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原创学科可拓学创立者、广东工业大学蔡文教授逝世

大学 作者:广东工业大学 2021-11-10 10:27:33
2021年11月5日,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学专业委员会荣誉主任、广东工业大学可拓学与创新方法研究所荣誉所长、可拓学创始人蔡文教授在广州因病逝世,享年82岁。11月9日上午,蔡文教授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广州银河园31号厅举行。







蔡文教授,196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新学科可拓学的创立者,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特聘“全国可拓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学专业委员会荣誉主任,广东工业大学可拓学与创新方法研究所荣誉所长。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广东优秀中青年专家,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自1976年开始研究处理不相容问题的规律、理论和方法。1983年发表了论文“可拓集合和不相容问题”,标志着新学科“可拓学”(原称“物元分析”)的诞生。


以下,让我们通过学校校报此前对蔡文教授的一篇专访(部分内容有更新),共同缅怀蔡文教授


可拓学这三十多年

——访原创学科可拓学的创立者蔡文教授


“中国的科学研究基本上是跟踪式研究,原创性研究少而又少。”杨振宁、李政道两位教授曾在中央电视台上尖锐地批评道。在中国少而又少的三个原创学科中,我校蔡文教授创立的“可拓学”是其中之一。

“可拓学”的第一篇文章发表于1983年。三十多载风雨,它从一个想法变为理论体系,一步步演变成为一个完整的学科。在这门学科的而立之年,它走出国门,登上世界舞台,为我国发展原创科学走出可喜的一步。


从“异端邪说”到“原创学科”

1976年,蔡文还是广东工业大学的前身——广东矿冶学院的一名数学老师,就在这一年,他开始选题研究如何用智能化处理矛盾问题。南华寺的树叶枯了又荣,荣了又枯,蔡文的稿寄了又退,退了又寄。1983年,《可拓集合和不相容问题》一文终于在《科学探索学报》上发表,宣告了历经七年孕育的新学科——可拓学的诞生。

蔡文提出的“可拓学”, 主要探讨矛盾问题智能化处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它将数学研究的方向从以往的不矛盾问题为主发展为用形式化研究矛盾问题和研究利用计算机帮助人类处理矛盾问题。为此,外界一开始是不了解更不理解的,有的说是伪科学,也有的说他搞“异端邪说”。外界的质疑让蔡文的研究处处受挫,文章无处发表,资金匮乏,研究人员缺少,还要承受旁人不解的眼光和舆论压力,原创学科的每一步都步履维艰。

也有支持的声音,但这些声音同样遭到别人的质疑。1981年,北京师范大学模糊数学专家汪培庄教授曾写文章支持蔡文的研究,他对蔡文说:“我已经把一半的名声押在你身上了。”2003年,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的理事长涂序彦教授在参加可拓学成立二十周年的庆祝大会之后,也遭受过别人的讽刺:“你怎么跑到广工去给蔡文吹喇叭、抬轿子啊?”涂序彦毫不客气地回应道:“中国人自己的东西就是需要中国人自己去给它吹喇叭、抬轿子。”

“他们支持我是有风险的,大多数人都不喜欢新东西,他们少数老专家就不怕,就支持新东西。这让我很感动。”这些支持的声音鼓励着蔡文克服困难和挫折,在可拓之路上继续不倦地前进着。

对此,蔡文深有感触:“我们这种科技界的‘小人物’很难得到发展的条件。我国科技界渴求创新,但只看得起跟踪国外的研究,对发生在眼前的中国原始创新成果往往不予理睬,甚至诸多指责。这使得原创研究成为‘黑人黑户’,在学科名录中没有‘户口’,既不能招收博士生,经费也极端匮乏。”

2003年,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五部委出台了《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反对单纯以论文发表数量评价个人学术水平和贡献的做法”,同时指出科技评价应该有利于营造宽松的创新环境,也提到了“公平对待‘小人物’”。蔡文看到了可拓学的春天,抓紧时间推进可拓学的研究。

三十多年来,蔡文和他的科研队伍做了四件事。一是建立了初步的理论框架——可拓论;二是发展了自己特有的方法体系——可拓创新方法;三是将这套理论体系和方法应用到诸多领域——可拓工程;四是建设可拓学研究队伍。可拓论、可拓创新方法和可拓工程构成了“可拓学”。

2004年2月,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幼平为首的鉴定委员会在对蔡文等的项目“可拓论及其应用研究”鉴定书中写道:“经历20多年连续研究,蔡文教授等人已经建立了一门横跨哲学、数学与工程的新学科——可拓学,它是一门由我国科学家自己建立的、具有深远价值的原创性学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一刻,蔡文等待太久了。

可拓学研究者们不急功近利,他们夜以继日,甘坐冷板凳,奉献自己的青春,这才有了 “前无古人,也无洋人”的新学科。中国科学院王梓坤院士说这句话的时候,饱含着历史厚重感。

从“单枪匹马”到“千军万马”

1983年,蔡文关于可拓学研究的第一篇论文发表,1986年,时任广东省省长叶选平了解到蔡文的事情后,就说可不可以不要让他上课,让他一门心思搞研究。在这个契机下,物元分析研究室成立了,蔡文脱产开辟他的可拓之路。

“一门学科,不是一个人能做完成的,一个人能完成的研究就不会是一门学科,它需要成千上万人的参与;它也不是一年两年能做成的,而是几十年上百年的工作。”蔡文深知学科的研究、应用和推广需要打造一支强大的可拓学研究队伍,组建这支科学队伍时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让更多的人知道“可拓学”,并加入到可拓大军中。蔡文花了不少精力从事组织队伍的工作。

蔡文先后到中国科学院、台湾大学、香港大学等几十所境内外大学讲学,介绍可拓学,并先后在广州、上海、北京、大连等地召开全国可拓学年会,成立了全国可拓工程专业委员会。1993年起,在20多省市招收国内可拓学研究学者到研究所学习、研究可拓学,至今已举办了19期,培养了杨春燕研究员等一大批可拓学研究骨干。“我们不能招收博士生,就决定招收博士生导师,我们在全国举办了两期可拓学博士生导师研讨班,组织了博士生导师研讨会,他们带领很多博士生参加可拓学研究。”蔡文自信地笑了。在他眼里,只要是参与和支持可拓学的人,就是可拓学研究队伍中的一员。

多年来,蔡文培养的可拓学研究骨干遍及海内外,可拓学研究者已经发展为一支遍布20多个省市和海外的队伍。1987年,建立了物元分析(可拓学的原名)学会,后来发展为民政部批准的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工程专业委员会,1986年,建立了专职从事可拓学研究的机构——广东工学院物元分析研究室,后来发展为现在的广东工业大学可拓学与创新方法研究所,它是可拓学研究的基地和国内外可拓学研究的中心。

2013年8月,“首届可拓学与创新方法国际研讨会”暨“可拓学创立30周年庆典”在北京成功举办,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等国的专家学者120多人共同交流了国内外研究可拓学的成果。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可拓学正式走向世界的科学殿堂,也标志着我国的科学研究从跟踪国外向引领外国转变。30年的风雨征程,可拓学研究由蔡文的单枪匹马发展到遍布海内外千军万马的研究队伍,从一篇文章发展到一个理论体系,延伸到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控制与检测、经济管理等实际应用领域,它给中国的科学史册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图 | 蔡文在学术会议上作主题报告

从“中国创立”到“走向世界科学殿堂”

1981年,当第一篇论文在北京宣读时,主持会议的汪培庄教授对蔡文说过一句话:“全世界二、三千门学科,中国人创立的几乎没有。中国许多学科是从外国学来的。中国人是聪明的,也应该创造一些新理论,建立一些新学科,让外国人到中国来学!可拓集合发展得好,将是一门大学科。”这句话在蔡文摸索前进的研究初期,给予他莫大的鼓励和支持。

新学科提出了,被更多国人认可了,蔡文仍记得汪培庄那句话,作为一门学科,不能只有中国自己在做,还要其他国家的认可和支持,要让外国人来学。让可拓学走出国门,成为世界公认的学科,这志在必行。

沿着这个目标, 蔡文先后应邀到西班牙、日本、罗马尼亚等介绍可拓学、讲学和举办讲习班。功夫不负有心人,海外的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论文集陆续发表了一批可拓学研究成果,中国的科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了英文版的专著《Extension Engineering Methods》, 中国的科学出版社和美国的教育出版社又于2013年联合出版英文版专著 《Extenics: Theoy, Method and Application》。美国、日本、印度等国的学者也多次撰文介绍这个学科,可拓学逐渐为海外学者接受和认可。美国、印度、德国、罗马尼亚、委内瑞拉、日本等国学者积极参与研究,形成国际可拓学科学共同体,他们发表论文、出版专著,开展了可拓学在各领域的应用研究。

媒体对这项研究也给予很大的支持。1985年7月21日,蔡文召开第一届物元分析学术讨论会的时候,《南方日报》头版头条加以报道。1985年9月21日、22日《羊城晚报》相继刊登连载“可拓之路”。10月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了《物元分析及其创立者》,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经济日报等多家报社对可拓学进行了报道。新华社做了CNC视频“采访可拓学共同体会议和蔡文教授。”“为什么我们要报道?许多人都不知道可拓学是什么,媒体宣传是最好的手段,国内外学者看到了,就有兴趣参加。”

2012年,蔡文开始招收国际研究学者。前三期就在我校举办,而第四期可拓学国际研究学者班于罗马尼亚科学院举办。“这就意味着可拓学真正地走出国门了。”首届可拓学与创新方法国际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更是推动可拓学走向世界的科学殿堂。

“这十年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走向世界。我们中国应该有自己的东西,让外国人来中国学习。”“可拓学的前进是老一辈科学家和干部大力扶持的结果,是广大可拓学研究者无私奉献的结果。由于大家的努力,才有今天这个局面。”蔡文感慨地说。


院士评价


“经历20多年连续研究,蔡文教授等人已建立一门横跨哲学、数学与工程的新学科——可拓学,它是一门由我国科学家自己建立的、具有深远价值的原创性学科。”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为首的鉴定委员会

“可拓学是前无古人,也无洋人,体现了作者很强的创新能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为首的鉴定委员会

“可拓方法把人的智慧引入计算机,是整合定性语义和定量数据的工具。”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幼平

“原创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科学的本质是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发现新现象和新规律,创建新理论,开拓新方法。以广东工业大学蔡文教授为首的一批中国学者,历时19年而创立的可拓学就是这样一个可贵的科学研究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旭光


可拓学发展历程


○ 1976年:选题研究“矛盾问题智能化处理”这一方向。
○ 1983年:发表论文“可拓集合和不相容问题”,提出了处理矛盾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原始概念,创立新学科可拓学。其后,继续建设可拓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开展应用研究,组织可拓学的国内外研究队伍。
○ 1986年:建立“广东工学院物元分析研究室”,发展为现在的“广东工业大学可拓学与创新方法研究所”。
○ 1987年:建立“中国现代设计法研究会物元分析学会”,发展为现在的“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学专业委员会”。到目前为止,已经召开17届全国可拓学年会。
○ 1993年开始:招收20多个省市的学者来研究所学习研究可拓学,共举办20期国内可拓学研究学者班。2012年开始,招收美国、印度和罗马尼亚的教授来研究所学习、研究可拓学,共5期可拓学国际研究学者。并在罗马尼亚科学院举办第四期可拓学国际研究学者班。
○ 2011年:以蔡文教授为首的科研团队完成的成果“可拓论及其应用”荣获首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创新一等奖
○ 2013年:首届“可拓学与创新方法国际研讨会暨可拓学创立卅周年庆典”在北京召开。
○ 2017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聘请蔡文教授为全国可拓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并担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创新方法讲师团”团长。


可拓学主要成果


○ 出版了可拓学专著28部(包括可拓学丛书)。
○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学者引用可拓学成果的著作、教材和论文集有50余部。有400余家期刊发表了关于可拓学的论文。
○ 截至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有关可拓学的研究项目88项。这些论文、专著和项目构建了可拓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


蔡文教授逝世的消息传开后
大家表达追念与哀思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士 李幼平:


惊悉可拓学创始人蔡文教授离世,十分悲痛。可拓学是一门由我国科学家自己建立的、具有深远价值的原创性学科。可拓学用关系元整合人元、物元与事元,整合人类的无限智慧和机器的无所不能,使得后人有可能用时间的秩序建构人类共识机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蔡文教授安息!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第4/5届理事长、北京邮电大学原副校长、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 钟义信:

什么是可拓学折射出来的可拓精神?这就是:把传统思维宣判为“无解”的问题,经过精心的开拓,转化为“可解”的问题,并求出结果。用今天流行的话语来说,可拓精神就是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去寻求创新的解答。

我与蔡文教授的学术交往始于2001年12月,当时,他向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提交了成立可拓工程专业委员会的申请。作为学会第4届理事会理事长并且长期从事信息科学与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创新研究的我,与蔡文教授顿生同气相求,相见恨晚之感。可拓学的本质就是矛盾问题的智能求解,当然与人工智能一脉相承。学会接受并批准了这份申请。自此,我与可拓学团队有了越来越密切、越来越深入的交流,亲身见证与大力支持了这一团队在创建、完善、推广、把可拓学从国内向国外传播的卓越活动过程。至今,这都成为我学术生涯中一个美好的篇章。

在此,唯愿在创建可拓学的艰辛道路上苦苦追求和探索了一辈子的蔡教授在天之灵安息,更盼蔡教授的家人节哀,尤望广东工业大学蔡教授团队同仁们把可拓学继续向前推进,发扬光大!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汪培庄:


蔡文教授是一个重义之人,我对他一点微小的帮助,他始终不忘,对我断不了问询与关心。2013年我们相见,多年阔别,感怀万千,他又重提他的第一个关于可拓学的报告,是在北师大数学楼一楼大教室召开的全国模糊数学学术会议上做的,他感谢我对他的支持,说他做了外国人所没有做过的研究,这是我们民族最需要的精神。我问他那是哪一年的事情?他说:“1981年8月21日下午"!他的回答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感动之余,2013年9月9日,我写了一首打油诗寄给他:
一九八一八二一,听君宣讲可拓集。
艰辛三十二年路,新华一枝举世奇。

老友于2021年11月5日仙逝,不禁洒泪将斯改写为:
一九八一八二一,忆君荣创可拓集,
四十周年辉煌路,扬我中华复兴旗。

蔡文教授千古!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第五/六届副理事长 韩力群:

噩耗传来,顿感格外痛心和惋惜!可拓学界从此失去了本门学科的缔造者,中国人工智能学界失去了一位杰出的学者。

长期以来,我国学界习惯于跟踪国际上的热门方向开展科研,习惯于在外国人开辟的赛道上进行一些小修小补式创新。但也确有少数具有自主创新精神的学者长期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领域艰辛探索,先后创建了一批极富创新性和前瞻性的人工智能学术成果。蔡文教授正是少数敢闯“无人区”的勇士,是我国学人的榜样和骄傲!正是他在可拓学这个“无人区”多年的默默探索、奉献和坚守,成就了可拓学研究队伍发展壮大、硕果累累、海内外盛赞。

斯人已去,风范尤在。我们要学习蔡文教授坚持自主创新的奋斗精神和善于发现新方向、指出新问题、提出新理论的创新型学者风范;俊才陨落,可拓长存。期待可拓学界同仁继续将蔡文教授创立的可拓学发扬光大,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以更多更好的成果告慰蔡文教授的在天之灵。







深圳市知识产权研究会会长  鄞汉藩:

我第一次聆听可拓学创始人蔡文先生授课,在2014年10月14日广州的可拓创新训练营。就相识以来我亲身所见,蔡教授不顾古稀之年,以不断创新的勇士姿态,披荆斩棘奋力拼搏,一直为可拓学发展和运用奔忙。如到各地宣讲可拓学知识;筹办可拓创新学院、可拓创新联盟,成立广州可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连续举办并主讲多期培训班;在历次会议或宣讲中,不断发表新的观点、提出新的论据、指出新的方向……

与蔡教授相处的日子里,处处体会到蔡教授践行自己提出“拓展、严谨、谦和、诚信”的学风,时刻都感到他对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他常常鼓励我不畏艰险探索可拓学发展之路;我平常请他过目的文件或者提出的问题,一般都在隔天清晨六点钟以前详细回复,修改问题文件标注的时间一般都是凌晨;他把自己亲身经历和体会的经验,坦诚、毫无保留的奉献社会。

天堂善待对社会有奉献的人,祝蔡教授一路走好!







广东工业大学可拓学与创新方法研究所所长 李兴森:

第一次聆听蔡老师的学术报告,是2005年11月,当时我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读博士。听完蔡老师的报告,我回想起在中国科学院软件所工作期间,在信息化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很多矛盾问题,其解决的思路和可拓学不谋而合。如果有可拓学理论的指导,也许团队可以少走弯路,提高效率。报告结束,我马上从石勇教授办公室借到了蔡文老师的第一本书《物元分析》来学习,从此和蔡老师及可拓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每次讲学或报告前夕,蔡老师都会对授课的课件重新进行梳理,根据受众的不同而改变讲课的内容、顺序、案例、故事以及训练题目。有时候我们看蔡老师半夜2点钟还发邮件,都很心疼,提醒他要注意休息,蔡老师却笑哈哈地说:“我只有把内容完全改好了,才会心安理得地睡觉,中午我会小睡一会儿。”今年可拓学年会期间,蔡老师还做了1小时的可拓智能的报告,反响强烈,如在昨日。

虽然蔡老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他勇于创新的学术思想、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诲人不倦的高尚情操、宽厚慈爱的智者风范将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思听教诲,风范永存。他的音容笑貌和解决难题的可拓精神将长存我们心中,激励一代又一代可拓人奋勇向前,为国家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刘洪伟:


大学毕业那年,我幻想中的世界是相容的,以为万物都是遵循严密的逻辑关系。1984年,蔡文老师将我引入到完全不同的逻辑体系中。1986年,终于有幸成为蔡文老师的研究助手。我天天沉浸在辩证逻辑形式化的研究中。慢慢才感知到,不同的逻辑体系中巧妙的、不同的逻辑推理方法。


传统逻辑推理中的反证法与数学归纳法,在似然逻辑中变成了假设检验、方差分析与回归。在可拓逻辑体系中蔡老师又巧妙地运用可拓集来构建从不相容到相容的转换逻辑。


1988年的某天,研究室的一位同事带来一本讲述传统逻辑中悖论的“一条永恒的金带”(指拓扑学中的Mobius带)。蔡老师非常神奇将传统逻辑中的矛盾用于解决两个不相容体系的转换问题,提出非常有趣的“转换桥理论”。


1988年,我们在蔡老师的带领下,获得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十多年过去,我一直关注可拓逻辑的研究与发展,非常佩服蔡老师一直战斗在第一线上,可拓逻辑研究的路程仍很漫长。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
愿蔡文教授安息!

为悼念和追思蔡文教授,广东工业大学可拓学与创新方法研究所设立了网上纪念馆,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后可跳转进入。




文图 | 综合整理自《广东工业大学报》192期2版

运营团队 | 学生新闻中心

责编 | 杜清

审核 | 陈少徐

审定 | 张育广


延伸阅读
  • 孩子住院家长请假遭开除获赔22万

    广东东莞,家长陈某因未满6个月的孩子生病住院焦急万分,向公司申请育儿假却未获批准,改请事假仍旧被拒,该公司甚至以旷工三天为由解除了劳动合同。陈某提起诉讼,请求某科技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等。

  • 广东梅龙高速路面塌陷致18辆车被困,女子称一家五口失联

    据南方日报,5月1日凌晨2时10分左右,广东梅龙高速(S12)梅州往福建方向K11+900m(茶阳路段出口方向2公里左右)附近发生高速公路路面塌陷事故。事故造成18辆车被困,现场救出31人送往医院救治

  • 回南天男子举吹风机烘天花板

    3月5日,在广东佛山,一名男子面对回南天带来的潮湿天气,发现家中的天花板布满了水珠。为了应对这一状况,他巧妙地举起电吹风,手动为天花板进行烘干。这一幕展示了他在面对生活中的小困扰时,展现出的机智与耐心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限时推广:让每一个问题都有答案:https://ask.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