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保护中的长理科技力量
黑土地保护中的长理科技力量
田苗华
装有我校研制的智能设备的免耕农机在田间作业
“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要认真总结和推广梨树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这是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吉林视察时对吉林省农业发展作出的重要指示。
时隔9个月,此时的吉林大地春耕正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白山黑水间激荡回响。
响当当的口碑
保护,是为了让“一把能攥出油来”的黑土地更长久地惠及后人;利用,则是要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里。二者之间没有取舍,只能兼顾平衡。在保护与利用的平衡中,推广“免耕”成为必然之举。
“免耕”要求不翻动表土,并在地面留下足以保护土壤的作物残茬。实施开沟、精准落籽、精量施肥、埋沟的智慧农机,是实现免耕必不可少的装备。
坐标,吉林省四平市。一台台播种机在田间呼啸往来,拖拉机时快时慢、停停走走,扒开土,种子的间距却分毫不差。“距离设定多少就是多少,有问题的时候机器会报警,闭眼睛开都没事!”伊通镇兴隆村村民孙洪亮说。
在玻璃城子镇海丰刘村,丁品祥告诉记者,春节前,他就已经根据预先设计好的数据,盘算出了种子、化肥的投入成本,预估今年的收成。“种子用量跟我估计的几乎一模一样。按去年的价格,今年能挣4万多块钱吧。”
在学文农机专业合作社,张学武在自家的院子里掏出手机,5公里之外的玉米播种情况尽收眼底。“照这个速度,最多再有两天,就都种完了。还能再给别人干点儿。” 张学武说。
孙洪亮、丁品祥、张学武互不相识,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康达智慧农机的用户。科技加持下,免耕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农民接受。
4月下旬以来,两万多台装有长春理工大学农业物联网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研发的智能设备的康达免耕农机,在东北大地轰鸣作业。在中心产品研发实验室的智慧云屏上,农机总量、各地区农机数量、工作农机数、待机农机数、异常农机数等一目了然。今年,使用康达设备进行免耕播种的面积突破600万亩。
中心教师杨宏伟每天的工作就是坐在屏幕前,时刻关注免耕播种设备的总体运行状态,并及时协调解决设备故障。
“虽然发生故障的几率很低,但农时不可误,还是得以防万一。” 对于设备售后服务,杨宏伟颇有心得,每年春耕季,他都不止一次在凌晨三四点接到农户的求助电话。“设备几乎没出过问题,大多都是操作失误造成的,连接视频指导一下,差不多都能解决。再不行,就立马过去一趟。”如此服务,让杨宏伟和农户走得很近,也让大家对长春理工大学越来越认可。
“这玩意(智能设备)皮实(耐用),用七八年了都没坏过” “这属于高科技,长春理工大学做的,质量确实好。”在康达公司设备调试处,农户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说。他们中有人认识杨宏伟,热情地打招呼。
如果说12年前,杨宏伟心心念念的是完成好领导交派的研发任务。如今,他对自己的工作则更加充满使命感:“想到自己的工作跟黑土地保护、粮食安全这些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息息相关,心里很骄傲,也倍感责任重大,一定要做得越来越好。”
三“杨”开泰的前前后后
使用免耕播种设备确实可以保护土地,但如果做不到精准播种、精准施肥,产量就没办法保障,老百姓就不会买账。作为免耕作业的倡导者和推广人,吉林省康达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铁成直言:“康达和长春理工大学联手开创了播种机械智能化的先河。没有长春理工大学研发的智能系统,免耕不会普及得这么好。”
此话不是空穴来风。
2009年,杨铁成下定决心搞智慧农机,但如何才能实现设想中的智能作业,让他犯难起来。跟朋友的一次偶然聊天中,他听说长春理工大学应该能做这个东西。怀着忐忑的心情,杨铁成找到现任长春理工大学校长、时任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院长的杨华民。不到5分钟的交谈,杨华民便给他吃了定心丸:“没问题,我们能做!”随即叫来杨宏伟和韩永林,当场进行了对接。就这样,双方一拍即合,并从此三“杨”开泰。
2010年2月,首款设备正式配装,智能播种机三年内销量翻了两番。2017年、2020年,第二代、第三代设备相继投产,康达总销量突破2万台,在免耕农机市场的占有率突破70%,成为名副其实的业内龙头。被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梨树县八里庙村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使用的播种机,都是康达公司生产的。
丁品祥说:“不用总翻地,保墒,地也有劲儿。种子、化肥一点儿不糟践(浪费),产量还上来了,那就多挣了呗。”随着康达公司和长春理工大学的合作进入蜜月期,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成了实实在在的受益人。
如今,第四代产品的各项指标检测工作已经结束,即将开始生产,第五代产品的研发也正在进行中。
迭代速度越来越快,一方面源于用户需求的催生,另一方面是科研人员对农业领域科研敏感的与日俱增。“脑子里总琢磨,做出来就不难了。”杨宏伟笑着说,自己对农业、对土地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熟悉、亲切。
但智能系统研发远没有他说的那样轻松。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是理论和实践的角力纠缠。这一过程中,大家伙儿都吃了不少苦头。
为了给他们提供研究场地,学院的职工活动室被迫“让位”。腾挪出来的乒乓球台,至今仍在角落蒙尘。
样机初成,在实验室好用,到了地里就不行;干燥的时候没问题,一下雨就“罢工”……类似的“翻车”现象,一度把杨宏伟折磨到抓狂,整宿整宿失眠。
韩永林年长杨宏伟二十多岁,但付出的辛苦一点儿也不比他少。为确保封装质量,他一口气买回来几十种胶水,连续超负荷做了一周实验,直到心脏病犯了,才被迫休息了两天。去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了不耽误春播,他独自到实验室加班赶进度,气得爱人直掉眼泪。
高品质背后的担当
成事,表面上靠的是能力和努力,从深层次看,则更多源于格局和情怀。
“价格不贵,最关键的是质量好。从十层楼扔下去,捡起来照样好使;泡到水里,捞出来还能用。”杨铁成曾在很多场合为长春理工大学“站台”。十几年间,找他合作的高校有很多,但他始终对长春理工大学情有独钟。
“连价格都没问,就开始给我们做产品了。这是诚意,也是自信。” 杨铁成坦言,长春理工大学跟康达合作不是为了钱,也正是这种精神征服了自己。
事实的确如此。对于长春理工大学而言,搞智慧农机并不划算:一台设备不过两三百元的利润,再刨去后续的跟踪服务投入,远不及其他项目来得实在。但是,他们不但搞了,而且一搞就是十多年。
杨宏伟说,自己喜欢跟农民打交道,看到他们增产增收的喜悦,心里特别满足。把论文写在大地上,那种踏实的感觉是什么都换不来的。
韩永林说,自己多付出一点儿辛苦,产品的质量就多一份保障。农民赚钱不容易,每一台设备都承载着一个致富梦,他们富起来,国家才能强起来。
杨华民说,长春理工大学是“兵工七子”之一,骨子里的军工血脉,让求真务实、为国担当成为学校的鲜明气质。吉林省是农业大省,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黑土地保护具有很高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利国利民、造福后代的大事,学校愿意在这件事情上为国家和人民做点实实在在的事。
显而易见,超高性价比的背后,是学校军工品质底色和社会责任感的强有力背书,也让我们找到了杨铁成死心塌地、老百姓有口皆碑的真正原因。
今年四月初,杨铁成与杨华民时隔多年后再次会面。话题还是合作,只不过这一次,他们的目标更高、更远。
杨华民表示,未来,学校将在服务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上着重发力,尤其要在智能汽车、智慧农业等领域下好先手棋,全力以赴为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我们会轰轰烈烈地干,说到做到!”
供稿: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视频:王帅文 陈新
编辑:丁宇同
责编:程力
审核:于英焕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