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飞行器,脑洞大开!
迎风、助跑
起飞、盘旋
翻转、降落
一飞冲天
11月20-21日,在位于华阴县的某基地,来自全国的各类新奇飞行器,在蓝天展开激烈角逐。
与此同时,在线上,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选手,呈现了未来飞行器的设计蓝图。
11月20-21日,“飞鲨杯”第七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以下简称“大赛”)在西北工业大学举行,来自35家培养单位的137支参赛队经过线上、线下两天的激烈角逐,共产生一等奖17项、二等奖44项、三等奖72项。
大赛开幕式
大赛闭幕式
本届大赛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国际宇航联合会、中国航天基金会、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空学会联合主办;西北工业大学承办。
在线下环节,来自全国的“飞行器高手”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制造了一款款造型炫酷的飞行器……
在线上环节,选手们通过PPT和视频演示,展示了自己设计的未来飞行器。
以下是本次大赛获得一等奖的部分作品。(排序不分先后)
复旦大学:针对“低慢小”的察打一体化多旋翼无人机系统
国防科技大学:“御风号” 飞行器
西北工业大学:“青音”绿色超声速公务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飓风”直驱扑旋翼飞行器
西北工业大学:“小隼”仿生扑翼飞行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全地形垂直起降无人机
西北工业大学:“星帆远航”微纳卫星气动增阻辅助离轨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梦及”隐身子母航天器系统
航天工程大学:“慧眼”——一种高轨卫星异动自感知与溯源系统设计
国防科技大学:小型空射型长航时弹机一体无人机
西北工业大学:“HS-1”旋翼回收探空火箭
据悉,本次大赛自2021年4月启动,历时6个多月,共有五百余支队伍报名,近3000名研究生参与。经过初评,共有137只队伍脱颖而出。参赛队在各自的赛题上大胆创新,谨慎作答,为我们带来一场围绕着未来飞行器技术与创新展开的盛会。
与往届比赛不同,本届大赛增设挑战赛道与国际赛道,共有四类赛道。其中常规赛道包括“航空飞行器设计”“航天飞行器设计”“新材料、新结构、新动力分系统设计”等三个赛题;企业赛道包括变构型飞行器、空射型机载无人机、单级入轨飞行器、新一代高超速智能可重构变形飞行器等四个赛题;挑战赛道包括无人察打一体平台智能飞行挑战赛、火箭飞行挑战赛等两个赛题;国际赛道赛题为未来飞行器设计。
经过激烈比拼,西北工业大学在本次大赛上,共有30支队伍进入决赛,共获得一等奖6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3项。
与大赛同时开展的还有第二届中国航空学会研究生论坛暨航空航天工程教育高峰论坛。
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贺军教授作了题为《以创新意识推进碳/碳复合材料研究与应用》的报告。
中国科学院院士闫楚良教授作了题为《飞机目标寿命可靠性设计与安全使用寿命可靠性评定及展望》的报告。
同时,来自教育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的7名专家学者围绕工程教育国际认证、“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与课程思政等主题作了了主旨报告。
来自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航空研究院、厦门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32家高校和单位的112位优秀硕、博士研究生研究生围绕飞行器设计与系统工程、空气动力学、航宇结构与智能制造、航宇推进与新能源、飞行器控制与信息、智慧航空等方面开展研讨。
本届大赛得到了国防科技创新快速响应小组(陕西)支持,并且得到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战术武器总体技术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〇一研究所友情赞助,以及《中国研究生》杂志媒体的支持。
★
往 期 精 彩
★
来源丨研究生院、航空学院
文案|石立宽、赵珍
图片|周军平、卢迪等
编辑|李锦龙
审核|宣建林、李斌、汪焰恩
责编丨陈仲昌
为优秀团队点亮“在看”!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