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FA·A远瞻计划丨走进剑川
CAFA·A远瞻计划2021项目专题报道(一)
走进剑川——云南剑川文创及教育作品
2021 CAFA·A远瞻计划培育项目系列推介
2021年10月29日,“预应力——CAFA·A远瞻计划2021项目成果展”开幕。CAFA·A远瞻计划立足新时代全方位培养人才的育人目标,创建了面向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学生的特色创新孵化平台,鼓励学生将个人成长与时代需要相结合,将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将前沿思索与身体力行相结合,积极投身城乡变迁和社会发展的新进程之中。
远瞻,直指未来,以新锐的设计思维和探索精神,诠释新时代美院学子的理想与情怀;在地,扎根时代,走出象牙塔和舒适圈,倾听来自社会现场的真实声音。
本期,杨梅小编专访远瞻计划项目团队“走进剑川——云南剑川文创及教育作品”,一起听听那些发生在美丽白乡的生动故事。
“
“走进剑川—云南剑川文创及教育作品”项目是针对云南剑川地区的一次艺术介入乡村尝试,由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郭晓婧、唐琦玮及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邓悦共同开发设计,项目包括剑川旅游地图、特色手工艺包装和乡土美术课程三个板块。
“走进剑川”旅游地图册页以三年的调研成果为基础,辅助相关文献资料,将专业实习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基于“游、食、住、礼”四个板块,为游客提供游览定位和文化普及;同时,团队调研编写乡土美育教材,立足于剑川优秀文化资源,融合本土文化知识和多学科课标要求,通过本土化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参与感,引导学生掌握剑川乡土文化知识与工艺技能,树立本土文化自信;此外,团队开发了以剑川瓦猫为原型的IP形象,结合当地特色手工艺产品,提出了一套可推广的文化消费模型,帮助剑川在打开旅游市场的同时激活当地传统手工艺,实现文化产业振兴。
在地者说
2021 CAFA·A远瞻计划
01 专业服务社会的实践初心
郭晓婧
项目起源于课堂,起源于学术研究,但我们在项目里更多地是在考虑如何将我们大学生的专业研究成果转化为在地性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价值。得益于建筑学院每年的社会实践课程,我们有机会深入到剑川当地进行大量而细致、生动而严谨的田野考察工作,这也成为了我们工作的起点。
唐琦玮
我们看到了这片土地上工艺美术、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听到了乡村美术教师对美育发展的规划和思考,感受到了孩子们对美术课程的期待和热情。这促使我们去思考这些珍贵的工作成果与当地所需应该如何连结,探索基于建筑人类学田野考察方法的乡村文化振兴策略成为了我们团队的工作方向。
郭晓婧
前期通过田野考察我们积累了一些具有在地性的素材,我们依据现实需求将这些素材转化为当地的一份旅游地图,而后又拓展到一系列产品设计。但当我们的信息和产品越来越多,就开始发现仅输出产品对当地的作用其实很有限,于是我们设想把研究成果转化为课程去普及影响是不是会更深远一些。
邓悦
结合我在剑川当地的支教经验以及对当地传统手艺传承问题的一些了解,我们也在探索如何将当地美育教育的缺口和在地的民族文化、传统工艺联系起来。
项目团队编写的《陪你看剑川》乡土美育教材
项目团队系列文创产品
艺堂课——乡土美育行动
02 从田间来到山野去
郭晓婧
我们在项目中还是会更多地去考虑剑川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文化背景,工作方法中更注重如何提取和转化当地特色,而后再服务当地。以“剑川瓦猫”这个IP形象设计为例,我们将它与剑川的黑陶传统手工艺相结合,试图在云南当地普遍的瓦猫形象中寻找一些与剑川紧密相关的特殊性。
邓悦
我们了解到当地很多产业其实是师徒制的,很多学生实习的时候会去到一个黑陶厂,或者一个布扎艺人家里,跟师傅学习然后就留在那里工作。这时候,他对本地文化的了解和积累,其实是能够决定产业未来的延续和创新的,所以我们发现仅仅对外推广剑川文化是不够的,我们希望这些剑川的未来建设者们能够建立起文化认知和家乡自豪感,进而助力产业振兴。将当地传统手工艺纳入乡土课程,我们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孩子们学习具体的制作工艺,而是让他们在过程中增进对本土文化的了解。
项目团队与当地老师进行沟通交流
2020年中华世纪坛展览现场
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钟建波和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姜继鼎参观在洛阳朱樱塔的展览
剑川黑陶传统手工艺
03 捕捉每一点灵光和热情
郭晓婧
乡土美育教材成型后,我们一起去当地进行课程实验。可以感受的到当地孩子对课程还是充满了好奇和期待,他们所呈现出来的热情和投入令我们很欣慰。
邓悦
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感觉到学生个体之间其实差异性挺大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的孩子将在纸片的方框当做画布来画一个独立的形象;有的孩子会把整张纸都涂满,然后再不断增加新的颜色。我们发现孩子的观察方式跟想象当中的那种趋同状态相差甚远,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独立思考和认识,对我们来说其实是意外之喜。这本身也是一个边实践边学习的过程。
乡村课堂上孩子们展示制作成果
04 适应当地是真正的难题
唐琦玮
在乡土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更多地是起到一个推动者的作用,利用专业素养帮助发掘梳理传统文化、提炼典型形象,整理成具体的乡土教材。我们更多以观察者的身份参与课堂,把课程主导权交给当地老师,因为最后的普及和推行还是要靠他们来落实。通过课程实验,我们不断反思和检验,看工具是否方便,看课程是否易于理解,反复迭代和优化前期设计的课程工具包,在安全性、可操作性方面进一步作细致评估。对我们来说,发现问题是好事,我们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了解当地实际情况。
邓悦
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还是在地的普及度问题。在大城市每一个中小学都配有专职美术老师,但是在剑川县的一些乡村,学校老师基本上都是身兼数职的。我们设计的教学方案和工具还是具有一点专业性,将它普及到乡村一些偏远地区,老师本身不具备专业能力,没有接受过美术教育,这给课程的有效落实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何去适应没有专职美术老师的乡村学校,将教材所传达的理念在学生中普及好,是我们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教材内容分为五单元:乡土意象、感知地图、文化符号、风俗传统、技艺传承。大学生的田野考察成果会由结果转化为案例。在每个教学章节中,教师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让学生学习、模仿、掌握田野考察方法,最终独立完成课程任务
“艺堂课”乡土美育行动希望将农村优秀非遗工艺融入美育课堂,让学生、老师、家长感受到美育的温度,带动乡土美育氛围
课堂现场
05 回顾与展望
郭晓婧
回想整个经历,最想表达的是感激。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中央美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老师、“CAFA·A远瞻计划”专家指导老师、建筑学院专业老师的联合指导,以及剑川县当地政府、中小学校和美术教师团队的积极配合,不断优化方案,给予我们大力的资金支持,助力我们将想法转化为现实。怀着这份感激,怀着对剑川全面振兴与长远发展的美好祈愿,相信我们的项目在未来会有更好的面貌。
邓悦
对我来说,还是希望能够做出更加适应当地资源环境、客观条件的课程,尽量贴近他们的教育现状去做出一点改变,这样才能够让教材更好地发挥出它应有的美育价值。因为我们自己在大城市生活,还是需要有更长时间去体会当地、融入当地。
唐琦玮
我们研究“剑川模式”——从大学生课题成果转化到具有落地性的直接服务社会的应用成果,也正在探索它在其他地域中的适应性,这可能是项目未来发展的方向。
郭晓婧
希望不仅仅是剑川,其他县城或者其他地区也可以应用到我们的研究成果;希望“剑川模式”作为一种振兴策略得到更好的推广,为更多地区发展提供参考。
项目团队成员与当地师生合影
CAFA·Young 媒工作室 吴旻/整理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未央教育•职教中心]未央区职业教育中心开展课堂教学听课评课活动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AED:二工大校园里的守护神
- 喜报 | 南邮教师首获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特等奖
- 邀你投票 | 学校新建羽毛球场or网球场?由你来决定!
- 韶华相宜,青春绽放—— 学校举办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动员大会
- 2021级新生火热集结中,期待你与商大携手同行!
- 立秋 | 一叶落而天下知秋
- @人民日报:不同的赛场,中国人都在拼
- 【党史讲堂】中国共产党发行的第一张股票——江西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
- 韩山师范学院2021年夏季高考招生章程
- 【学院新闻】我院承办黑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班
- 晚安科院丨夜空中最亮的星,科院与你一路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