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经典中的党史《首都之春》

大学 作者:河北艺术职业学院 2021-11-23 21:45:49

编者按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官微推出“党史百年”专栏,定期转载权威媒体关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相关内容,为师生阐释解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深刻内涵。

195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庆祝大典前夕,“十大建筑”建成竣工,成为中外城市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1959年,为了表现全国人民在首都建设中只争朝夕、奋斗拼搏的劳动精神,北京画院的古一舟、惠孝同等六位画家合作创作了国画《首都之春》。本期节目带您走近这幅画作,领略它的艺术之美

上世纪五十年代,北京的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城区大部分道路都是土石路,很多房屋年久失修、残破不堪。落后的城市基础设施,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并向世人展示崭新的国家面貌,经过充分讨论,中共中央决定在北京新建一批基础设施,其中包括“十大建筑”、热电厂、钢铁厂、官厅水库等。在这批基础设施中建设难度最大的还属“十大建筑”。

首都“十大建筑”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第一批大规模的建筑项目,建设者们面临很多困难。首先,建设工期短,只有不到四百天的时间;其次,当时国家的财力、物力都不足,技术、设备匮乏,同时欠缺经验。然而,中国人民从来就有“脚踏实地山让路,持之以恒海可移”的气概,那个时代新中国的建设者们用人民群众特有的东方智慧和爱国热情,创造出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个奇迹。

人民大会堂因其工程结构复杂、建设标准高、工艺繁多,成为“十大建筑”之最。面对工期短、任务重的困难,建设者们开创性地提出了边设计、边备料、边施工的建设模式,并举全国之力,统一指挥调度,各个环节紧密配合来完成工程施工。

为了尽快完工,工人们从人民大会堂破土动工时起,就争分夺秒地投入其中。在整个建设过程中,涌现出很多以能打硬仗著称的青年突击队。突击队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带领大家大干、苦干、实干;即使晚上,工地上依然灯火辉煌,哪怕天寒地冻,也阻挡不了大家战天斗地的劳动热情。

由于人民大会堂工程量巨大,建设所需人力也极为庞大,为了支援人民大会堂的建设,北京市民自发组织了一支浩浩荡荡的义务劳动大军,参与到人民大会堂的建设之中,甚至许多在北京火车站乘车的旅客,也利用候车的一点时间赶到工地上义务挖土搬砖。

1959年9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庆祝大典前夕,“十大建筑”建成竣工。其中,人民大会堂庄严雄伟,巍峨壮观,内部拥有可容纳5000人的宴会厅,万人大礼堂的顶棚中央是构思独特的红色五角星灯,红灯周围是70道光芒线,40个葵花瓣形状的花灯和500个满天星灯,象征着各族人民如“葵花向阳”一般团结在党周围。人民大会堂这座凝聚着中国人民智慧的建筑,与天安门广场周边的建筑共同构成了一幅蔚为大观、错落有致的画面。

1959年,为向十周年国庆献礼、展现首都新面貌,北京画院的古一舟、惠孝同等六位画家合作进行创作,完成了长约46米的巨型长卷《首都之春》,描绘了新中国成立十年以来首都的建设成就和繁荣气象,展现了首都北京在春日里欣欣向荣的城市景观,也体现出全国人民在首都建设中只争朝夕、奋斗拼搏的劳动精神。

为了在画作中更加真实地反映新中国北京的风貌,在古一舟、惠孝同的带领下,画家们在北京市区和京郊进行大量写生,收集了丰富的素材。他们还乘坐直升机从空中俯瞰整个北京,从而在画作中以更高的视角、更准确地表现出北京风景全貌。六位画家经过七个月的努力,终于在1959年6月完成了巨幅长卷《首都之春》的绘制,卷首有郭沫若题写的引首“首都之春”,并由惠孝同作题跋,记录长卷的创作时间、大致内容和创作目的。

中国画《首都之春》最显著的特点是整幅画面主要以绿色铺陈,彰显春意。树的颜色深浅疏密的变化,起着段落分割、节奏起承的作用。画卷布局通畅,结构严谨,按北京自然地势东低西高的特点,以俯看全景的构图方式,移步换景,徐徐展开。通卷在老北京和新景象的对比中,展示了首都蒸蒸日上春的气息。

画作开卷是北京通州葱笼青翠的杨柳河岸,画面中烟囱与燃灯塔连成一线,形成了一古一今、工业化与旧时代之间的对比。八里桥土高炉群和热电厂是新中国位置集中的两处工业设施,最能体现那个时代工业建设起步阶段蓬勃发展的势头,代表着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春天,热电厂中厂房宏伟整齐,高压线塔挺立其间,展现出工业厂区的现代化风貌。

天安门广场是北京地理位置的中心,也是此幅画卷的中心,是画面最突出表现新中国市民幸福生活与精神面貌的一处场景。长安街上车水马龙,广场上游人如织,人们身着色彩鲜艳的衣服,反映出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状态,象征着首都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春天。此段画面以“人民英雄纪念碑”为中心,长安街与纪念碑、天安门、故宫一线形成了交叉的十字,加强了画面的整体感。

画面从颐和园一段开始进入山水画卷,垂柳环绕勾勒出碧波荡漾的湖面,亭台楼阁沿万寿山的中线节节升高,以佛香阁为一个高点,背山面水,兼具匠心雕凿的精致和自然山水的优美。旧时的皇家园林如今成为首都百姓的休闲公园,颐和园的春天也焕发出新的生机。

石景山炼钢厂烟囱林立,管线纵横,是当时新中国重工业发展最高水平的代表。厂区股股的灰烟与云气相接,更与远山连成一片。画面中,自然与工业景观有机结合,浑然一体,象征着新中国工业发展充满希望的春天。画作以浓墨重彩的青绿山水作为尾声,把首都地区水库、铁路建设的新成就贯穿其中,将作品情绪推向高潮,为这幅气贯长虹的时代画卷添加了意境深闳的尾声。

(来源:央视)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限时推广:让每一个问题都有答案:https://ask.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