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阎肃:高扬主旋律的时代楷模

大学 作者:唐山学院 2021-10-04 23:09:01





我们也有风花雪月,但那风是“铁马秋风”、花是“战地黄花”、雪是“楼船夜雪”、月是“边关冷月”。就是这种肝胆、这种魂魄教会我跟着走、往前行,我愿意为兵服务一辈子!——阎肃

肃(1930.5.9—2016.2.12),原名阎志扬。河北保定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歌舞团编导室一级编剧。曾任中国剧协副主席,空政歌剧团编导组组长,中国剧协第三、四届理事。被誉为“红心向党、追梦筑梦、德艺双馨”的时代楷模。2001年7月,被评为空军优秀共产党员。2015年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2016年2月,当选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

红岩上红梅开

阎肃于1930年5月9日出生在河北保定。从10岁起他就跟随父母亲到重庆生活,中学毕业后考入重庆大学读工商管理系。重庆解放时,他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因为性格开朗又热爱文艺,青年团西南工作委员就调他去新成立的艺术工作队工作,所以没读完大学就参加了工作。1950年,阎肃正式调到在艺术工作队基础上成立的西南青年文工团工作。阎肃多才多艺,不但在团里任演员、合唱队员、乐队剧务,还担任分队长,兼任导演等职务,在业余时间他还搞点创作,编写曲艺、戏剧、活报剧,因为他出色的创作才能,后来就被调去担任专职创作员。

1953年,阎肃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调到西南军区文工团(空军政治部文工团的前身)任分队长、歌剧团编导组组长、空军歌舞剧团创作员等。1955年,阎肃调入空政文工团,任职空政原歌舞团编导室一级编剧,专业技术一级,文职特级,享受大区正职的生活待遇,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阎肃的作品是我们党和军队的一条红线。他的作品不是刻意的政治拔高,他的血管里流淌着党和军队的血,作品中始终是一颗红心高高照耀着他所热爱的观众、听众,不管是写人、写物、写景、写情,都是充满了一身正气,一片丹心。

1962年,阎肃依据著名作家罗广斌、杨益言的小说《红岩》,将有关江姐故事的章节搬上歌剧舞台,这就是后来家喻户晓的歌剧《江姐》。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一口气看完阎肃的稿本,连声叫好,指示说:“要精雕细刻,一炮打响。”在刘亚楼将军支持下,阎肃怀揣剧本,和编导人员几下四川,多次采访小说《红岩》的作者罗广斌和杨益言,并与江姐原型江竹筠烈士的20多名亲属和战友座谈。经数十稿修改,形成了七场大型歌剧《江姐》剧本。1964年,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公演歌剧《江姐》,引起全国轰动。“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等经典唱段脍炙人口,剧中的著名唱段《红梅赞》《革命到底志如钢》《青松林内红旗扬》《五洲人民齐欢笑》《春蚕到死丝不断》《绣红旗》等,朗朗上口,过耳不忘,至今仍在群众中广为传唱。

1964年10月13日晚7时,毛泽东在周恩来、朱德、董必武、贺龙、陈毅、徐向前、聂荣臻、杨尚昆、陆定一、罗瑞卿等陪同下,步入人民大会堂三楼小礼堂观看演出。帷幕一拉开,毛泽东便被戏中的情景深深吸引住了,看得很专注,不时鼓掌。演出结束后,毛泽东登台接见全体演出人员,祝贺演出成功,还说:“我看你们的歌剧打响了,你们可以走遍全国,到处演出了。”第二天,全国各大报纸纷纷在头版刊登了毛泽东观看《江姐》的特别报道及同剧组全体人员合影的照片。据悉,毛泽东一生中,只看过两部歌剧,一是在延安看的《白毛女》,再就是《江姐》。阎肃一举成名,并受到毛主席的接见。

只愿香甜满人间

老人们没有人不知道“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的《红梅赞》,年轻人更喜欢电视剧《西游记》里的《敢问路在何方》。这些家喻户晓、人人传唱的经典歌曲都出自阎肃,使他的名字走进了千家万户,这些歌曲成为当时最为流行的歌曲。自1964年创作歌剧《江姐》一举成名,半个世纪以来,阎肃创作了大量百姓耳熟能详的文艺作品。阎肃对军队的感情至深,与战士更是血肉相连,他为部队写歌词、编剧本、策划晚会,以一名老军人的身份、以一个战友的情谊,走进军营,写出大量战士们喜爱的作品,鼓舞官兵士气,激发军人的责任感。

《军营大拜年》节目在中央电视台开播以后,阎肃担任顾问和艺术总监,为提高节目质量呕心沥血。虽然节目制作时间总是每年除夕前,大拜年的场景也常常选在最偏僻的军营,但是阎肃只要能抽出时间,定会欣然前往。制片人卫晨霞看他年纪越来越大,怕他体力不支,请他坐在家里出谋划策。但为了精益求精。阎肃总是赶赴现场。在路上,他总是很早赶到机场;下连队,他更是拿出老兵的热情,与战士拉家常、说快板,把欢乐带进军营。演出之余,还到伙房帮厨。阎肃常说:“快过年了,我这张战士熟悉的老兵脸可以为兵营增添喜庆气氛!”
阎肃虽不是演艺明星,但由于熟悉军营生活,语言风趣、多才多艺、和蔼可亲,他在军营比明星更受欢迎。有一次,一个连队想办迎新晚会,邀请八十高龄的阎肃参加,阎肃当即冒雪赶去,登台朗诵了自己的诗作《似水流年》。阎肃为此推掉了几项大活动。别人问他为什么,他回答:“一些专业场合我们可以推,但基层官兵的心不能冷!”正是这种甘于奉献的情怀,使阎肃的创作始终贴近战士,想战士所想,唱战士所唱,他的歌也特别受军人欢迎。他创作的《军营男子汉》为战友们撑腰,《军营春秋》承载官兵的深情,《长城长》凝聚了军人的豪情。1998年的抗洪救灾中,68岁的阎肃策划了一系列赈灾晚会,还冒着酷暑到抗洪一线与战士们手挽手共同战斗。2008年抗震救灾,78岁的阎肃请缨赴灾区因年龄原因被婉拒后,他密切关注前线指战员的行动,通过电视看到空降兵15勇士冒着生命危险从5000米高空跳伞营救灾区人民的事迹,激情澎湃,连夜创作了歌曲《云霄天兵》,唱响救灾现场,鼓舞了全军士气。
新年和春节前后往往是阎肃最繁忙的日子,他几乎年年加班熬通宵,很少能和家人一起过除夕、迎新年。曾执导多届春晚的老导演黄一鹤说,在他与阎肃合作的那些年,只要有阎肃到场,他心里就有了底。工作交给阎肃,从来不出差错。为了能让全国观众过上快乐的大年三十,作为春节联欢晚会主要策划人之一,阎肃奉献了无数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光。

从央视到各地方电视台,从各类重大主题晚会到抗震、抗洪、抗“非典”题材的晚会,只要是主旋律,只要于国于民有益,阎肃无不倾情全力参与,当策划、做顾问、写脚本、填歌词,干得不亦乐乎。他创作的《前门情思大碗茶》《故乡是北京》等充满浓浓京味的歌曲,就是他和作曲家一起为生活了几十年的北京贡献的一组佳作,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而他为北京电视台写的《唱脸谱》,还被收入小学课本。

正如阎肃在歌中写道:“蜂儿酿就百花蜜,只愿香甜满人间。”奉献社会是他始终保持的情怀。

参加文艺座谈会

2014年10月15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中国文艺界的一次盛会。参会的文艺工作者们都是文艺界“德艺双馨”的艺术家。阎肃作为代表出席并在会上做重要发言。他说:“我称得上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战线的一名老兵,到现在依然在心里经常哼唱着‘追上去追上去不让敌人喘气’那些歌。我们也有风花雪月,但那风是‘铁马秋风’、花是‘战地黄花’、雪是‘楼船夜雪’、月是‘边关冷月’。就是这种肝胆、这种魂魄教会我跟着走、往前行,我愿意为兵服务一辈子!所以,我们心中常念叨的就是六个字:‘正能量、接地气’,在部队来说就是有兵味战味!”谈到文艺界时下的一些不良习气,阎肃忧心忡忡。他感慨地表示道:“我觉得,我们每一位以文艺为终身职业的从业者,我的同行们,都应该做到‘四有’,那就是胸有大业,腹有诗书,肩有担当,术有专攻!我们还应该有‘四艺’,那就是大义、道义之‘义’,坚毅、毅力之‘毅’,友谊、情谊之‘谊’,然后才可以谈到艺术、文艺之‘艺’。”

听过阎肃的发言后,习近平总书记说:“我赞同阎肃同志的风花雪月。”全场响起会心的笑声。习近平接着说:“这是强军的风花雪月,我们的军旅文艺工作者,应该主要围绕强军目标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我特别赞同。”

颂英烈、咏家园、唱时代是阎肃作品的三大主题。阎肃的作品之所以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主要是因为善于选择平凡的视角,用平凡的语言,塑造出了不平凡的意境,讲出了不平凡的话,揭示了不平凡的思想哲理,抒发出了不平凡的情感。他与祖国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人民的喜怒哀乐,以及整个时代的脉络同频共振,履行着一位人民的歌者,时代发展的见证人的神圣职责。他的作品是我们党和军队的一条红线,他的作品流淌着党和军队的血,作品中始终有一种燃烧的激情,感染着他所热爱的观众、听众,不管是写人、写物、写景、写情,都充满了他的激情。


END




欢度国庆|唐院学子向祖国深情告白

【唐院微语】如何成为大学里最“靓”的仔

【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楷模崔光日的故事——光与暖

【“四史”宣传教育】《我们一起走过》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来源|学习强国

编辑|刘子龙

校对|黄娇娇

责任编辑|王淑婷

审校|刘雨南

审核教师|张莉 彭叶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限时推广:让每一个问题都有答案:https://ask.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