)


4.您能记得的老师都有谁?他们在工作中是怎么教学的?
那时候老师是怎么调配来的呢?是山东建设厅从全省建设系统选拔的,个别专业老师是从兄弟院校调来的。我们那个班的班主任,就是从天津城建学校来的年轻老师。
对于学校的老师,印象比较深的有一个魏文梅老师,很年轻,同济大学毕业,直接分配到学校工作。魏老师长相也好,身材也好,穿衣也整洁,但不花哨,很标致的一位老师。她讲课讲得特别好,很入耳,通俗易懂,实在听不懂的,魏老师也很有耐心,特别宽容,非常愿意和学生做朋友。她和我们接触比较密切,1960年初她和我们一起下乡,设计铁山水库。我们到了胶南县相处很愉快,过春节的时候她和我们一起演节目,打成一片。
还有一位蔡景彤老师,很渊博,教学方法也很灵活。那时候我们晒出的图是同一个颜色的,不像现在是彩色的。蔡老师就用不同的字体来标注,各种字体他都会。他非常朴素,慷慨,愿意和学生交朋友。你要是和他一块出差,他肯定抢着买汽车票,非常好的老师,后来调走了,一直挺想念他。蔡老师画画也非常好,建设厅曾经请他去画毛主席像。
还有一个老师叫李人奎。他是建筑公司的总工程师,可能编制不在学校,但每星期都给我们上课。他实践经验特别丰富,什么造价、预算、编制,讲起来头头是道,非常清楚。他是一个老知识分子,专业上很有成就,讲课也很负责任。
谭庆琏也是学校的老师,中专毕业就分配过来的。尽管当时很多老师是同济大学这样的名校毕业,但他一点不逊色,讲课特别好,有技巧,让人一听就懂,我们都很喜欢听他的课。后来,他被调到省城建局,又当了建设厅的副主任、济南市副市长、山东省副省长、建设部副部长。他讲话从来不用稿子,逻辑清晰,滔滔不绝,言之有物,口才非常好,全靠录音给他整理讲话内容。


1988年,在挂职梁山县委副书记期间代表梁山县出席在济南召开的全国城市运动会


5. 您毕业之后先到建设系统,成绩斐然,后来到山东省人防办公室任副主任。您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跟学校所学有什么联系?40周年校庆和30周年校庆您都出席了。您为什么对学校有这么深的感情?

40周年校庆之前,我们成立了一个校友会,当时是建设厅副厅长杨焕彩任会长,我是副会长。学校办公室主任伏开淙找到我,让我代表校友讲话,我说你找杨厅长就行。他说会请杨厅长在50周年校庆的时候讲。那个时候是1996年,我快退休了。他知道我年龄大了,让我在职的时候代表校友讲话。
艾青有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我对学校确实感情很深,一是因为老师的辛勤教育,培养了我各方面的能力;二是学校塑造了我的思想意识。我毕业后分配到了管理部门,在学校里学的专业技术知识在实践中得到了巩固提高。我上学的时候是建校初期,学校领导和老师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对我影响非常大,养成了一不怕苦,二不怕累,干一行爱一行的思想意识。上学的时候才十七八岁,那个年龄接受能力特别强,思想观念、工作方法等等,都是那个时候形成的。
参加工作以后,我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包括参加大会战、抗震救灾等等,一点都不觉得很艰难。这就是在学校锻炼出来的能力。


1994年夏在青岛主持召开全省人防工程建设经验交流会


6.马上就建校65周年了,您对学校还有什么样的期望或者祝福?


我写了一首《颂建大》,就是我想对学校说的话。


《颂建大》

诞生于无影山,
成长在和平路,
发展壮大在雪山。
培育英才,为国奉献,
砥砺奋进六十五年。
桃李遍中华,栋梁献国家,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长歌一讴,颂我建大,     

春催桃李九天外,
花更妍。

2000年4月出席寿光蔬菜节


2007年7月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授予“优秀离退休干部党员”


往期推荐

校友访谈 | 张鑫:产学研一体化 促进团队建设

我爱你,中国!

学子风采 | 刘骜:但行前路,莫问西东

山东建筑大学宣传部
编辑:姚圣杰
责编:王建华
主编:张之稳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限时推广:让每一个问题都有答案:https://ask.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