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科之声 | 生活仪式感
生活仪式感
今天周末,天气晴。屋外阳光,不灼热,像是被温暖环绕。在辽科校园,寻一处人少的小路,沿着缝隙中渐绿的地砖,双手抬起,走一段幼稚的步子,觉得人间甚是美好。
AUTUMN IS COMING
想起在《小王子》有一段对白,小王子问:“仪式是什么?”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的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的不同。”而当下,社会喧嚣嘈杂,日子循环往复的倒带,流水化的生活索然无味。在这种环境下熏陶出麻木的灵魂更像是复读机,乏善可陈。
仪式感是对于生活的重视态度,以含蓄沉稳内化于心,举手投足流露于文雅之行。“仪式感”不完全等同于“重仪式”,它更应该具有强大的精神内核。
来源:
张雪晴
村上春树所说:“仪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生活,不只是生存,需要仪式感来装点。在大学为学业忙碌之时,记得眺望青山连绵处羞涩的朝霞,观察图书馆对面恬静开放的鲜花,仰望缀满星辰的深邃夜空。以片刻闲暇,给予自己“偷得浮生半日闲”的雅致。
在奔赴远方之时,记得放慢脚步缓缓而行,观赏沿途的缱绻风景,这便是仪式感了。“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很慢。”出自《从前慢》中这句话很值得反思。日子过得太快,纷繁的信息充盈着我们。虽然现在滑动手指,按动键盘便可发送消息,但是却少了牛皮纸的一抹素色以及信上的一缕墨香的仪式感。少了寄信人伏案执笔写下“见字如面”的情愫,少了信件历尽千帆的奔波,更少了收件人撕开信封阅读文字所感。慢下来,去留意周围的四时之景,去关注身边的人。
仪式感虽然是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但也有时以形式的方式出现。如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以吃粽子,赛龙舟的形式表达对屈子的悼念;中秋以吃月饼,观满月的形式寄托团圆幸福;春节以饮屠苏,燃爆竹的形式期盼来年。传统节日的仪式,是蕴含着文化积淀。仪式是形式,“感”才是真谛。毕业典礼是仪式,却是在校几年光载的总结,人生身份的转折点。如果想拥有仪式感,不妨生活中安排一些有内涵的仪式,使身心共鸣下,得到双重的情感体验。
来源:
杨娜娜
要避免仪式感流于形式主义的生活。仪式感表现形式并不是繁杂精致的外表,而是在细腻处积累的自我满足。并不是体现在朋友圈中网红图书馆的打卡摆拍,也不是嘈杂街上所谓浪漫的深情告白。仪式感并不需要华丽着缀,朴实温馨便可。它是对生活的热爱,是与其他日子不同的用心安排,自我内心的确认。
仪式感是生活的调味品,虽不是生活的主流,但它以和煦的方式温暖了喧嚣的岁月。
往期回顾
策划:校传媒中心
主播:张锴月
文案:吴佳宁
剪辑:张锴月
排版:荣一龙
审校编辑:赵佳
监制:李巍
欢迎关注@辽宁科技学院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