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制香之道,传承千年楚香文化
据现有文字记载,古香有五千多年历史,楚地是中国香文化的起源,有八百余年历史。明代屠隆认为:沉香出于天然,其幽雅冲淡,自有一种不可形容之妙。
至淳以古人的慢生活为切入点,带领大家“穿越时空”,讲述“香”的前世今生。接着开始调香制香,焚香消闲,借一缕青烟与千年前的古人“传香气”。
▲至淳老师调香
至淳拿出三个香球,浓香立即氤氲在校史馆内:“同学们可以尝试通过嗅觉来辨别三种不同的基础香味。”
▲同学们辨别香球香味
同学们传递着香球,仿佛也接过了悠远的时光,同学们把香球放在鼻尖,用手轻轻地摆动。“想磨出香来可不容易,需要对这项技艺有足够的虔诚。”至淳的这番话不仅提高了同学们对古香的兴趣,同时也将无形的传统文化转化为有形的活动深入同学们心底。
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篆香和篆香的使用,至淳先讲解楚香历史并指导学生们亲手实践“打香篆”。
▲至淳老师讲解楚香
同学们摆好工具,按照“理香灰”“抹平香灰”“清香篆”“填香粉”“起篆”“清理”这六项顺序有条不紊开始制作自己的“处女作”。
▲“填香粉”和“压香灰”步骤
▲“燃篆”步骤和“打香篆”成品
同学们全神贯注,生怕在某个环节上出错,以破坏了香的品质。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渐渐“沉迷”在这项文雅而安静的活动中。
“有趣,挺需要耐心的,在平常的课堂上很难学到这种有趣的国学知识。闻到自己亲手制作的“香味”,顿时充满甜甜的幸福感”2019级酒店管理二班的谢冰看着她的作品开心说道。
在场的许多同学也兴奋的看着自己的作品,点好篆香后,纷纷与自己的作品合影。随着一个个篆香的燃起,教室里氤氲缭绕,香气四溢。
楚香因楚人而生,因楚辞而铭,我们祖先有踏香而来的智慧,我们后人有携香传承的责任。在活动的最后,至淳带领同学们饱含深情的朗读了这段话。
她还讲述自己游历四方,遍访中外各地香料的经历。同学们深受启发,中国的香,千古流芳的楚香,不逊于任何国家的香。我们作为中华文明古国,有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也有优秀的文化自信的底气。
这话语好似火把,点燃了同学们心中对于文化自信的荒野,不仅是对于楚香,无疑也是对其他传统文化的良好普及。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武汉商学院重要的责任与使命,我们一直在践行。目前以非遗文化为主题的国学小课已开展至第八期,茶道、剪纸、楚菜、古琴、漆器等非遗课堂受到参加的同学们热捧,在新时代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故事。
出品:武汉商学院新媒体中心
文字:杨梁、张茂圆
图片:吴益乐、罗南宁、罗贝尔
陈治瑞、周光桢、周祥
编辑:曾婉婷
校审:白 鸽
统筹:晓 盈
武 汉 商 学 院 新 媒 体 矩 阵
微信 / 微博 / 今日头条 / 搜狐新闻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