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人民教师”王成海烈士崇高精神

大学 作者:浙江海洋大学 2021-10-21 02:14:03


在王成海烈士牺牲30周年之际

学校将在10月22日

举行烈士纪念活动

今天让我们重新感受体会

烈士的光辉一生


烈士生平



王成海,1962年1月21日,出生在浙江省淳安县一个干部家庭。1978年毕业于浙江淳安中学。1982年毕业于浙江水产学院(现为浙江海洋大学),并获学士学位。1983年10月,公派留学日本北海道大学水产学部,攻读水产养殖学。1986年3月,获硕士学位。1989年3月,获博士学位,同年四月回国,在青岛海洋大学渔业资源教研室任教,担任海洋渔业系科研秘书、讲师。

王成海是我校82届捕捞专业毕业生。在大学读书期间,王成海学习刻苦努力,成绩名列前茅。当他得知我国的渔业技术比日本起码要落后二、三十年时,暗下决心,一定要为中国渔业水产事业赶上发达国家而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毕业后王成海考取了国家教育部公派出国留学生,赴日本北海道大学水产学部学习。在日期间,他以出色的业绩完成学业,获得博士学位,并谢绝了美国、加拿大、日本一些研究所的高薪聘请,毅然回国从事科教工作。1991年10月22日中午,年仅29岁的王成海在山东威海镆铘岛海域进行科学考察时,为营救潜水遇险同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同年12月,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王成海革命烈士称号,次年1月,原国家教委追授王成海“人民教师”称号,并号召全国教育系统向王成海学习。《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权威媒体连续刊发长篇报道和评论员文章,介绍王成海优秀事迹。


痴迷数学,勤俭节约

1962年1月21日,王成海诞生在新安江畔的浙江省淳安县,从此,新安江就像一位勤劳善良的母亲,用甘甜的乳汁哺育着幼小的成海。童年的成海,家境并不富裕,父亲虽任基层领导干部,工资却不高,尽管如此,在百货公司工作的母亲却精打细算把一家的日子过得美美满满。成海爱读书,母亲宁可让一家用稀饭、软饭充饥,也要为他购买书籍,只要学习需要,无论花多少钱都不心疼。成海不负妈妈的苦心,刻苦勤奋,学习一直名列前茅。他对数学更是入迷,上中学时就开始读大学的《微积分》,并多次在省、市数学竞赛中获奖。

王成海(后排中)一家四姐弟,他是长子,排行老三。


“我爱新安江,这里是我亲爱的故乡,但我更爱大海,那里有我自幼的梦想”
         ——摘自王成海日记

虽然出生干部家庭,生活条件还算不错,但王成海从小养成了勤俭节约的良好品德。高中期间他用自己攒了多的零花钱买了一件尼龙衫,一直穿到了留学归国。如今这件尼龙衫被珍藏在学校的校史馆内。




热爱祖国,品学兼优


高考期间,王成海遭遇重感冒,成绩不甚理想,未能考入他心仪的浙江大学。入读浙江水产学院海洋捕捞专业后,他并没有气馁,而是快速调整自己的人生规划,全力投入到学习中。良好的家庭教育从小培养了王成海不服输的精神,他在大学期间学习上每门功课都名列前茅。而《海洋捕捞学》第一学期的考试题目特别难,让他只得到了62分的成绩。这更加激发了他学好专业知识的热情,坚定了他的专业思想。


王成海在大学期间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作一个无愧于时代的人。但当时大学入党的人数非常少,据王成海同学回忆,全班毕业时就一个预备党员,是班级的老班长。所以王成海大学毕业时未能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日本留学回来后,他再次口头向党组织提出了入党要求。没想到,意外更先一步到来。王成海逝世后,山东省委组织部追认王成海为中共党员。

王成海在大学期间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1991年12月18日,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追认王成海为中共党员


王成海在学习上有股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小学时,课本上一个问题没弄明白,甚至要他母亲带着他连夜去老师家,把问题解决。所以,他的上课时间都是在听讲与做笔记中度过的,书本和笔记本上满满都是笔记。
王成海时时处处都在学习,做读书卡片是他的习惯之一,从小学到日本留学期间,他制作了大量的读书卡片,摘录了重要的知识点,甚至连学校发的开水票上都写满了他摘录的名言名句。
在日本留学期间,王成海总是利用各种机会,随时了解国内的科研动向,有的放矢的学习,并千方百计为访日代表团搜集国内所需的资料。1984年12月,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李豹德随中国人工鱼礁考察组到日本列岛沿海考察,并拜访了王成海的导师佐藤修教授。当王成海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前往看望了考察组的同志,并进行深入的交谈,同时答应为他们搜集有关人工鱼礁建设的资料。考察组回国前一天晚上钟,王成海气喘吁吁地跑了来,兴奋地将他复印的第三届国际人工鱼礁会议资料及他在紧张学习生活中阅读摘录的有关日本人工鱼礁建设和研究的笔记,无私地交给了李豹德。“我很高兴祖国也开始了人工鱼礁建设,希望这些资料能起一点参考作用。”王成海坦诚地说。


学校发的开水票上写满了他摘录的名言名句


大学期间,王成海是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体育成绩在全校都名列前茅,学校运动会的铁饼、标枪、游泳等项目前两名中经常出现他的名字。曾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千岛湖出生的王成海,从小练就了过人的水性,大学期间包揽了100米、200米游泳比赛的冠军,这为他后来从事水产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大学里,王成海勤于思索的品格渐渐超乎寻常地表现出来。1981年,上海海洋渔业公司工程师顾惠庭在《水产学报》上发表了一篇有关数理模式的论文,王成海看到后,对这篇论文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并给作者写了一封信,提出自己的见解,没几天,顾工程师回信了,信中肯定了成海的独特见解。并对他大加赞扬,信末还邀请成海有机会到上海作客。当年5月,成海终于与顾工见面了。顾工没想到站在他面前的竟是一个年轻的学生!不由得在心里赞叹“后生可畏”。为进一步研究数理模式,王成海又翻阅了大量的书籍,并开始动手写论文。在大学三年级的课程行将结束的时候,他的第一篇习作拿出来了,他怀着既兴奋又惶恐的心情,把它寄给了中国水产学会副理事长,数理模式的权威费鸿年教授。年逾八旬的水产界泰斗在临去北京开会前夕,匆匆给这位小后生复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并附上有关资料。信的末尾写道:“你已具备了搞资源专业的基本技能,希望今后作些具体的研究。我希望,你能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成海捧着费老的信,读了一遍又一遍,他深深地感受到了老一辈科学家的热切希望。大学期间,王成海的专业思想逐渐坚定,特别是听了考察日本归来的佘显炜老师的报告后,便暗下决心:我们虽然比人家水产业落后了二三十年,但发奋图强,迎头赶上,是我们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王成海撰写的科研论文


苦学知识,为国争光


王成海去日本留学时曾下定这样的决心:要在异国他乡拼命苦干,以优异的学习成绩为社会主义祖国争光,为中华民族争气。为此,他在四个月的时间内攻克两门外语,并取得了入学考试最高成绩。
1983年4月王成海在出国预备学习期间,在给父母的信中写到:“近来学习紧张,不过我觉得挺有意思,成天跟书打交道,除了一天三餐,儿在这一个月里英语和日语都有所进展。在高手云集之境,竞争可为乐事一桩,我现在到一班学习了,对我来说学习并不是很累,前些时一次日语小测验,也以99分夺冠,当然这也许是偶然之事。同学之中有好些是日语专业毕业,这次准备赴日本攻读文学学位的,这也说明自己完全能够胜任学习,有潜力竞争,只要自己肯下功夫,一定能跃于前峰。”
临出发前,王成海还专门去了北京,在天安门城楼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照了两张像,小心翼翼地放在行李里,珍藏着这份爱国心。


在日本留学期间,王成海时刻不忘为何要去日本学习。在于家人的通信中,展现出浓浓的爱国情节和振兴中华的远大抱负,比如他在信中写到:

现在俄语进展也很好我打算明年再学一门德语。到了日本我想多学几门外语。儿不会辜负爸妈的期望的,一定努力学习。
——1983年11月17日

进入日本的大学院之后,转眼即将开学,4月9号是入学宣誓,之后即正式开始研究生的生活了。现在在日本是春假期间,但对儿来说是没假期的,自己也觉得应多学一些。
——1984年4月1日

前些日子,做了些实验,有一批数据要处理,本来用小型电子计算器也可以算,但比较麻烦,最后,我就用计算机算,自己编了程序,把结果算出来了。这样以后如果做同类型的实验,很快就能求得结果。我想在日本5年,一定能学到很多东西,只要自己不断努力。现在如果自己不学,就觉得有一种不自在的感觉,人不学是绝对不行的,古人曰:“人学始知道,不学亦徒然”,从学习中更能感到自己的知识缺乏,需要大量注入知识的营养。
严冬过去,美好的春天即来临身旁,自己的心境也为之一新,在异国他乡,迎来第一个春天,在春天里,在美好的自然中,自己更要发奋,在短暂的生命之中,该不断进击,向科学的领地进军。
——1984年4月21日

现在每天都忙于学习,的确,国内科学技术的普及比日本差得多,自己不学习落后于人家,心里总不是滋味。就是让玩,自己心里也不是个味。再者,将来如果自己没有点真才实学,无论当老师,还是搞研究,都是不行的。自己的目标应该远一些,大一些,这样生活才会充实,才会不懈地努力、攀登。我想如果平淡地度过一生,还不如不来入世。人总应该奋斗,在奋斗中求得幸福,在幸福中去创造,人生中要对得起己,不能虚度一生,虚度年华,尽自己的努力去奋斗,既要异想天开,也要脚踏实地地干。
——1984年4月26日


近来人民日报上刊载了一些有关国内发展人工鱼礁的文章,看来我国也要发展这方面的研究,其实这也是发展的必然。世界上许多沿海国家都正在兴起和发展这方面的研究。所以,我打算写一个有关日本研究人工鱼礁方面的报告,全面地从历史到现在的状况及将来的展望。现在提纲已写成,正在收集阅读资料文献、做卡片、分门别类,大概一个月后能完成,这主要是为了促进我国的人工鱼礁发展事业,这也将是我生活中的第一步,也许是关键性的一步。国内需要这方面的资料展开这方面的研究,但苦于没有经验及资料。在日本,这方面的研究已进行半个多世纪了,从历史上看己长达200多年了,所以对我来说,外语过硬不过硬是很重要的。就日语来说,已是没问题了,所以大量翻译文献引进技术只是时间问题,儿将来定能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只是需要自己不断努力学习,我不会辜负家人的期望,为祖国出力,振兴中华!
——1984年5月27日

我的这里一切都好,这几天自己开始准备编译些资料汇成册,供回国时用。这几年国内的形势变化很大,很喜人,故自己也得多努力些,不能辜负众人的期望,尽自己的力量干些事情。现在我的打算是在今后两年半的时间里掌握好日、英、俄三门外语,完成自己的博士论文,翻译汇编一批实用性的资料,好好地利用时间。
——1986年11月3日

现在国内变化很大,在这里我们可以从电视新闻中得知。国家在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当然我们一家也不例外。对留学生来说也相应地成了动力和无形的压力,大家都想能多掌握些现代化的知识为国家多作贡献。
——1986年12月13日


王成海拥有很高的游泳水平,为在海底观察生物的生长情况,探明鱼类的行动规律,在日本留学期间,他还下苦功夫学会了潜水技术和水中摄影技术。回国后,他一有空就拉上教研室的同志,到青岛太平角学校的基地去学潜水,把他可潜16到17米深的高超技能传授给大家。1991年5月,他的课题组承担了上级下达的海岛资源综合调查项目。在执行海上调查任务时,他坚持自己亲自潜水采样。为搞清海中生物的生存环境,他有时一气潜水6个多小时。有人问他:“别人搞这种项目都是雇人潜水,你这堂堂的洋博士何必亲自潜水呢?”成海非常认真地说:“自己潜水采样,取得的都是第一手资料,数据可靠,这对搞好科研是极为重要的。”


王成海在日本留学期间苦练潜水技术


王成海留学期间还积极参加各种交流活动,扩大中国的影响,弘扬中国文化,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当一些日本人对中国表示不理解时,他就主动地介绍中国文化,历史背景,介绍中国发生的变化。他还曾在函馆市的小学校长大会上专题演讲介绍过中国传统思想意识。一个年仅二十几岁的青年以他的广学博识赢得了在座老先生们的喝彩。他在去北海道北部的渔村参加体验渔家生活时,短短的三天时间凭他那为人热情,博学多才及勤奋好学的精神得到了村民们的信赖及赞赏。在他离开那里时,村民们把当地产的最珍贵的土特产赠送给他,事过很久,每当过年时又都寄赠给他很多礼品,欢迎他再次去那做客。他的纯朴、热情、有礼节的举止为广大日本朋友所爱戴。在他结束学业回国后,还有好多日本朋友,时常提及起王成海,称赞他的人品。
然而,在一些重大的原则问题上,王成海又是旗帜鲜明的。来日本不久的一次留学生国际交流会上,几个“台湾留学生”故意在会上打出所谓的“国旗”,高唱“国歌”,正是王成海果断地找到大会主持人提出抗议,义正辞严的指出:“中国只有一个,我们作为中国留学生对在这样国际性的公开场合主张两个中国的行为表示遗憾”。终于,主持人走上讲台,及时制止了这出闹剧。



王成海在日本留学期间发表的4篇有关人工鱼礁建设的论文,构成了人工鱼礁理论基础的研究体系,对近海水域设计和人工鱼礁投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其研究处于当前国际人工鱼礁基础研究的前沿。他的硕士论文《人工鱼礁简化模型的流体力学特性》被收入《第四届国际人工鱼礁会议论文集》;他的博士论文《人工鱼礁涡流影响范围的基础研究》曾在日本水产学会上进行过演讲。

学成回国,投身事业

1989年3月,王成海完成了在日本的学业,取得了博士学位。此时,国内外敌对势力正掀起一股诋毁社会主义的大潮,也正在这时,美国夏威夷海洋生物学研究所邀请他去做博士后研究并有高薪资助。他的导师也有意让他继续留在日本工作。他想,在日本五年多的时间里,已经基本学到了日本先进的渔业技术,呆在日本已没有必要,他想去美国。他认为:“美国是世界先进的科技大国,在那里可大大丰富自己的知识,可以学到许多新的、在日本学不到的东西,将来回国一定是非常有利的”。可是,当他得知祖国急需他回来工作的时候,便毅然选择了回国的路。


1989年3月,王成海完成了在日本的学业,取得了博士学位


1985年10月,王成海取得“文部大臣奖友爱杯日语辩论赛”竞赛第四名的时候,就对采访他的“读卖新闻”记者讲“读完博士,我马上回国,从事祖国的资源研究”。



1981年7月王成海在杭州西子湖畔与还在北京师范大学读书的王琴妹不期而遇,此后便保持了书信往来。“有缘千里来相会”他们曾是中学同学,中学时代却几乎没有任何往来。1983年10月,即将奔赴日本的王成海与已经考上研究生的王琴妹在北京又一次见面了。这时,他们已成为了热恋中的情人。他们相约:1986年,当他们双双拿到硕士学位时,一定去香山看红叶。
1986年6月,王成海回国探亲了,他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就获得硕士学位回来了,此时,香山的红叶虽然还没红,但爱情的果实却在一对热恋着的情人中熟透了,琴妹己悄然地准备结婚的东西了。然而,王成海在与未婚妻见面后,征得了她的同意,就只身一人来到了青岛海洋大学、中科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与同行进行学术交流。待这些事情办完后,他才返回北京与琴妹举行了婚礼。
1987年7月,琴妹来到日本探亲这个时候,王成海正在攻读博士。新婚久别,异国相逢,他们沉浸在无限的幸福之中。琴妹的到来,无疑给成海带来了莫大的快乐,但由于成海是公费留学,生活费并不高,这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烦恼,琴妹想出去打工补贴家用,由于她学的是英语,日语水平不高,只能去餐馆之类的地方工作,成海坚决不同意,他认为,琴妹做为大学教师出去干这种活,有损中国人的尊严;他们商定成海也不能出去工作,他们认为,国家供一个留学生外出念书已经是不容易了,外出工作势必影响学业。于是,琴妹决定先期回国。
王成海回国后,妻子还在上海同济大学物理系任教,很多人都劝他来上海工作,各方面条件都比青岛好,并且可以免去调动工作的麻烦。他却说:“青岛的海洋科技力量强,而且黄、勃海沿岸是搞资源的理想场所。我回国来,就是想干点实事。水产学院渔业资源、教研室虽然目前的经费少,设备差,但只要今后努力干,是大有发展前途的,什么事都是靠人干出来的嘛”。
到海洋大学报到后,王成海没有急于办理妻子的调动,而是一心扑到了开创工作的新局面上。爱人的调动问题则交给学校去办,自己很少去问。有人提醒他,调动工作不易办,你还是多去问问好,但是,他的工作实在是太紧了,他无暇顾及。
人们终于明白了,王成海尽管希望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他更钟情于他的事业,一个人既然能不贪恋日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回来报效祖国,那么,这一切都好理解了。
直到王成海牺牲前的十个月,妻子才从上海调到青岛海洋大学工作。

聚少离多的小家庭

舍己救人,千古永存


1991年10月19日,一股强冷空气席卷威海刘公岛。为了避开寒潮,继续工作,参加调查威海岛屿的叶立勋、王成海率领调查小组转移到了镆铘岛。
10月22日,调查小组在镆铘岛一带礁石区共设立了8个断面、40个潜水调查站,已完成了4个断面20个站的调查任务。上午11日许,王成海从加一断面海面连续下潜5站,完成了在加一断面采集底栖生物的样品任务后,作业船移到Ml断面。
“老叶,你就别下来了。”王成海看到叶立勋往身上穿潜水衣,急忙阻止。昨天晚上调查小组开会布置今天工作时,因叶立勋患感冒,肩背还有扭伤,决定不让他潜水。但此刻因另一位教师潜水后头晕、呕吐,无法继续下潜,于是,叶立勋临时改变了主意。“不行,还有3个断面,你自己干受不了。”叶立勋说完,背上12公斤重的气瓶,随王成海一起潜到水下。
叶立勋以往潜水的时间都在三五分钟之内。这次,六七分钟已经过去了,怎么还没上来?“王教师,你下去看看叶老师怎么了?”船上的人着急起来,对下潜返回海面的王成海说。由于对这一带复杂的海况不熟悉,大家格外小心,不时地互相关照着。王成海一个猛子扎到水深约4米的海底,不一会儿露出水面,笑笑说:“老叶没事。”话音刚落,叶立勋浮上水面,将装着样品的网袋递到船上。船上的人取出样品后,又把网袋递给叶立勋。
叶立勋接着再次下潜,其时为12点零5分。四五分钟过去了,王成海又露出水面,把采集的样品递到船上后,摘下面罩,吐出含在口里的呼吸器,爬上舷梯,准备上船休息。正在这时,船上有人发现叶立勋突然在十余米远处露出水面,边仰泳边招手,并大声呼喊,不知什么原因头上没戴面罩。由于距离远,风浪大,船上的人都未听清他喊的是什么。
“快,快!”王成海心急如焚,马上催促船上的人递给他面罩,匆忙戴上,纵身跳入大海,奋力游去抢救。蓦地,他意识到呼吸器未含在口中,立即又跃出水面,推起面罩,用力甩动左肩,试图将背后的呼吸器甩到胸前,但因涌浪大,未能成功。
此刻,王成海已被海浪冲出五六米远,船上的人预感到危险已降临到他的头上,慌乱中任一平老师匆忙从船上扔出取样框,王成海没有抓住,接着,有人再次扔,王成海又没抓住,他实在太累了,前天因为身体不适呕吐,打了一针,体力尚未恢复,今天一上午又潜水9次,早晨只吃了两块面包,喝了一袋豆奶,热量已消耗殆尽,加上腰部捆着11公斤重的铅块,背上还背着12公斤的气瓶,虽然他在大学就读时创造过学校一、二百米蛙泳比赛纪录,并在日本练就了一身上好的潜水本领,这时也深感力不从心了。舍己救人的王成海拼命挣扎了几下,转眼即逝,兀地被大海淹没了,再也未能浮上来。
与此同时,叶立勋腰部捆着的10公斤铅块及背上的12公斤气瓶将他的病体也折磨得精疲力竭,在风浪中迅速下沉。
潜水工作本应雇潜水员下水的,但治学态度严谨的王成海、叶立勋为取得第一手资料,坚持亲自下潜采样。一般人下潜时腰部只捆4公斤铅块,王成海、叶立勋为了延长下水作业时间,宁肯多加些铅块,真是难为他们了,眼下发生的意外,竞铸成无法挽回的遗憾。


王成海牺牲后,他的先进事迹被各大权威媒体广泛报道,1991年12月,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王成海革命烈士称号,次年1月,原国家教委追授王成海“人民教师”称号,并号召全国教育系统向王成海学习。《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权威媒体连续刊发长篇报道和评论员文章,介绍王成海优秀事迹。



“成海精神”是王成海校友留给学校的宝贵精神财富,不单在他求学、工作的年代值得学习和借鉴,在当前依然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海洋科教离不开艰苦的工作环境,学校也长期地处海岛,师生们特别需要“成海精神”所表现出来的热爱祖国、献身事业的爱国精神,勤奋好学、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勇于拼搏、艰苦奋斗的海洋精神和自强不息、勇于争先、无私奉献、舍己为人高尚品格的不断激励。


王成海烈士永垂不朽!


值班编辑:沈文 陈俐颖
责任编辑:沈家迪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限时推广:让每一个问题都有答案:https://ask.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