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SU短音频 | 海上先声•礼赞上海社科大师:上外方重教授
●●●●●
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长三角之声
联合制作的
大型人物传记类系列短音频
《海上先声·第六季》
近日在FM89.9长三角之声推出
第一集为上外方重教授专题
【播音文稿】
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为中国改革发展建言献策,礼赞上海社科大师——海上先声!海上先声今天播出:方重——我的毕生只做了教学、翻译两件事。
方重(1902年至1991年),英国文学专家、翻译家。
1919年5月4日,愤怒的学生冲进卖国贼的家,清华学子方重就在队伍之中。他晚年回忆道“是五四运动造就了我方重,爱国主义精神是我赖以生存的精神曲线。”
1923年,方重远赴美国求学,研究英国语言文学及中国文化对英国的影响。他心中始终萦绕着一个愿望:把中华文化精华传播海外,以振国威;把西方科学文化精华吸收进来,以振民风。
学成归国后,方重在武汉大学等校从事英美文学教学研究的同时,并未放弃中国古典名作的译介工作。1944年,著名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教授邀请方重赴英国讲学,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作为翻译家,方重是当时国内为数不多精通中古英语的人,也因此率先将英国诗人乔叟的作品译成中文。讲学英国期间,他深感我国古代诗歌英译本多有不确切之处,回国后旋即着手翻译陶渊明诗作,意在为世人生动展示一位中国古代伟大诗人的“高风亮节”。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查明建教授看来:方重的翻译,既是达至化境的文学翻译,也是与作者惺惺相惜的心灵翻译。
对待翻译的严谨态度、广博视野,同样反映在教学上。早在武汉大学时,方重就以“要求严格”而出名,培养了叶君健、章振邦等一批杰出人才。他辗转任教多所高校,1956年开始任教于上海外国语学院。
他始终坚持“博雅之士、通才教育”的培养理念,主张外语专业应注重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及自身实践,转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他在上外任教34年,培养了不计其数的优秀人才。时光荏苒,方重已成为上外的一个精神符号,引导着后来的学子见贤思齐、发扬蹈厉。
本节目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制作。
“
以优异的学术成果报效祖国
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
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
著名学者方重先生便是如此
他继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不断创新
几十年来
他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
真正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
时值重阳佳节,也是我国著名文学家、乔叟研究专家、翻译家、中古英语专家、比较文学学者、上外英语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方重先生(1902-1991)的119周年诞辰。
大师档案
方重(1902—1991),字芦浪,文学家、翻译家、中古英语专家、比较文学家。江苏常州人。192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学美国,并获学士及硕士学位。1927年归国,参与筹建武汉大学,任武汉大学外文系主任。1944年,赴英国讲学并任英国三一学院客座教授。1947年回国后,先后在安徽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任教。1956年调入上海外国语学院,曾任英语系主任、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等,曾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顾问、上海外文学会会长等,译有《乔叟文集》《坎特伯雷故事集》《陶渊明诗文选译》等,著有《十八世纪的英国文学与中国》《英国诗文研究集》。
大师经历
唯一的动力是爱国主义
1919年5月4日,愤怒的学生冲进了“卖国贼”的家,方重便在队伍之中,“当时我只是凭着凡有志热血男儿都有的爱国热情参加了这次运动,没想到,从此奠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方重(第二排右一)在清华时期与同学们高唱爱国歌曲
方重常常问自己:“你为祖国的繁荣、民众的进步做了些什么?”用文学作匕首、作投枪,不能让民族五千年文化瑰宝埋没在尘埃之中。开启民智,方能救国。方重用实际行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1987年,85岁高龄的方重写道:不论是学生时代,还是成为教授之后,唯一的动力是爱国主义。是五四运动造就了我方重,爱国主义精神是我赖以生存的精神曲线。
1923年,方重远赴美国求学,研究英国语言文学及中国文化对英国的影响。他心中始终萦绕着一个愿望:把中华文化精华传播海外,以振国威;把西方科学文化精华吸收进来,以振民风。
1986年,方重详细回忆了他颇为传奇的求学岁月,作成《求学年代漫笔》一文。
学成归国后,方重在武汉大学等校从事英美文学教学研究的同时,并未放弃中国古典名作的译介工作。1944年,著名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教授邀请方重赴英国讲学,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1932年方重先生在武汉大学
贴着人物译
作为翻译家,方重是当时国内为数不多精通中古英语的人,也因此率先将英国诗人乔叟的作品译成中文。
着手翻译乔叟作品前,方重已潜心研究乔叟十余年。1943年,他译著的《乔叟故事集》出版了。此书后经多次整理、修订、补充而成两卷本《乔叟文集》,于1962年出版,而后再版。1977年,乔叟专家、美国学者罗明斯基访问中国,还专程拜访了年逾七旬的方重,交流研究乔叟的心得。
《乔叟文集》
讲学英国期间,他发现我国古代诗歌英译本多有不确切之处,深感这类汉译英工作之重要不亚于英译汉,回国后旋即着手翻译陶渊明诗作,为中英文化交流作些努力,意在为世人生动展示一位中国古代伟大诗人的“高风亮节”。
他认为,只有了解作者,才有可能全面了解作品。“只有在对作者的思想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我们的作品比较才可能深刻而有分量。”
方重先生参阅的《陶渊明集》上布满了笔记和标注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查明建教授看来:方重的翻译,既是达至化境的文学翻译,也是与作者惺惺相惜的心灵翻译。作为翻译家,他真正做到了“贴着人物译”。
通识为本,专识为末,学为所用
对待翻译的严谨态度、广博视野,同样反映在教学上。早在武汉大学时,方重就以“要求严格”而出名,培养了叶君健、章振邦等一批杰出人才。他辗转任教多所高校,1956年开始任教于上海外国语学院。
方重先生在上外
1986年,方重受命成为上外第一批博士生导师。这一年,他已是84岁高龄的长者。他始终坚持“博雅之士、通才教育”的培养理念,主张外语专业应注重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及自身实践,转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他认为,“通识为本,专识为末,学为所用”才是人才培养的合理途径,教育要着眼于人类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1990年夏,耄耋之年的方重作诗一首:“八旬半盲方重老,山光水色梦中绕。喜闻桃李满园开,尤怜落英墙外飘。”字里行间诉说着他对于祖国深深的眷念,对于毕生事业真真的热爱,对于海外未归学子切切的牵挂。
他在上外任教34年,培养了不计其数的优秀人才。时光荏苒,方重已成为上外的一个精神符号,引导着后来的学子见贤思齐、发扬蹈厉。
方重教授执教60周年纪念会上与家人合影
来源|文汇报 上海社联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
编辑|王年华
-
顾客删特斯拉销售微信被辱骂:怎么不把你妈也删了
买车本是件开心的事,但打算在上海买特斯拉的周先生最近却遇到了糟心事。据媒体报道,周先生自述删除特斯拉一销售员微信后,遭到对方辱骂。据周先生介绍,12月30日在上海松江区手拉手汽车港特斯拉门店看车,添加
-
女儿在母亲临终前给妈妈画“刺青”
近日,上海网友周周的妈妈因胃癌晚期离世。妈妈临终前,周周在其身上画上特殊“刺青”。“她想要的永远都会陪伴她,希望未来遇见妈妈的医学生能好好对待她,每一位大体老师都是家人心尖上的人。”
-
“学习困难门诊”一开诊就爆满
转自:三联生活周刊【#上海学习困难门诊一开诊就爆满#,有家长想带2岁孩子来看,医生:无需太焦虑】据@021视频消息,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理卫生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学院联合设立的“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门诊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