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鸿踏雪泥”!85岁院士,生日当天许下三个愿望…

大学 作者:吉林建筑大学 2021-12-01 22:21:32
“海底漂亮极了,到处都是海百合,安静得没有一点声音,你一定要看看!”1978年,在出访的一次晚宴上,有法国专家向汪品先描述了乘坐载人深潜器潜入地中海海底的经历。从那时起,汪品先的心里就埋下了对深海的向往。


2018年5月,汪品先院士从“深海勇士”号载人舱走出。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摄


40年后,2018年5月,汪品先以82岁的高龄乘坐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勇士”号载人深潜器,9天内3次下潜至南海1400多米深的海底,每次在海底连续观测采样8个多小时,在深海取得“冷水珊瑚林”等一系列重要科学新发现。


从古生物研究到深海研究,为了祖国的需要


1953年,汪品先毕业于上海格致中学。因从小目睹过侵华日军的凶残蛮横,他从心里渴望国家强盛、和平安定。“现在的学生们大概很难想象上世纪50年代初期那种热血沸腾的心情,那时我刚进高中,在当时的时代巨浪中,同学们把进课堂学习和上前线参军同样看成投身宏伟事业的实际行动。”


在北京俄文专科学校学习两年俄文后,汪品先前往莫斯科大学地质系学习。出国时,全身上下连袜子都是国家给的。汪品先暗下决心:“真的要争气!”


留学归来,他到华东师范大学筹建海洋地质系,但是到1970年才招收第一批工农兵学员。1972年,当时的国家计委地质局下发通知,将华东师大海洋地质专业转到同济大学,汪品先也就随着“海洋地质连队”到了同济大学。1975年,同济正式挂牌成立海洋地质系。


1978年,汪品先参加了石油部的代表团,赴美国、法国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考察。当时,世界强国之间的海洋科技较量已然开始,国外大石油公司、名牌大学都在研究海洋、勘探海洋,但国内对海洋经济的认识还很传统,停留在“舟楫之便,渔盐之利”的思路上。“这次出访,确实让我开了眼界,也让我有了做世界顶尖海洋科研的愿望。”


2018年5月,汪品先院士在”探索一号“科考船上。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摄


三年后,汪品先获得洪堡奖学金,前往德国基尔大学深造。基尔大学是德国海洋科研的中心,在那里,他慢慢明白有“比做古生物研究更重要的事”。通过一年多在欧洲的合作交流,他迫切地想回到祖国,真正实现学有所用。


1985年,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专业拿到了博士点,这是中国海洋地质专业的第一个博士点,汪品先以副教授的身份成为博士生导师。汪品先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校长称赞“这个全校最小的系特别有出息”。


“我要做哪些事是排好表的,现在我最缺的是时间”


早在1991年,汪品先就当选为中科院院士。但他开玩笑地说:“别人是博士后,我是院士后。”因为他自认“有点分量”的工作,都是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做的,“到了晚年,才挖到了深海研究的学术富矿”。


1997年,中国正式加入“国际大洋钻探计划”(ODP),由汪品先执笔的“东亚季风历史在南海的记录及其全球气候影响”建议书在全球竞争中名列第一,并作为ODP第184航次于1999年春实施,汪品先被委任为首席科学家。1999年,钻探船从澳洲启航驶入南海整整走了十天。在南沙海域,当第一口井开钻时,美国船长下令升起中国国旗的情景,汪品先至今记忆犹新:“那个意义,超出了科学的范畴。”


两个月的大洋钻探,在南海南北6个深水站位钻孔17口,取得了5000多米质量空前的深海岩芯。这是我国海域第一次系统深海研究,不仅建立起西太平洋3200万年以来最佳的古环境和地层剖面,也发现了季风区域气候长期变化的特色,加上后来新的积累,提出了“低纬驱动”新观点。20142018年,汪品先推动我国的海洋地质界又在南海深海盆实现了三个半大洋钻探航次,探索南海的形成机理,提出了边缘海“板缘张裂”的新机制,挑战了源自欧洲的国际传统认识。


在汪品先看来,科学的发展是有地方性的,特别是地球科学和宏观生物学。“谁都没有本事研究整个地球,只能研究地球上的某一块。”地球科学在欧洲产生,具有很强烈的欧洲中心印记。“什么东西欧洲都是标准,我就不服这个气。大西洋的东西搬到西太平洋就不一定都对,这就是我们在南海的发现。”


2018年5月21日,汪品先院士走进“深海勇士”号载人深潜器。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摄


2011年起,汪品先领导我国南海大洋钻探和规模空前的南海深部重大研究计划,推动海底科学观测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立项建设,引领我国地球科学进入深海研究的国际最前沿。经过全国30个实验室八年的奋斗,为我国赢得了南海深海研究的国际主导权。“国际大洋钻探50年,中国大洋钻探20年,我们进展的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现在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是中国引导着南海的深部研究。”


一面是壮心不已,一面是对时间的珍惜。2021年4月7日晚,将近九点钟时,汪品先在绵绵春雨中骑自行车的背景刷屏全网。他不是下课回家,而是去办公室继续工作。自从去年生了一场大病后,汪品先就调整了自己的作息表,但晚上仍然是他重要的工作时间。


“我现在真的能甩开膀子干的,那就是这些年了。我是排好表的,在85岁以前我做哪些?后面如果我还活着,我要做哪些?所以我现在最缺的是时间。”


希望能看见我们的国家,真的变成海洋科学的引领者


2017年春季学期,汪品先面向同济大学全校学子开设一门名为《科学、文化与海洋》的公共选修课,激励同学们将科学与文化结合,勇于投身科学研究事业。今年,汪品先还开了直播,3月24日晚上7时,《科学与文化》课程第二讲“科学与视野”,不到2个小时内,观众累计达到12万人次。


汪品先院士的科普视频页面截图


为了让更多人能了解海洋科普,青年朋友们还帮助汪品先把科普课堂搬到了视频平台,其中《百慕大三角的传说是真是假?水底气体涌出导致灾难?》的播放量已超370万。视频一打开,“爷爷好!”“院士好!”“老师好!”……弹幕占满了屏幕。


在汪品先看来,弹幕给他的感觉就是“铺天盖地”,“原来我的世界可能仅局限于教室、科研所,但在这里,海洋科普在更多人群中传播,真是件好事。”他最喜欢粉丝们在弹幕上叫他“爷爷好”,他戏称自己的年龄已经是“活化石”了,还能跟年轻人找到共同的兴趣,感到很骄傲。


今年9月15日,汪品先与夫人孙湘君捐赠多年积蓄200万元,设立“同济大学海洋奖学金”。11月9日,汪品先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11月14日是汪品先85岁的生日。这天,他说起了自己的三个愿望:“第一,希望超过我现在,工作到90岁,计划能够更长,工作能够更久,不光是活得更长。第二,希望孙湘君(老伴)也跟我一样健康,陪着我,她自己答应的,她要陪我。第三,希望我能看见我们的国家,真的变成世界上的海洋科学的引领者。


在汪品先看来,人生一世,就像苏东坡讲的“飞鸿踏雪泥”:“如果你这个人真的能踏出一个脚印,而且是社会进步的脚印,那就是你最大的幸福。”

(来源:人民网)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限时推广:让每一个问题都有答案:https://ask.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