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戴永年》迎来正式公演!
★
他
是我国有色金属真空冶金领域的先驱
他
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锡冶金》教材
他
就是躬身60余载
耕耘有色金属真空冶金的教学和研究的
戴永年院士
讲好昆工故事
弘扬昆工精神
日前
昆明理工大学原创话剧《戴永年》
在呈贡校区公教楼小剧场正式公演
该剧根据戴永年院士的真实事迹改编创作而成,共分为“革命岁月”“投身科研”“冶金之光”和“师德楷模”四幕,生动再现了戴永年院士从参加革命到投身科研,成为享誉全国的冶金专家和教育家的传奇人生经历。
“革命岁月”
1947年,18岁的戴永年考入云南大学矿冶系,他勤奋学习、成绩优良、追求进步,1948年12月加入“云南民主青年同盟”,194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10月,戴永年成为玉溪通海进步青年组织“路灯社”的骨干,投入到通海的革命活动中。
后经通海地下党批准,通海县成立了党小组,由戴永年担任负责人。1949年12月,云南和平解放,按照通海县委部署,戴永年参与接收旧政权、建立新政权的工作,在一次抗击国民党残兵的行动中,不幸身负重伤。养伤期间,戴永年的母亲病逝。1950年,康复后的戴永年回到云南大学继续学业。
话剧《戴永年》剧照
“投身科研”
1951年7月,戴永年从云南大学矿冶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54年,他随云南大学矿冶系调整至昆明工学院(今昆明理工大学)任教,而后被推荐至中南矿冶学院(今中南大学)研究生班学习。1956年戴永年学成回昆,扎根云南,在这片高原红土地上埋头耕耘有色金属真空冶金。
话剧《戴永年》剧照
“冶金之光”
1977年,戴永年和同事们研究的焊锡真空脱铅新工艺获得了成功,这项新技术于1979年获得冶金工业部科技进步四等奖。“粗铅火法精炼新流程”1988年获部级科技进步奖,1989年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热镀渣真空蒸馏提锌方法及设备”1994年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硬锌真空蒸馏提锌和富集有价金属”2001年获云南发明创造一等奖;“真空蒸馏提锌和富集锗铟银”2004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他参加的“硒提纯新技术开发”2006年获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以他为首创建的“真空冶金实验室”2003年被云南省评定为“有色金属真空重点实验室”,2005年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评为“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2006年10月在深圳授牌。
话剧《戴永年》剧照
“师德楷模
在不懈地探索与研究过程中,戴永年意识到仅靠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他主动请缨率先在国内开设了真空冶金课程及实验。为了使有色金属真空冶金后继有人,他重视对青年人的培养,悉心指导。1983年他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2000年,年逾古稀的戴永年查出身患膀胱癌,手术期间病房便成了他的办公室,他躺在病床上给研究生上课、指导论文,拖着虚弱的身体仍然坚持参加学生的毕业答辩。
话剧《戴永年》剧照
多年来,将戴永年院士的光辉事迹搬上舞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戴永年精神,是昆工人的夙愿。2019年,在学校65周年校庆之际,艺术与传媒学院开始就话剧《戴永年》的创作进行可行性论证,2019年末,在学校党委宣传部的支持下,该剧作为高校原创文化精品项目立项,由孙刚副教授负责。立项后,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在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等学院和部门的支持下,项目各项工作陆续展开。2020年10月,经过一年多的前期调研和写作,编剧崔颖、朱丹华完成了《戴永年》剧本初稿,经反复修改后,于2021年3月定稿。2021年4月,导演倪崑皓带领艺术与传媒学院秀异剧团的同学们开始进行排练,7月2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舞台剧《戴永年》作为献礼剧在公教楼小剧场进行试演,通过反馈,主创人员又进行了细节上的修改,打磨出现今正式演出的版本。
导演说
“我们在一开始选角时并没有确定谁扮演什么角色,每一场戏的每个角色都由所有演员竞争、试戏,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发现适合这个角色的演员”。正是这样的选角方式,才把戴老年轻时的斗志昂扬与年长时的谦虚博学呈现在舞台上。
——倪崑皓
话剧《戴永年》剧照
主演说
在表演过程中,对于把握戴永年对夫人赵瑞芳的感情有一定的障碍,遇到了很大挑战,在剧组同事的帮助下,自己才逐渐进入状态,从而将这份纯粹而又热烈的情感展现出来。
——青年戴永年的扮演者 罗竹勋
我今年20岁,扮演的是70岁和90岁的戴老。如何精准把握这个年龄段戴老的心境,是我表演中最大的挑战。为了让自己找到感觉,我常常想象自己当下就在戴老生活的年代,设身处地感受戴老处在不同事件中的心境。
——老年戴永年的扮演者 向正声
作为戴永年的人生伴侣,赵瑞芳对戴老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年轻时的戴永年不好意思表达爱意,在感情上赵瑞芳就主动一点。戴老评上院士的时候,在亲近的人面前有些自得,作为妻子,赵瑞芳提醒他保持一颗平常心。
——赵瑞芳的扮演者 杨莎莎
罗竹勋(左)、向正声(中)、杨莎莎(右)
观众说
通过这部话剧,戴院士的形象在我心中更加立体、更加鲜活。整场话剧最打动我的部分是戴永年院士和妻子赵瑞芳老师从相知到相爱关系的呈现,他虽然是院士,是科研界的巨人,但他并不是被神化和脱离大家的人物。”
——传播202班闻思洋
第一笔科研经费仅700元,向云南省冶金局借了5000元,向云锡公司冶炼厂借了一吨试料......戴永年院士的科研之路太难了,但他埋头苦干60多年,坚持不懈,不离不弃。干一行、爱一行,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是观看这部话剧后我最大的收获。
——2019级广播电视硕士研究生 李娟
戴老冶金报国志
今朝我辈少年持
愿将薪火传后世
回首山花烂漫时
坚守初心使命
践行立德树人
传承永年精神
锤炼政治品格
厚植家国情怀
愿我昆工学子
永怀赤子之心
感恩逐梦
★
文字|张东伟 徐蕾 赵金枝
图片|张津 代隆宇 庞云
封面|徐尹垚聿
编辑|徐蕾 赵金枝
策划|菡萏 致远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找律师打官司就上碳链网:https://www.itanlian.com/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