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在两同”建新功,我们在行动!
编者按:自“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开展以来,淮师将该行动作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举措,与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初心,牢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使命,以饱满的政治热情、炽热的教育情怀、扎实的工作作风,积极作为,敢于担当,努力办好质量更高、人民更满意的教育,在现代化新征程上建新功。
教科院
教科院党委结合学校“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安排,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关照现实、推动工作相结合,同解决实际问题、促进高质量发展相结合。通过深入教师一线、学生一线、课堂一线座谈走访,排查师生实际诉求,梳理师生合理性建议,针对问题清单,迅速研制时间表、路线图,领导班子群策群力、高效落实。
主动作为
助力教师发展在实处
教育科学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2人,其中青年教师43人,占教师总数的52.4%。因此,青年教师的个人素养与职业发展对于学院的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教科院党委立足本职、不辱使命、主动作为。通过与教师的调研访谈发现部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群体,普遍存在教学动力上不足、发展上困惑以及学术研究中瓶颈等问题。针对实际问题,教育科学学院从“集聚校内资源”与“拓宽校外资源”两个方面为教师办实事。
一是出台了《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新老教师结对共建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教师工作职责与新教师学习任务,强化了结对共建的过程管理与结果考核,充分发挥了校内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教师群体互帮互学、扬长避短。学院党委还利用重阳节契机开展了教师结对共建活动,活动邀请了蒋亦华、顾书明、邓如陵、王聿泼等资深老教授为青年教师指点迷津、解疑答惑,他们从教学观念到教育理念、从教学设计到教学组织、从个人发展到职业规划,结合自身教学经历倾囊相授,切实帮助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树立教学自信。二是推出“专任教师对外学习交流”项目。针对部分教师的“闭关自守”与“孤军奋战”,教科院党委主动征询教师外出交流意向;帮助有需要的教师到高水平大学访学;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及时提供高端学术交流机会;邀请高水平专家来院开设专题讲座等。9月份,教科院特邀广西民族大学教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唐德海,围绕“教育学专业教师如何申报国家自科基金项目”问题作了线上专题辅导,并就2022年各类项目基金进行选题研判论证与申报书撰写指导,活动增强了教师申报高级别项目基金的动力与信心,营造了学院良好的科研氛围。
教科院党委未雨绸缪,充分发扬薪火相传优势,努力拓宽校外资源,为青年教师成长注入新活力、更新新理念。在“我为群众办实事”中善于抓住教师发展“关键期”,超越“最近发展区”,积极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以生为本
指导技能训练重实践
淮阴师范学院是一所从教师教育中产生、在教师教育中发展、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地方院校。教师教育既是学校的传统和底色,也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依托。师范生是未来的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新生力量,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将直接影响基础教育师资的整体水平,关系到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教科院党委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长期以来,学院大力推行“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具有新时代特征、学校特色和学生特点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教科院、教师教育学院作为师范生培养的主体与主力,在强化师范生理论教学的同时,进一步细化以“三字一话”为主的师范生职业能力系列训练项目,加强师范生“三字一话”、教具制作、说课演课、简笔画等技能训练,通过教师指导、学生操练、展示比赛等形式,在实践中扎实培养师范生教学基本功。
在调研中,针对学生基本功训练的差异化需要,教科院以生为本,分年级、分专业、分小组安排专业教师进行指导训练,严格执行指导教师签到、班级信息员反馈及学院教学督导组巡查制度,全过程、全方位保证训练的质与量。针对学生提出的基本功训练与教学实践脱节问题,学院组建了“卓越教师培训班”,提供师范生在大二进入中小学实习、见习机会,使得“临床式”“体验式”教学落到实处,积极构建“课堂学习——课后实操——课上检阅”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学院还成立了学生基本功训练“早起社”,许多优秀教师也以身作则,亲临指导,较好的促进了“大鱼前导,小鱼从之”的良好教育生态形成。通过“名师大讲堂”“课本剧”“日日练”等日常训练和管理品牌,保证了师范生基本功训练的实效性与持续性。
需求导向
提供就业服务出实招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对于教科院毕业生而言, 就业不仅仅是为了谋生,更是为了在追求教育理想与践行职业初心中,彰显教育情怀、绽放生命光彩。受疫情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在调查中发现,部分群体因经济困难、能力欠缺、心理障碍等原因导致就业难度持续增加。部分女生存在“符合期望的岗位不多”和“一心求稳”的就业目标;贫困家庭毕业生求职意愿强烈,但面临着社会资源少、就业渠道窄、信心不足等困难。因此,如何做好部分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如何满足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实际诉求,教科院党委根据学生需求,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精准施策,全程化、全员化、个性化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与服务水平。
首先,学院分专业召开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题班会,转变学生就业观念。鼓励毕业生要积极寻求就业机会;要避免盲目跟风,正确认识自我;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观念等。其次,畅通信息资源,拓宽校园招聘主渠道。加强“云就业”服务平台建设,主动联系用人单位,提供毕业生就业岗位。再次,扎实开展“一人一策”就业指导。动员班主任、辅导员,地毯式排查毕业生就业情况,为每一位未定去向的毕业生量身定做就业方案,“一对一”“点对点”“面对面”精准指导。定期了解就业意愿,确立合理就业目标,及时家校沟通,指导毕业生有针对性地参加就业洽谈会,提高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和匹配度。此外,教科院通过举办“校园模拟招聘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优秀毕业生交流会”等活动,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软实力。通过开展就业工作“暖心工程”,扎实做好生活困难、就业困难、心理困难等毕业生群体的帮扶指导,努力做到毕业生就业教育动心、就业指导入心、就业服务暖心、就业跟踪贴心。
美术学院
美术学院党委聚焦学生和青年教师两类群体需求,深入排查难点痛点,结对帮扶切实解决师生烦心事、忧心事。紧扣党史学习教育,打造党支部特色化品牌,构建“四融合”——“思教融合”“科教融合”“创教融合”“产教融合”党建教育体系,广泛调动教师党员的积极性,为学院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
“思教融合”引领学生成长
美术学院党委组织党员老师以“思教融合”为引领,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引领学生成长成人。周宇老师通过课程思政教学,以伟人周恩来与花神咖啡馆的情缘切入,指导学生进行咖啡厅空间设计,续写伟人恩来与咖啡的情缘,弘扬践行周恩来精神。曾莉老师的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园林史》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周宇老师的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艺术设计实践类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改革研究,获批淮阴师范学院2021年课程思政教改课题项目立项。
图为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周宇
开展思政课教学
“科教融合”助力学生成才
美术学院党委紧紧围绕教学中心工作,组织党员教师为学生学习开展理论辅导和实践指导,助力学生成才。院长顾卫国主动要求带队写生,他利用赴洪泽龟山村带队写生实践的机会,广泛了解学生所思、所想,运用改画、单独辅导的机会与学生深入进行思想交流和实践指导。党委副书记侯美玲带领美术学院部分学生参加苏嘴镇大胡村“艺美乡村 绘梦中国”志愿服务活动,锻炼了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学生服务社会本领。
图为学生写生场景照
“创教融合”推动学生发展
美术学院党委动员全体党员以“创教融合”为驱动,服务文化、艺术、设计等领域人才需求,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创新竞赛和创业训练,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杨明、汪峰等两位老师指导的学生文创作品在“第九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喜获佳绩,指导学生获奖国家级4项,省级23项。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 “一只面包”暖心烘培坊项目帮助残障人士解决就业问题,让残疾人能够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既暖心又暖情。
图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产教融合”服务地方建设
美术学院党委动员全体党员以“产教融合”为抓手,加强和地方企业、政府合作,服务地方文化建设。顾卫国为淮安市高铁东站设计售票大厅《文化淮安》大型浮雕、候车大厅《淮安揽胜图》大型壁画、站前广场《大鸾腾飞》主题雕塑等方案,获得市委市政府领导充分的肯定。杨明老师积极服务地方建设,成功入选江苏省科技副总。沙俊双教师积极为经济开发区、洪泽区城市书房提供设计服务。
美术学院党委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为使命,服务社会为己任,通过“四融合”党建教育新模式,推动党建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促进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地方文化高水平建设。
图为“一只面包”暖心烘培坊项目人员
档案馆
档案馆根据学校“我为师生办实事”具体安排,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月6日对档案工作作出的重要批示精神,积极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提高政治站位,迅速开展实际行动,把学习党史同档案管理服务工作结合起来,竭力为师生员工解决实际问题。
脚踏实地拼干劲
爱岗敬业在兰台
全馆成员立足本职岗位,克服人员不足,时间紧,立卷归档任务重的情况,接收全校49个兼职部门移交归档案卷2009卷,电子条目4802条,毕业生合影151张,电子照片422张,接收OA在线归档收发文881条,采集校园网站视频资料320G。提供利用各类档案3940卷次,1284人次,打印复印各类材料28000余页。并按归档要求对部门移交案卷材料进行数据核对,分类编目、打印案卷盒封面、盖档号章、制作全引目录,消毒上架入库。将2020届毕业生学籍档案按人名录入档案管理系统,并对毕业文凭存根和学位存根、录取名册等永久保存的重要档案资料进行扫描上传数据对接档案管理系统。完成《淮阴师范学院2020年年鉴》收集、编纂、校对、印刷并分发学校各部门、各单位。随着新《档案法》的实施,档案馆及时修订了《淮阴师范学院档案管理办法》《淮阴师范学院档案工作检查实施办法》《淮阴师范学院档案部门业务建设规范》《淮阴师范学院档案实体分类方案》《淮阴师范学院归档文件整理细则》《淮阴师范学院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等规章制度,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广泛宣传学习。江苏省高校档案研究会2021年学术年会在淮安召开,全省78所高校近180人参会,我校作为承办单位,档案馆全体人员积极为年会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协助做好人员报到、登记、材料发放、饮食住宿安排、接送等工作,得到省高校研究会和各兄弟院校的广泛赞赏。号召全校专兼职档案人员积极参加省市档案部门的党史知识网络答题竞赛活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的批示,真正领悟学习党史,悟思想,办实事的精神实质。
图为接待校友查阅档案资料
心系师生愁难事
以身作则勇担当
践行“我为师生办实事”的务实举措,主动深入各部门、单位,现场指导兼职档案员完成部门立卷归档整理,倾听兼职档案员反馈的疑难问题,并通过电话、QQ、微信等沟通渠道广泛听取各立卷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学校档案管理规范化水平。由于学校危房改造,及时接收整理财务处存放的原淮阴师范学校和原淮安师范学校等财会凭证、帐簿等档案资料,与财务人员加班清点整理,共鉴定整理出有保存价值的材料1642件。为校友解决“急难愁盼”的紧急要事,针对毕业生因评职称、退休、升学等需要,以及档案中缺少党员、学历学籍材料等原因,我馆尽量为来校友提供最全面的档案材料,第一时间查阅所需信息,提高效率,满足其实际要求,增强校友的获得感,满足感,增强对学校的信任度。向参加学校抗疫志愿活动的师生征集抗疫资料,丰富馆藏档案资源。档案馆全体成员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参加机关党委组织的学生返校和迎新生抗疫防护志愿活动,作为践行“两在两同”的具体举措,扎扎实实的为师生办实事。
图为接收各部门、单位移交档案材料
坚守初心勿忘本
常态长效建新功
围绕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部署要求,为更加生动地讲好党的百年故事,积极服务党史学习教育,大力营造庆祝党的百年华诞的浓厚氛围,围绕“档案话百年”这一主题开展系列宣传活动。一是举办档案馆、校史馆开放日活动,为了让档案走近师生,让师生了解档案,学校举办档案馆开放日活动,档案馆、校史馆向师生员工开放。师生员工可以通过体验档案接收整理、查档利用、录入检索、数字化处理、档案入库上架等工作流程以及参观校史馆,更好地了解档案工作和学校发展历史。二是开展了“学党史,为党管档,为校守史”专题学习活动,邀请了淮安市及校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成员、校工会主席金钊作“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 永葆共产党人的鲜明本色”专题报告,提升专兼职档案员的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三是在档案馆大厅布置展板、档案网站宣传、召开专兼职档案员培训会学习新《档案法》和学校的各项档案管理制度;四是在长江路校区和交通路校区精心布置了以“淮阴师范学院‘十三五’期间档案工作回眸”、《档案法》法规制度宣传讲解等为内容的校园橱窗和展板,以进一步传承档案精神、宣传档案价值、丰富档案文化。
图为接收整理财务处移交的会计档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淮阴师范学院档案馆始终坚持“为党管档,为校守史”的初心使命,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全体档案工作者发扬“工匠精神”,积极争当岗位能手,守护好学校的历史,增强档案意识,提升档案工作水平,更好地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服务。
图为新《档案法》宣传活动
素材 | 淮师新闻网
编辑 | 窦佳慧
审核 | 张菁菁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