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人,出发!去南极!

大学 作者:厦门大学 2021-11-16 21:16:40


今天

厦门大学的硕士生

佳雯、胡嘉舜同学

将登上“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船

开启一段全新的科考之旅

他们此行的目的地

是南极


极地的厦大“信使”

作为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队员,他们将从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启程,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一路向南,去往南极执行科考任务。


半个月前,另外两名厦大科考队员袁俊宜、张亚龙已经搭乘“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从上海出征。两艘科考船将途径澳洲、非洲和南美洲,预计于2022年4月中旬返回国内。为保证考察过程不受疫情影响,科考船将执行上船后隔离、靠港不下船等一系列严格的防疫措施。


△“雪龙”号(左)和“雪龙2”号(右)


△2021年11月5日出征的“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


极地海洋是国际上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地区,极地研究水平关系到一个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权益和话语权,也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次科考将主要对南极半岛附近海域等进行综合考察,厦门大学主要承担同位素方面的研究任务


由于都是第一次参加极地科考,两位同学对此次南极之旅感到十分激动。胡嘉舜同学的经历最为特别,就在两年前,他还是一个历史学专业的文科学生,在一次偶然参加海洋学科论坛后,他渐渐对海洋化学产生了兴趣


这份兴趣驱使着他在大三、大四阶段经常乘坐往返两个多小时的759路公交车来旁听海洋专业课程,而后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考上了厦大海化专业的研究生,正式成为一名海洋学子。在这些因为热爱而执着奋斗的日子里,“去南北极参加海洋科考”就是他的动力源泉之一。而今,他离梦想实现仅有一步之遥!



△康佳雯、胡嘉舜在备航


对大部分人来说,涉足南北极是一件极其难得的事情。但在康佳雯和胡嘉舜所在的实验室——厦门大学同位素海洋化学实验室,这样的经历几乎人人都有


“我们课题组近些年入学的每个博士生都去过南极或北极,硕士生去得也很多,还有一位同学既参加过南极科考航次又参加过北极科考航次。”康佳雯表示。


△科考队员李同学在北极(左)、南极(右)


厦门大学同位素海洋化学实验室的带头人陈敏教授自1999年参加了首次中国北极科学考察之后,又于2019年随“雪龙2”号科考船参加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见证了中国极地科考事业的成长与壮大的同时,还极力推动并促成了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多名师生参与极地考察项目。




△陈敏教授


据统计,我校先后有60余人次参加了中国南极科学考察22个航次中国北极科学考察10个航次。如今,极地科考已成为我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实践的特色与亮点。


虽地处亚热带,厦大与南北极之间,因为有这些“信使”的存在,产生了无尽的科学与情感联结。


“厦大人真能干!”

“在知道自己可以去南极的时候,真的很兴奋,但随着离出发的日子越来越近,我感受到更多的是重任在肩。”康佳雯感叹。


船上科考和陆地科考不尽相同,最大的挑战在于要面对恶劣的气候影响和实验时的摇晃。参加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的陈同学说:“晕船是极地科考遇到的一大考验,从吐到起不了床到在风浪中正常工作,靠的是极地科考精神的鼓舞和顽强的坚持。”


除了恶劣的天气,他们面临的还有繁重的科研任务。此次“雪龙2”号上的航程,虽只有两位同学代表出征,但他们的肩上承担着多项科研实验任务


△科考队员风雪中开展培养实验


△科考队员清扫船头积雪


次航程中,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在不同站点采集海水样品并进行预处理,带回实验室进行同位素测定。这些实验步骤听起来简单,但实操起来步骤繁琐、工作量大



△科考队员采集水样、开展实验


△“雪龙2”号上的同位素预处理实验台


南极的环境变幻莫测,天气、海况等因素随时都可能打乱作业计划,为了能够顺利完成实验,科考队员们经常只能牺牲休息时间。曾有厦大科考队员连续23天不分昼夜地作业


参加第36次南极科考的江同学表示:“我们有时候取样时间特别紧张,上一批样品还没处理完的时候就要处理下一批了。有一次我们3天只睡了6个小时,我搭档在工作的时候体力不支晕倒了,但醒过来后又继续做实验……”


秉持着坚定的信念,几乎每次作业的时候,厦大人都是留到最后的那一个。据参加过历年极地科考的同学回忆,船上其他机构的成员一致给予了他们这样的评价:“厦大人真能干!”


△科考队员在结满冰的“雪龙”号船头


出发前,康佳雯和胡嘉舜早已知悉了他们即将面对的诸多艰难。但勇敢坚韧的他们,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他们表示:南极的水样太珍贵了,我们是带着大家的期望去的,必须尽全力完成任务!


擎起自然之光,勇往直前

“自然有言,奇则学之,在大海中畅游,将知海洋之大,海洋之微,海洋之奇。愿擎起自然之光,勇往直前。”陈敏教授在该课题组年报的“序”中留下这样一段话。


△科考队员在南极冰面合影


如今,厦门大学先后承担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项目等极地研究课题,建立起有关极地海洋研究的多种同位素示踪技术,系统开展了极地海洋水团组成和海洋生态学过程的同位素示踪研究,在极地海洋淡水来源构成及其时空变化、水团运移路径和交换速率、生物泵的空间变化及其作用机制、颗粒清除迁出作用、物质水平输运通量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


Nature Climate Change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获得海洋创新成果奖一等奖等多项省部级奖励,以及中国极地考察先进集体称号。


△科考队中来自各单位的厦大校友合影


一批批勇于担当的厦大人,无畏艰险克服南极严酷自然环境和恶劣天气,秉持着“艰苦奋斗、永不放弃”的极地科考精神,发扬着“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在地球的两极留下了厦门大学的足迹,在冰寒极地里书写着厦门大学的名字。



他们奔赴蓝色大海、投身白色极地

劈波斩浪、勇毅前行

他们承载着万千海洋人的梦想

为建设海洋强国不断贡献着力量



往期精选


文:曾文萃
图:厦门大学同位素海洋化学实验室、吴质城、陈君懿
视频:高晓东、吴衍锋、邓必赢、丁旭凯
责编:张火火、曾浣浣
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出品

快给勇敢的科考队员们点个 在看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限时推广:让每一个问题都有答案:https://ask.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