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日 | 星光璀璨,北理工人逐梦九天!
2021年
4月24日
第六个
航天日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也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5周年
65载春华秋实
一代代航天人
自强不息、接续奋斗
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
航天发展之路
为推动科技进步
增进人类福祉作出了贡献
而在矢志奋斗的航天路上
北理工人从未缺席
一代代北理工人
砥砺奋进、勇攀高峰
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01
敢为人先
书写航天史上多个“第一”
有这样一枚“励志之箭”,先后七次在中国大地上腾空而起,为新中国的航天事业投出一颗顽强的“问路石”,这就是1958年由原北京工业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自主研制的新中国第一枚二级固体燃料探空火箭——“505探空火箭”。
“这种探空火箭当时在国内没有研制过,不管是火箭发动机的设计还是推进剂的研制都是一片空白,而最困难的是研究资料极度缺乏,师生们手头仅有少量的苏联资料。在这样的“零”基础上,师生们从火箭材料、壳体设计再到推进剂,不断地计算、摸索和实验,硬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505探空火箭的设计和制造。“505探空火箭”核心参与者万春熙谈道。
从新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
成功发射
到服务“天问一号”“探月工程”
北理工人牢记初心使命
为中国多个航天史上的“第一”
做出重要贡献
第一次
“直播”长征火箭的“一飞冲天”
第一次
实现载人航天工程
空间交会对接
第一次
实现对小天体的
近距离探测
第一次
为中国火箭“编织”新一代
“火焰尾翼”
第一次
助力中国开启“空间VR”时代
第一次
成功拍摄到卫星云图
第一次
中国空间科学项目
登入国际工作站
第一次
中国“帆球”在太空展开
北理工人书写了中国航天史上的这些“第一”!
……
扬帆起航,逐梦九天
未来
北理工人还将续写
更多航天史上的“第一”!
02
矢志奋斗
勇攀航天科技高峰
“从2004年参加探月工程立项论证开始,伴随探月工程历经17年,我国实现了“绕、落、回”六次任务的“六战六捷”,而我们作为主要科研团队深度参与其中,深刻感受到了我国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也见证了航天人无私奉献、协同攻坚、善打硬仗的能力。我们要大力弘扬探月精神,在航天强国建设中继续贡献北理工智慧和力量。”北理工宇航学院崔平远教授作为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会见。
崔平远教授团队
星辰大海 一往无前
一部中国航天史
也是一部北理工人的奋斗史
在航天事业中
众多北理工师生
砥砺奋进 矢志创新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近年来投身航天事业的师生团队
助力“北斗”连珠
在北斗三号工程实施阶段,安建平教授团队作为核心单位之一,承担了MEO报文通信接收处理机的研制工作,先后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在极低信噪比、极高多普勒和极短时间窗口等多重约束下,实现了入站短报文的快速同步和可靠接收。
逐梦“天问”奔火
(按学院排序)
由荣吉利、胡长华主要负责的火星探测器关键结构与机构的力学实验,为火星探测器研制系统提供了准确的关键结构与机构的力学数据,有力地支撑了火星探测器型号设计工作。此外,团队在计算仿真、力学实验和可靠性评定等方面为嫦娥工程各期提供有力的科学数据支撑。
由赵瑞老师主要负责的火星着陆巡视器关键气动问题数值仿真项目,为着陆巡视器再入火星大气提供准确的气动力热数据并协助设计未来上升器气动外形,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动设计数值仿真软件,有力地支撑了火星探测器型号设计工作。
由刘莉教授负责承担的着陆巡视器方案阶段EDL过程及火面工作动载荷环境分析项目成果,直接应用于火星着陆巡视器EDL过程动力学环境预示,为整器环境条件的制定提供了设计依据。
夏元清教授团队通过建立火星探测器动力学和运动学模型,对通信“黑障”问题进行分析,设计导航方案、制导控制方案,解决了动力下降段最优能量消耗问题和着陆段视觉导航问题,研究成果为火星探测器的EDL过程提供了理论参考。
助力“嫦娥”奔月
(按学院排序)
机电学院严楠教授、温玉全副教授、可靠性领域专家穆慧娜老师带领团队提出采用新原理点火药剂,实现了火工装备抗高低温空间环境的解决方案。攻克了我国嫦娥五号的上升器太阳翼高温环境下强密封可靠解锁展开技术难题,显著提高了火工装备耐受极端空间环境的适应能力。
机械与车辆学院王文中教授团队长期开展摩擦学、接触力学和机械设计方法研究,在嫦娥五号样舱传动机构作用载荷分析计算和失效模式评估中提供了有力支持,为产品设计改进进行了充分论证,有效解决了机构运动可靠性问题。
光电学院李林教授带领团队参与了嫦娥三号月球车(玉兔号)的设计研制工作,团队对嫦娥三号玉兔号月球车的导航相机和避障相机进行了验证设计,还对嫦娥三号月球车的太阳敏感器进行了设计。
信息与电子学院吴嗣亮教授和崔嵬教授带领团队研制的微波雷达信号处理机与微波应答机信号处理机,保障了嫦娥五号上升器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成功实施交会对接。
其实, 在北理工
还有很多师生团队
参与到了航天事业当中
他们数十年如一日
兢兢业业、默默坚守
为航天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03
群星璀璨
点点星光照亮航天路
“3,2,1,发射!”在长征五号01指挥员、北理工校友王光义的倒计时声中,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搭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海南文昌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王光义是我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长五和长七两型火箭的双料“01”指挥员。“学校4年的悉心培养,浓厚的科技报国氛围,一直深深感染和激励着我,让我逐步坚定了投身航天事业的想法。”王光义回忆道。
星空浩瀚无边
探索永无止境
许许多多北理工校友
用熊熊的青春之火
点亮祖国的航天事业
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近年来在航天事业中默默奉献的校友
栾恩杰
中国工程院院士
探月工程
首任总指挥
北理工宇航学院
名誉院长
吴伟仁
中国工程院院士
探月工程
总设计师
北京理工大学
双聘院士
张高
信息学院
2000届本科校友
嫦娥五号探测器
系统副总指挥
王勇
信息学院
1996届硕士校友
嫦娥五号探测器
副总设计师
史伟
宇航学院
2014届硕士校友
嫦娥五号探测器
总指挥助理
董彦芝
机车学院
1990届本科校友
嫦娥五号探测器
结构分系统
主任设计师
张旭
宇航学院
1997级本科校友
北斗导航卫星
主任设计师
康成斌
信息学院
2001级本科校友
北斗三号卫星
副主任设计师
丁凤林
机电学院
2003届硕士校友
嫦娥五号探测器
GNC分系统
副主任设计师
冷强
数学学院
2006届本科校友
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技术部信息
副主任
贾宏亮
机电学院
2008届博士校友
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工程师
马琳
信息学院
2013届博士校友
嫦娥五号探测器
GNC分系统
副主任设计师
……
还有很多校友
奋斗在航天事业的第一线
为星辰大海
贡献北理工力量
航天精神
犹如璀璨的星辰
激励着一代代北理工人
不断奋进、逐梦太空
新时代 新征程
北理工人将
勇攀高峰,再立新功
星辰大海,勇往无前
★
文末彩蛋
★
想不想来北理工实现你的航天梦?!
我们在北理工等你哦!
官微推荐
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北理工师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102岁的他,党龄84岁,“我把青春献给了党!”
追上了哪股“风”?
追风少年!北理工九级“风”,你追上了哪股“风”?
最美的校园最好的你!北理“学神”追梦青春!
北理师者 | 三尺讲台留芬芳,她为课堂注入灵魂!
圆梦北理工!2021年“筑梦计划”招生简章来啦!
出品:党委宣传部
图片:来自往期推送
视频:聂军锐
编辑:崔雨涵、苏远思、石佳辉
审核:蔺伟、刘晓俏
点分享
点赞
点亮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